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医食品行业“炸点”频现,赛道狂飙!母婴人如何抓住这波千亿红利?

进入2025年,国内特医食品行业迎来高光时刻,“炸点”频现。
3月5日,在中童传媒与宜品特医联合举办的渠特医渠道深耕会暨安徽学术交流峰会上,宜品特医发布国内首款含有HMO的特医食品。HMO作为母婴营养中的重要功能性成分,能够显著提升婴幼儿免疫力和改善肠道健康,该产品的推出,是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在配方创新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特医食品行业“炸点”频现,赛道狂飙!母婴人如何抓住这波千亿红利?

3月5日前后,圣桐特医完成B+轮超4亿元融资,创下特医食品领域近年最大融资纪录。本轮融资由恒旭资本、高瓴投资、创新工场联合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青创投和汇誉投资。此次融资将用于优化股权结构并引入产业资本,进一步巩固其在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2月19日,全国首款特许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正式落地乐城先行区,并成功应用于克罗恩病患儿治疗。此次落地乐城先行区的全国首例特许食品,是雀巢健康科学旗下全球唯一一款针对5岁及以上克罗恩病儿童患者设计的全营养配方食品——Modulen IBD(茂铎能)
2月12日,圣桐特医两款适用于罕见病(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的特医食品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批,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罕见病治疗用特医食品。在我国239款特医食品中,仅5款针对罕见病,圣桐特医占据两席,打破外企垄断格局。

特医食品行业“炸点”频现,赛道狂飙!母婴人如何抓住这波千亿红利?

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指南》,是我国首次针对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罕见病特医食品制定的专项注册管理文件。
3月6日,国内专注医学营养的特医品牌爱优诺,参加动销中国·安徽峰会,并计划在本月推出一款针对1-10岁儿童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深度水解蛋白)。
各种行业首次,在2025开年,密集高频出现!
2025年,中国特医食品产业在政策红利和企业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正从填补空白迈向生态重构,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和发展。
何出此言?
且看下文细细分解。

顶层设计下的政策红利效应
特医食品(FSMP)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最初主要用于满足术后患者和营养不良人群的特定营养需求。全球营养科学的迭代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特医食品已从最初的基础营养支持,演变为精准化、个性化的营养解决方案。
从舶来品到刚需品,特医食品正以先进的科技含量和营养理念,成为我国国民营养健康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特医食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端顶层设计的引导与推动。近两年,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行业从“起步探索”走进“快车道”。
例如,2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指南》,是我国首次针对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罕见病特医食品制定的专项注册管理文件。《指南》中详细规定了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特医食品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临床验证等要求,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导。针对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罕见病,明确了特定氨基酸配比和营养素添加标准,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与时间。

特医食品行业“炸点”频现,赛道狂飙!母婴人如何抓住这波千亿红利?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指南》的公告_00
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等)患者因无法正常代谢特定氨基酸,需依赖特医食品维持生命。长期以来,国内适用于罕见病的相关特医食品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昂,部分患者甚至面临“断粮”风险。由于特医食品在我国起步较晚,产业基础薄弱,产品研发不足,临床试验复杂、技术要求不明确和市场需求分散,国产企业难以进入该领域,市场供给严重不足。
此次《指南》的出台,填补了国内氨基酸代谢障碍类特医食品的监管与技术空白,标志着特医行业监管向精细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实际上,在此之前,特医食品的监管主要依据2016年实施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及2022年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等通用性规范,这些政策为国内特医食品行业的科学、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罕见病等细分领域,注册标准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2024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将适用于苯丙酮尿症、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4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同时,总局公开明确指出,设立特医食品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对罕见病类别、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新类别等产品实施优先审评,审评时限由最多9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优先安排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例如,海南博鳌乐城全国首款特许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从受理到审评审批各环节工作仅用时17个工作日,政策效应得以应验。
近日,记者就特医食品政策领域的进展采访了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宋亮表示,目前,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如微囊化工艺、精准营养配比)上仍落后于外资品牌,行业标准体系也尚未完全成熟。
宋亮指出,特医食品作为医疗和营养交叉领域的特殊品类,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与支持。近年来,伴随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特医食品的相关标准与法规,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确保特医食品市场健康有序。

特医蓝海内的创新和转型
政策红利下,进入2025年,各大企业纷纷加码布局特医赛道,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目前,国内特医龙头圣桐特医已形成覆盖0-12月龄婴儿及10岁以上人群的完整产品线,包括7款注册特医食品,涵盖早产儿、过敏体质、无乳糖等多种医学需求,并在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上展示针对老年人群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加速拓展成年人及特定疾病人群的特医产品研发与市场布局。
宜品特医则在与中童传媒联合举办的渠道深耕会上,推出全新特医产品,加码布局特医赛道,2025年将以“消化吸收+过敏管理”为核心,构建起普通奶粉到特医食品的完整解决方案,目标直指特医10%以上市场份额。
动销中国·广东峰会上,宜品乳业集团营销副总裁兼宜品特医总经理周剑在接受中童记者采访时表示,宜品特医在特医食品领域的布局较早,自2016年进入这一赛道以来,始终专注于特医技术的深耕与研发攻坚。经过两三年的技术研发和储备,宜品特医成功推出了这款深度氨基酸产品。该产品在原有配方的基础上,特别添加益生菌BB12和HMO,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款添加HMO的深度氨基酸产品。
在宜品特医安徽学术交流会上,中童传媒创始人兼总策划罗文杲讲到,近年来,人口增长趋势放缓,整个母婴大盘处于持续缩量过程,短期内难以逆转。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下,寻找增长赛道和新机遇变得尤为重要,而细分、差异化是实现增长的关键要素。

特医食品行业“炸点”频现,赛道狂飙!母婴人如何抓住这波千亿红利?

罗文杲表示,在消费者需求迭代、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市场背景下,特配粉因其高门槛、高需求,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堪称缩量大盘中的增量赛道,因此,抓住特医红利,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团队,是渠道逆势突围、实现增长的关键。
此外,在动销中国·安徽峰会展区现场,专注于全生命周期临床营养、国内知名特医品牌爱优诺,携旗下爆品爱优诺优益力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针对1-10岁因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等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参加品牌巡展,并计划于本月推出一款针对1-10岁儿童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深度水解蛋白)。

特医食品行业“炸点”频现,赛道狂飙!母婴人如何抓住这波千亿红利?

宋亮表示,2025年将成为特医行业各大企业共同发力的元年,从今年开始,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在今明两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8年达到新的高峰。
中童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特医食品共计有243个配方获得过审批,目前可以使用且正常流通的配方批号,共有61家企业获批的231个配方。
实际上,截至2024年,在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领域,全球四大临床营养巨头雅培、雀巢、达能纽迪希亚和费卡四大国际巨头均在国内建厂生产,完成产业线布局,凭借医药级研发技术积累优势和本土化生产布局,占据着国内特医食品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中童记者认为,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的发展受到新生儿人口数量下降的限制,市场需求增长空间有限。但随着老龄化加剧、慢性病高发以及新生儿过敏、乳糖不耐受等问题的增多,特医食品从“小众需求”逐渐转变为“大众刚需”。因此,如何进行市场教育和渠道建设,扩大消费群体,实现特配粉普粉化,是行业未来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开年第一盛会|实地探访,揭秘广西母婴市场冷暖与精耕策略!

02-12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刘德寰:母婴市场随社会结构变化不断调整丨2024CBIS高光

12-31

艾瑞咨询洞察母婴市场数字化变革 宝宝树等垂直平台扮演关键角色

12-17

【中童数据】AI儿童陪伴:数据揭示母婴市场的下一座金矿

12-12

勤策解决方案高级顾问李培文:市场新趋势下,揭示母婴市场线上线下融合的五大增长引擎

11-02

标签:母婴市场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