《哪吒2》吹响2025中国文化出海“新号角”,企业如何寻找全球增量?
-
2025-02-13 10:57 来源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3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儿童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品牌授权年会(简称“行业大会”)将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届行业大会以“创新提质激活力 强链出海赢新局”为主题,围绕“国内外经济趋势”“新消费与情绪价值” “品牌出海新路径”“视觉定位方法论”“IP联名打造差异化竞争” “IP+场景营销新玩法”“AIGC赋能产品创新”“传统文化与时尚潮玩融合”等内容等主要议题,解读国家政策,发布行业数据,导入创新理论,分享成功经验,探讨热点问题,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黄渊普,EqualOcean 亿欧创始合伙人、畅销书《新出海浪潮》作者,对中国企业出海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以《出海踏入深水区:如何寻找全球增量?》为主题,为中国玩具和婴童企业在全球化道路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近日,中国玩协全媒体中心对黄渊普先生进行专访,在第十五届行业大会召开前期,共同预热2025年的出海新篇章。
中国玩协: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出海对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黄渊普:出海对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而言,无论是品牌出海还是制造业出海,都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高的利润空间。
从品牌的角度来看,出海可以获取品牌溢价带来的红利。当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时,其产品往往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品牌出海也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与合作,中国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品牌出海还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外市场的消费潜力日益凸显。通过品牌出海,中国企业可以开拓新的市场,扩大销售规模,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实现风险分散和可持续发展。
而从制造业出海的角度来看,首先,通过出海可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和销售渠道,扩大企业的销售规模和提高市场份额。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外市场的消费潜力日益凸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通过出海可以获取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空间。例如,中国企业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再次,通过出海可以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中国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从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玩协:企业该如何抓住新出海机遇?
黄渊普:所谓“新出海”是指借助中国供应链优势、数字化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红利等,由新一代全球化创业者主导,实现从卖货到卖品牌和技术、从保持距离到积极融人当地、从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中心到真正放眼全球等方面升级的一次商业大浪潮。新出海的商业机会建立在能理解中国、平视世界的认知上。有了认知后,具体如何抓住机会呢?我引用一下“竞争战略”里面的差异化竞争的概念,在差异化供应链、差异化平台、差异化市场、差异化策略这四方面考虑。
差异化供应链,目前可选的很多;差异化平台说的是在线上线下都有不少平台可以选择入驻,除了几个大的平台,在全球各个区域和国家也有当地的平台;差异化市场,指的是全球有200来个国家和地区可供选择,每个国家和地区又有人群区别、可以做不同的品类。差异化策略,指进入市场的方式,可以先线上再线下、先代理后直营。
一个好的生意往往给人诧异感,比如在伊拉克以线下店方式卖服饰、在哥伦比亚以B2B方式卖宠物食品。在大家都想得到的国家、卖大家都想得到的品类,大概率不会是好生意。在国内看海外机会是雾里看花,要做好跨境电商或新出海,关键是人要真正走出去,去到目标市场常驻。中国人安土重迁,在唐宋元等朝代都是老外出海到中国多、中国人出海到海外的少,明清时中国人“下南洋”的浪潮主要是受生活所迫的穷苦人。即便如此,当年“下南洋”在东南亚开花结果、华人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成功;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成为了最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新出海未必有很多独角兽级别的机会,但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优势的行业领域成百上千,生意机会足够多。而且和国内不同的是,只要在某一个国家占据某一个品类的机会,别的同行要想进入会很难,国界线、不同的制度法规是天然的护城河,更容易做到“小而美”。
中国玩协:在您看来,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出海还面临着哪些其他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黄渊普:除了之前提到的品牌认知度低、市场竞争压力大、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等挑战外,还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是获客成本高。在海外市场上,获客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开展营销活动。为了降低获客成本,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等渠道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品牌传播和营销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组织层面的升级。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发展,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这包括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工作。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
三是文化层面的差异。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可能会遇到文化冲突和误解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文化特点和消费习惯,制定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等方式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是加强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工作。在进入海外市场之前,企业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工作,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以及潜在的风险和挑战。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情况,企业能够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
二是注重本土化运营和品牌建设。在进入海外市场之后,企业要积极寻求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与共赢,共同开拓当地市场。同时,还要注重本土化运营和品牌建设,根据当地消费者的特点和喜好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创新。通过本土化运营和品牌建设,企业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市场份额。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企业要不断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同时,还要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此外,企业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中国玩协:您对中国玩具和婴童企业出海的前景持什么样的看法?
黄渊普:对于中国玩具和婴童企业出海的前景,我总体上是持乐观态度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企业、每个案例都能一帆风顺,毕竟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但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一点不容忽视。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企业在供应链、数字化能力以及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够确保产品的高效生产和快速交付,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则让中国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而专业技术人才的涌现,更是为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外市场的消费潜力日益凸显。中国玩具和婴童产品以其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特别是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地区对高品质玩具和婴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者,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和海外市场推广方面不断进取。近年来,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企业之在海外市场上崭露头角。主要归因于它们对品牌形象的精心塑造与传播,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故事,成功吸引了海外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它们还深谙与当地市场融合之道,深入了解并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进行产品定制与营销创新,并积极寻求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共赢合作,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此外,这些企业始终保持持续创新和改进的态度,紧跟市场动态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产品与营销策略,并注重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随着《哪吒2》票房的一路飙升,其带来的国内外影响力不容小觑,中国文化出海的号角已经吹响。以哪吒这一IP为例,其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发行和衍生品开发,为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出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哪吒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在海外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通过将其与玩具、衍生品等相结合,中国企业不仅能够拓展海外市场,还能够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借助类似的方式,实现品牌出海和国际化发展。
-
国产罕见病特医食品零突破!圣桐特医两款产品获批
儿童食品,食品安全 02-13
-
母婴渠道扩充新增量赛道,为什么这个品类是首选?
奶粉市场,母婴市场,婴童市场 02-13
-
2025羊奶粉行业风口:奶源稀缺性突破+价值差异化重塑
羊奶粉 02-13
-
2024婴童防晒TOP10权势榜发布!“一超多强”格局初定?
宝宝防晒乳 02-13
-
对谈五大母婴商家,探索行业的精耕增长之道
母婴市场 02-13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