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营养再获宠,麦角硫因受关注!2025上半年谁在疯狂吸金?

过去半年,美容抗衰、药食同源、特医营养、母婴营养相关企业成了投融资市场的“香饽饽”。

H1合计融资超17亿

01

据「营养品观察」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营养健康产业共发生18起融资事件,与往年相比数量有所上升,合计金额约17.75亿。从融资轮次来看,天使轮(天使+轮)、A轮(A+轮)融资占比较高,初创企业、早期项目较多;从融资企业类型来看,上游合成生物企业占到11席,特殊医学营养企业占到3席,药食同源原料商占到2席,母婴营养企业占1席,剩余一席则是大健康内容生态运营商。

母婴营养再获宠,麦角硫因受关注!2025上半年谁在疯狂吸金?

【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取成稿时间1美元≈7.2人民币计算;同时由于很多融资事件中对外透露的融资金融并不明确,为了方便统计,我们统一设定,数百万融资取300万;数千万融资取3000万;另外为保守起见,近千万融资我们取600万计算,近千万美元则取600万美元;百万级指100万,千万级指1000万,近亿元指6000万;上/逾/过亿元指1亿元;上/逾/过千万指1000万。未公开金额的不计入内。】

合成生物“一骑绝尘”

02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获得融资的合成生物企业有11家,数量占比超60%,除了瑞德林生物、依诺基科外,其余企业融资金额均为千万级及以上,覆盖麦角硫因、烟酰胺、藻油、重组胶原蛋白、活性肽等方向。

具体来看,「瑞德林生物」此轮融资超5亿元,是今年上半年合成生物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成立的合成生物学企业之一,瑞德林生物在全球率先将酶催化技术应用于肽类、糖类和核酸类等特色功能原料的规模化生产。据了解,公司目前已实现司美格鲁肽、麦角硫因、依克多因、胶原三肽、母乳低聚糖、神经酰胺、NAD+、NMN、蓝铜肽、肌肽、谷胱甘肽等数十种绿色活性原料的规模化生产,累计服务功效护肤、生物医药、营养健康、动物营养等领域超2000家知名企业。2024年,其海外客户就贡献了30%以上的收入,并且预计在2025年超过40%。

母婴营养再获宠,麦角硫因受关注!2025上半年谁在疯狂吸金?

「依诺基科」则以近1.5亿元融资规模排在第二位,该企业最初以覆盖广阔下游市场的天然香料为核心产品方向,并逐步将业务扩展至生物医药、营养健康等产品领域。据了解,本次融资完成后,公司将加速推动AI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技术在酶挖掘及优化、发酵过程优化及放大等核心环节的实施应用,快速推动产品进入产业化。

母婴营养再获宠,麦角硫因受关注!2025上半年谁在疯狂吸金?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麦角硫因头部原料生产商「仅三生物」,其在今年4月获得超亿元pre-A轮融资。据了解,仅三生物不仅提供麦角硫因原料,还持续开发麦角硫因衍生C端产品,涉及营养保健、医美等多领域。据媒体报道,2024年,仅三生物的麦角硫因系列产品GMV达1.2亿元,下半年扭亏为盈;2025年月均GMV超过3000万元。

母婴营养再获宠,麦角硫因受关注!2025上半年谁在疯狂吸金?

除上述企业以外,真菌蛋白创新企业「蘑米生物」、西北地区特色植提成分供应商「益唯森」、蛋白设计企业「粒影生物」、微藻生物合成企业「藻辰生物」、特种油脂原料供应商「益思特生物」、烟酰胺原料供应商「唯铂莱生物」、重组胶原蛋白企业「聚源生物」、低负担油脂替代研发企业「脂代科技」均在上半年完成融资。

据《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投资活动在2021年开始爆发,占全球项目数量和募集资金比重不断上升。聚焦行业,上游合成生物学企业的发展不仅为营养保健行业赋予更多“科学实证”的创新力量,推动产业升级,也助力营养品牌构筑竞争壁垒,为产品创新提供成分、配方上的更多可能性。

特医营养“闷声发财”

03

在合成生物企业的专业力引领营养健康行业进阶发展的同时,国产特医营养也正在低调开跑。

随着特医营养需求提升,国内特医食品市场飞速发展。研报显示,2020-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7.8%,但与此同时,由于起步较晚——2015年我国发布的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才将特医食品正式纳入法律监管范畴,且特医食品对研发能力和投入要求较高,我国特医食品中的国产产品占比远远低于进口产品,雀巢、雅培等外资品牌活跃在市场一线,占据婴幼儿特医营养市场大半份额。

不过,随着利好政策出台及相关企业数量的增加,该差距正在逐渐缩小。2024年至今,我国国产特医食品的获批速度显著加快,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新国标对产品种类进行了扩增,对营养成分含量、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将在2027年3月实施。

如今,特医营养企业融资呈现集中爆发态势:今年上半年,连续三家中国特医营养企业斩获融资,合计金额近7亿元。

其中,「圣桐特医」在2月份获得超4亿元B+轮融资,是近年来该领域最大额的一笔融资。值得一提的是,5月30日,圣桐特医正式向港股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圣桐特医的营收分别为4.91亿元、6.54亿元和8.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3%;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1.75亿元和1.9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5%。截止到5月20日,企业所持有的中国婴儿特医食品注册证书数量位居中国特医食品品牌之首,并已推出14款主要特医食品产品,另有16款主要新产品正在研发中。

除「圣桐特医」外,另外两家获得融资的企业也是国内特医食品行业的佼佼者。创立13年的「玛士撒拉」也是特医食品赛道的头部企业之一,拥有数十款特殊医学营养/特殊膳食类产品,今年2月获得2亿元B轮融资,此轮募集的资金也将用于加速一系列医学营养品的开发。「美亚特医」则是香港企业,其在今年2月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研发的每立盈产品成为港澳台区域第一款获批的特医食品,3月更是获得数千万元的战略融资,发展潜力同样不可限量。

除合成生物及特医食品外,大健康内容生态运营商「知识矩阵」也在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分别收到来自可孚医疗的两笔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将全部用于供应链扩充、研发投入和品牌投入。而投资方可孚医疗将借助知识矩阵拥有的药械、大健康产品全域内容+大数据生态“一站式”服务的能力,推动其在大健康领域的内容生态建设和商业战略布局。此外,食药同源原料生产商「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南坝生物」以及专注母婴健康的「米纯生物科技」也获得巨额融资。

总之,从合成生物、特医营养等领域融资的一片火热中,我们能看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正在从“营销、渠道”驱动转向“专业、技术、价值驱动”,而这样的产业趋势也推动着更多一线品牌加速转型,把握发展先机。

奇鹤荣耀蝉联中国营养品至高奖“年度行业标杆品牌奖”,领航母婴营养品安全营养之路!

05-17

【NBM创新展】母婴营养品遇到第一个瓶颈?NBM展带你找出增长第二曲线

05-05

活久见!金龙鱼也要做母婴营养品

04-22

【银杏数据】首次!吃保健品的年轻人超 中老年怎么买母婴营养品?

01-28

寻找顶级母婴营养品OEM?班兰喜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西臣供应链(江苏)有限公司 12-09

标签:母婴营养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