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因美亏损额超四亿 公司推进全球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

近日,国内知名品牌奶粉企业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业绩修正预告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亏损3.9亿元到4.2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综合研读贝因美近几年财报发现,从2014年出现业绩拐点后,扣除政府补助已实际处于亏损状态的贝因美正在遭遇转型之痛,未来业绩如何走向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净利润断崖式下跌扣除补助实亏两年

成立于1992年11月的贝因美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其他婴幼儿辅食和婴童用品。贝因美此前发布的公告称,2016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9亿元到4.2亿元。而此前在2016年半年报中,贝因美曾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亏损2.9亿元到3.2亿元。《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贝因美2015年前三季度亏损21590.88万元,亏损额呈现出日趋扩大的态势。

贝因美称,因公司销量下降、相应收入及毛利也随之下降,故出现较大幅度亏损。贝因美同时认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虽季度环比略有增长但仍远低于预期,同时终端竞争激烈,营销费用投入依然较大,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累计净利润进一步亏损。

记者综合研读贝因美近几年财报发现,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17亿元、50.49亿元和45.3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2104.64万元、6888.62万元和10364.0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仅为69709.17万元、5134.23万元和3558.82万元。

从财务数据不难发现,贝因美最近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总体下滑态势,整体业绩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后便出现了拐点,2014年度比2013年度归属净利润大幅下滑90.45%,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对此,贝因美2014年财报认为,业绩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价格因素,受2013年下半年公司奶粉主要品项标准出厂价下调影响及本期“小贝这厢有礼啦”促销活动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4.22%;二是成本因素,公司主要原料价格从2013年1月份涨至12月,今年上半年虽略有回落,但2014年全年的生产成本仍高于2013年同期,此项因素影响毛利率5.25%。

记者注意到,贝因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8572.80万元、8311.36万元和12377.60万元。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扣除当期政府补助,贝因美最近两年(2014年和2015年)已经处于实际亏损的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的1亿多元补助是在当年12月份才到账的。2015年12月24日晚间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产业扶持资金,合计确认收到10688万元。其中公司全资孙公司黑龙江贝因美现代牧业有限公司获得安达市农业开发办公室拨付的牧业补助资金5200万元;公司全资子公司贝因美宜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宜昌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拨付的产业扶持资金5488万元。而此前的2014年,贝因美也获得了来自安达市畜牧兽医局的4000万元政策扶持金。

从多元化到国际化推进全面转型

从年赚7亿多元到扣除政府补助后实际亏损,贝因美最近两年的业绩下滑态势令人担忧。但贝因美在财报中认为,2014年以来,在配方奶粉行业变革深化的大环境下,公司全面实施转型升级、流程再造,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尽管业绩有所波动,但为二次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贝因美近年来不断积极推进以多元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色的全面转型升级。在多元化战略的指引下,贝因美从2014年起即提出了从“国产奶粉老大”向“婴童食品第一品牌”的战略性转变,贝因美的业务也逐步延伸至婴幼儿辅食、母婴用品、儿童奶、幼儿教育、亲子教育、服务等领域,产品覆盖0-12岁婴幼儿童。

与此同时,贝因美加速了婴童食品领域的战略布局,相继在广西北海投资3.5亿元试水儿童配方液态奶领域,在天津投资5亿多元建设儿童配方奶及区域配送中心项目,在湖北宜昌投资3.5亿元实施宜昌贝因美婴童食品产业园项目。2015年,贝因美又使用自有资金1.17亿元收购了敦化美丽健乳业有限公司65%股权,进一步保障了国内奶源的生产、供应,优化了产业布局。

而在国际化方面,贝因美自2014年8月起即启动了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要约收购公司18.82%股权并战略入股的工作。到2015年3月18日,恒天然香港出资30多亿元要约收购事项实施完毕,并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根据战略合作协议,贝因美积极推进收购恒天然澳大利亚私有有限公司位于澳洲的达润工厂51%权益事宜,拟建立从牧场到中国消费者的完整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国际产业链布局,这项交易于今年9月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准。

贝因美在2015年年报中称,公司与韩国第二大乳企每日乳业的香港全资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特殊配方奶粉以进军国内特殊配方奶粉市场;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爱尔兰贝因美,计划出资1000万欧元认购中法(并购)基金开展对外投资;公司与SGS(瑞士通用公正行)进行全球战略合作,对公司全产业链质量安全体系进行全方位合作和升级,为公司全产业链中的每一环节管控、每一细节管理提供专业保障。

此外,贝因美还从2015年就积极启动了经销商转型,即把经销商变为代理商体制,改革后一级代理商直接从总部拿货,减少了分公司这个环节,缩短销售链条,让代理商深度融合贝因美供应链链条,共同应对新形势下的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眼下,贝因美主要采用代理商模式、KA模式进行销售,同时针对网络渠道成立专业团队运作电商和网络渠道,寻找新的业务模式。

乳业竞争加剧未来存不确定性

虽然贝因美近年来积极全面推进转型,但截至目前从财务报表的反映来看,这种转型不但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反而使得业绩呈现出下滑的颓势。对此,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贝因美库存积压过高、渠道利润太低以及家族企业弊端、机构臃肿等不无关系。不过,也有人认为,贝因美业绩下滑很大程度和行业整体不景气、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乳业大环境有关,最近两年是贝因美转型的阵痛期,因此这种下滑或属于正常情况,应给予贝因美一定的转型时间。

贝因美有关负责人在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开坦承:“转型的难度超出我们想象,贝因美在内外两重因素叠加下(即行业处于困难期、内部处于转型期),导致业绩滑到谷底。”业绩下滑的颓势,既体现了贝因美的转型之痛,也反映了国产奶企转型之难。眼下国内各大乳企业绩普遍表现不乐观,此前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已告结束。因此部分人士认为,转型是贝因美等乳企巨头的必然选择,眼下的业绩下滑和深度调整只是暂时的,未来随着我国奶粉行业集中度的明显提升,阵痛过后贝因美等乳企巨头或许会迎来更好更稳的发展。

但是,更多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行业竞争的加剧给贝因美的转型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其转型是否能成功、何时能成功、何时能止住业绩下滑势头等,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主流婴幼儿奶粉企业由攻转守,行业分化比想象中来得快

01-12

奶粉企业:一定要警惕被渠道抛弃的后果!

12-05

雷永军:全国奶粉企业销量都在下滑,为什么a2公司在增长?

08-28

陕西羊奶粉企业:还有没有做大的战略机会?

08-24

新消费时代供过于求加剧行业内卷,奶粉企业应如何调整才能让生意可持续发展?

安徽国贝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04-12

标签:奶粉企业 企业战略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