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级调理店的生存突围:靠这3招让营养品占比冲上80%,实现高客单价!

文丨周晓宇

在绵阳市江油市的一条小巷里,七棵树母婴店的招牌并不显眼。

这家月租金1000余元,面积仅20平左右的小店,藏着四川县级母婴市场最真实的转型样本——店内没有琳琅满目的用品和玩具,取而代之的是过敏调理方案和身高管理档案。老板从进口母婴加盟商转型为营养调理专家,在区域新生儿不断减少、消费降级的逆势中,硬生生靠专业信任撕开一条生路。

一个县级调理店的生存突围:靠这3招让营养品占比冲上80%,实现高客单价!

2020年疫情期间开业的七棵树,最初是江油少见的进口母婴店,上百平的场地里,游泳区、进口奶粉、网红用品一应俱全。

“那时候觉得进口就是高端,结果发现江油宝妈更认本地连锁。"老板母少强回忆,当时店里4、5个员工,最惨时每天营业额不到2000 元,还要应付经销商的压货任务。

转折点出现在 2022 年。

“以前加盟进口母婴店,员工都养不起,现在夫妻店反而活下来了。”母少强介绍,2022年,七棵树砍掉大部分母婴用品业务,转型专攻儿童营养调理,并将门店搬迁到现在这家仅20平的小店,开始了“调理型门店”的转型:抖音科普过敏知识,私信免费咨询,到店做饮食评估,搭配 3 个月调理套餐。

“最初收 98 元咨询费,结果很多家长觉得母婴店收费不合理,后来干脆免费,但要求必须配合饮食记录。”这种笨办法,反而筛出了真正有需求的精准客户。

如今门店营养品占比达70%-80%,其中过敏调理和身高管理套餐在这个县级市客单价高达6000-10000元(3个月周期),远超传统母婴店水平。

支撑高客单价的不是产品,而是专业壁垒。“孩子反复过敏的根源在饮食,不是吃营养品就能好。”母少强表示,“有些店猛推羊奶粉赚利润,但孩子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凭借食品科学专业背景和曾经的品牌方营养师经历,他建立了一套“饮食调整+营养干预”服务体系,甚至敢对客户直言:“如果根源问题不解决,吃了营养素症状还会反复。”

在母少强的经营策略中,线上运营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客户精准度高,线上引流占比达60%-70%。主要借助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发布科普内容,吸引目标客户群体。

然而,线上运营也并非一帆风顺。营养健康类内容极易触发敏感词审核,导致账号被封,例如在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母少强的账号就因涉及过敏类话题多次遭遇封号危机,这无疑给线上运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如此,七棵树依然凭借线上精准引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县域市场的新客荒更凸显线上价值。“江油新生儿越来越少,”他透露本地4-5家调理型门店都在抢有限客源。而线上引流来的客户极其精准:“刷过我们10条视频才上门的家长,成交率超80%。”

七棵树的核心客户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精准付费客户,这类客户通常通过线上引流而来,带着强烈的特定问题解决需求,如重度过敏、抽动症等;另一类是高消费能力群体,他们对客单价的接受度高,尤其愿意为检测+调理套餐付费。

母少强认为,现在客户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线下客户议价能力增强,对高价产品更为敏感,“低价的益生菌产品因价格低反而会遭客户质疑质量,而调价至 99元后销量反而提升。”另一方面,多数客户不再满足于短期症状缓解,而是寻求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愿意配合饮食调整与营养品使用以彻底改善孩子健康状况。

价格敏感?刚需客户不认降价

面对消费降级趋势,母少强也是态度鲜明:“真正要解决问题的家长,不会纠结价格。”他举了个典型案例:店里有一位老顾客每月愿花4000元调理,甚至有一时周转不开的家长借钱都要调理。“医院开检查单时没人敢讨价还价,专业信任才是关键。”

避开成人慢病的“深水区”

当同行纷纷布局全家营养,这家只有20平左右的门店却格外谨慎。“以老年人三高为例,调理责任太大,吃出事赔不起。”

因此母少强目前仅试水睡眠调理(氨基丁酸产品)和骨关节养护(氨糖类),398元的助眠产品反而复购率高。

“我丈母娘睡眠就不好,吃褪黑素不管用,现在都是换自己门店的产品吃才能睡踏实了。”

用专业拆解“伪命题”

针对火爆的身高管理市场,母少强直言很多家长存在认知误区:“现在孩子不缺蛋白质,长得慢的八成是脾胃或过敏问题。”他见过太多盲目补充蛋白质、氨基丁酸的案例:“越是这么搞,孩子越不长个,还诱发鼻炎等问题。”

面对连锁品牌整合浪潮,七棵树坚持“小门店+轻资产”模式:月租仅1000元,库存聚焦高周转营养品。在品牌合作上,更看重服务而非名气。

江油这个县级市的母婴市场,虽竞争激烈但品牌集中度低,目前仅有4-5家调理型单店,租金成本低也为门店经营提供了一定的优势。但同时,新生儿数量减少以及人口外出消费流向成都、绵阳等城市,对本地市场活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如今七棵树也在酝酿着新动作:计划扩大店面增设游泳服务。“不是为赚钱,是要吸引本地中产家庭,建立专业形象,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而在更远的规划里,母少强始终盯着专业深耕:“这个行业最后留下的,一定是真正懂营养的人。”

母少强与七棵树的转型之路,是四川县域母婴市场变革的一个缩影。在疫情冲击、消费降级、品牌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母婴店经营模式难以为继,而专注于营养调理的新型门店则崭露头角。

县域市场的战火早已从货架转移到专业知识库。当江油这个县级市的街头,大量门店招牌渐次换成“转让”告示,七棵树的生存密码或许能给同行启示:在营养品的红海里,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品类优化、线上运营探索以及对客户群体需求的深刻洞察,形成的专业信任才是永不封号的流量密码。

一边红海混战,一边蓝海夺金:婴童营养品市场双潜力赛道揭秘

04-08

营养品市场容量能超婴配粉?区域头部代理商纷纷布局

03-22

广东区域头部代理如何看待营养品市场破局之道?

03-06

忽然一周 | 于东来称将停止帮扶企业;天猫国际上年度婴童营养品市场增速达45%;Babycare深化与沃尔玛的合作

09-30

母婴日报 | 澳优任命新董事会主席;有消息称阿里京东将互相开放;天猫国际上年度婴童营养品市场增速达45%

09-27

标签:营养品市场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