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再升级!“断饲危机”倒逼中国羊奶产业迭代升级
-
2025-04-09 11:49 来源于:羊奶粉前瞻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自2025年4月5日起,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覆盖商品范围包括几乎所有进口品类(除豁免品类外)。
其中,针对特定贸易伙伴征收额外关税,中国、欧盟、越南等经济体被列为重点对象,对我国加征34%关税,叠加现有关税后,总税率达54%。4月4日,我国发布系列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主要集中于农牧产品)。
4月7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文称,如果中国未能在2025年4月8日前撤回这一34%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新增关税,总税率达到104%。
中美贸易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税升级将对国内各个领域内的产业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由近至远。
聚焦到国内羊奶行业,这一政策调整涉及多项农牧进出口资料,触发羊奶产业从饲料供应链到终端消费市场的多维传导机制,形成成本传导-技术倒逼-市场重构的连锁反应。
奶山羊养殖成本或将再次攀升
在奶山羊养殖中,日粮成本通常占到总养殖成本的60%-70%,粗饲料占到日粮成本的55%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依据消化生理及代谢特点,奶山羊的饲料分为精饲料、粗饲料和补加饲料,而奶山羊的能量主要来自纤维素性饲料(即粗饲料),不足部分通过混合精料补充。其中,粗饲料以牧草、农作物茎秆、青贮饲料等为主,粗饲料具有容积大、纤维素含量高、能量相对较少的特点,但在反刍动物中起到关键作用。
有专家指出,奶山羊是典型的反刍动物,粗饲料是维持瘤胃健康的关键。因此,粗饲料高质保量供应是养好奶山羊的关键,粗饲料在日粮中不应低于干物质的60%,否则会影响奶山羊的正常生理机能。因此,解决好粗饲料的供应问题是羊奶行业基础中的基础。
根据2024年陕西某奶山羊养殖基地养殖数据分析,单只奶山羊年饲养成本约2550-3900元(按年产期300天),而饲料总成本大约在1800-2500元,占到总养殖成本的60%-70%。可见,饲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养殖盈亏平衡点,例如苜蓿价格每上涨10%,单头羊年利润减少约200元。
苜蓿(尤其是紫花苜蓿)作为优质粗饲料,是奶山羊养殖的核心原料。苜蓿草中含有丰富的苜蓿多糖、大豆黄酮和异黄酮等多种可以促进羊生长的成分,羊食用苜蓿草可以改善自身性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调整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苜蓿保留面积2520万亩,折合干草产量1480万吨,其中商品紫花苜蓿572万亩,干草产量367.7万吨,主要产区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地区。2024年,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等地区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国内种植规模仍在稳步增长。
但从实际供需情况来看,我国苜蓿产业仍处于 “供不应求,高度依赖进口” 的现状。
牧草种植端,我国苜蓿种植业长期面临品种选择与种植管理的系统性挑战。由于缺乏科学的品种区划体系,农户和企业在品种选择上存在较大盲目性,加之种植布局不合理、田间管理粗放,普遍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单产水平低(仅为美国的70%左右)、品质达标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种低效的生产模式与快速增长的优质苜蓿需求形成鲜明反差,我国每年仍需进口大量苜蓿牧草,奶山羊养殖高度依赖进口苜蓿等饲料。
本刊了解到,中国苜蓿进口量占消费总量的80%以上,2024年进口均价达38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2600元/吨,较国产苜蓿2200元/吨溢价18%。2018年贸易战中,苜蓿进口量一度下降12.44%,价格波动显著。此次关税政策的进一步升级,苜蓿到岸价上涨,进口苜蓿成本或将再增加15%-20%,进一步推高饲养成本,最终导致羊奶价格上升。
实际上,2025 年一季度,国内羊奶价格便开启了持续攀升的态势。生鲜羊奶收购价从年初的6.44元/公斤上涨至8.17元/公斤,涨幅达27%,部分企业羊奶粉出厂价更从7万元/吨涨至9万元/吨,涨幅超35%。业内人士表示,往年生鲜羊奶价格稳定在每公斤7元左右,如今却直逼9 元。
关税政策的叠加影响,生鲜羊奶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
我国羊奶产业链加速升级
价格的形成机制本质上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我国羊奶价格波动的本质,是产业基础薄弱与市场机制不完善共同作用的结果,呈现出"供给稍有波动,价格大起大落"的非理性市场特征。
从产业基本面来看,当前我国奶山羊养殖产业仍呈现显著的二元分化特征:一方面是以陕西、山东为代表的主产区,聚集着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平均存栏量不足百头,形成典型的"小规模、大群体"产业格局;另一方面,以百跃羊乳集团、宜品乳业、雅泰乳业、和氏乳业、盛健羊乳、秦龙乳业、优然牧业、圣泉乳业、圣唐乳业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加速规模化布局,推动行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而传统中小养殖户则面临成本高居不下、融资渠道单一等困境,部分养殖户已出现阶段性退出。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奶价刺激下,部分跨界资本、新兴奶农开始进入养殖领域,但受制于技术、资源积累问题,其经营稳定性仍有待观察。
关税政策冲击下,羊奶产业链各环节的结构性矛盾正持续深化。上游饲料成本因关税政策剧烈波动,直接传导至养殖端;下游加工企业为保障产能集中抢购奶源,这种供需失衡进一步推高原料奶价格,形成原料成本攀升、供需失衡加重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整个羊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月7日前后,在关税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从市场的视角来看,这一《规划》对羊奶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关税政策的变动会给羊奶产业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伴随国家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成为大势所趋设,作为农业板块中独具特色且潜力巨大的重要分支,羊奶产业无疑将在这一浪潮中广泛受益。
此话怎讲?
日益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会为羊奶产业设定更高的质量门槛和规范要求,倒逼羊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养殖、加工、销售等,加快标准化的进程。产业链标准化进程下,将消除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羊奶产业,如资本、技术、人才等,进一步推动羊奶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
加征关税政策,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近在咫尺。
关税政策无疑给中国羊奶产业带来一定的挑战——进口苜蓿成本飙升、养殖利润压缩、终端奶价上涨,产业链各环节的脆弱性被进一步放大。
危机之中亦蕴藏转机。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蝴蝶效应,或许正是中国羊奶产业从“大而不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短期来看,行业需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如提高国产苜蓿利用率、开发替代粗饲料)、强化供应链韧性来应对成本压力;长期而言,唯有推动产业整合、提升自主供给能力、构建更稳定的市场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部风险,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贸易格局动荡的背景下,产业链的每一次阵痛,都可能成为未来竞争力的基石。
-
最高炒到3万每公斤的乳铁蛋白,正在重新定义羊奶赛道
04-08
-
圣元法兰贝尔3.0全羊奶粉
04-05
-
给家人更好的选择——澳乐乳纯山羊奶粉罐装来啦!
澳乐维他(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04-02
-
圣元·法兰贝尔3.0全羊奶粉
04-02
-
莎浓、百跃、羊乃世家、小二放羊.........10000+专营店下的羊奶产业遥望
04-01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