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公斤的羊初乳,是营养革命还是营销泡沫?
-
2025-04-22 11:16 来源于:羊奶粉前瞻
文|原野
免疫力,一直是营养健康赛道主旋律。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初乳粉凭借“天然免疫之王”“接近母乳”等宣传标签,成为功能性乳制品市场的焦点。
羊初乳粉自然位列其中!
1
具稀缺性的初乳
从生物学角度看,初乳是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牛、羊等)在分娩后最初2-5天内分泌的乳汁,与成熟乳相比,初乳具有以下特征:外观浓稠、淡黄色(因富含β-胡萝卜素);成分方面,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占初乳蛋白质的40%-60%,直接中和病原体,低脂肪、低乳糖,富含生长因子和抗菌物质。初乳可促进新生命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为新生命提供超强免疫保护。
这种"天然稀缺+技术受限"的双重困境,使得动物初乳始终未能突破"珍稀原料"的定位,尤其是羊初乳,更为稀缺。
何出此言?
从生物学角度看,牛初乳采集期限产后48小时,羊初乳则短至24-36小时,因此,母羊产后72小时内的初乳分泌量仅占整个哺乳期的1%-3%。以现在产奶量较高的萨能奶山羊,一胎次最多也就能采收到1公斤鲜初乳。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从阿里巴巴平台上来看,羊初乳粉 (IgG>10%)价格在1800元/公斤左右,是普通羊奶粉的8-10倍,部分添加特殊成分的高端产品甚至突破万元门槛。这种价格差异源于三个核心因素:首先,采集时间窗口的极端限制(产后48-72小时)导致原料获取难度大;其次,活性成分保留需要昂贵的低温冻干工艺(成本较普通喷雾干燥高3倍);第三,严格的品质控制要求(如IgG含量检测、重金属筛查等)进一步增加了边际成本。
2
初乳的商业化之路
羊初乳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却高达50-80mg/mL,是常乳的20倍以上。稀缺性+高营养价值,赋予羊初乳极高的商业价值。
实际上,在90年代,新西兰、丹麦等国依托超低温冻干技术实现牛初乳活性成分的规模化保存,免疫球蛋白(IgG)保留率从传统热干燥的30%提升至80%以上,催生第一批工业化初乳粉产品。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旗下品牌“安佳”率先推出“免疫黄金”概念,单罐(300g)售价达120美元,是普通奶粉的6倍。
聚焦到国内,2002年,卫生部将牛(羊)初乳纳入普通食品管理,但未制定IgG含量标准,导致市场鱼龙混杂。调查显示,2005年市售牛初乳粉中30%产品IgG含量不足宣称值的50%。2012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禁止婴幼儿配方食品添加牛初乳,主要因缺乏长期食用安全性的科学依据(牛羊初乳中高含量雌激素(约4.5μg/kg)可能干扰婴幼儿内分泌),部分国家如澳大利亚允许添加牛初乳的婴幼儿辅食。
因此,羊初乳概念主要集中于儿童、成人奶粉领域,企业通过深挖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特定健康需求,将羊初乳的天然营养优势转化为具有明确场景指向性的产品解决方案,在儿童免疫力提升、成人肠道健康、中老年营养补充等多个细分市场建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产品赋予了普通奶粉难以企及的功能性价值。
然而受限于原料的高稀缺性和高成本,在实际应用中,羊初乳往往以营养强化剂的形式进行添加,而非作为基础原料。这种"微量添加,高溢价输出"的产品策略,保留了羊初乳的功能宣称价值,平衡生产成本与终端定价之间的矛盾。
羊初乳粉的营养神话背后,既有科学成分的支撑,也掺杂了市场炒作的营销水分。本刊认为,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原料,羊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活性成分,这些特质使其在高端营养品市场具有独特优势。但要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功效评价规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才能实现从稀缺奢侈品到可持续健康产品的产业升级,真正释放羊初乳的市场潜力。
-
高端奶粉、OPL羊奶粉、孕产妇奶粉、速效奶泡粉、益生菌儿童奶粉、DHA、分阶米粉…新品亮相
04-18
-
澳洲控糖羊奶粉新品!跨境抢滩国内800亿精准营养市场?
04-18
-
羊奶粉新势力品牌「珍纽倍」确认参加2025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精品展
04-18
-
低敏需求下,水解羊奶粉在哪里?
04-16
-
营收增长12.7%!抗周期品类—羊奶粉行业的价值重估
04-15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