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效低?成本高?母婴店不妨这样做!
-
2025-02-17 10:39 来源于:婴童智库
走访渠道时,我们发现,很多母婴店遇到了如下问题:
问题1:货架上的商品陈列得越来越满,整体坪效仍然不高;
问题2:门店的sku不少,消费者还是买不到心仪的商品;
问题3:消费者需求太多元,增加sku,门店运营压力很大。
在此背景下,不少母婴店转变商品策略,淘汰低效商品,做“减法”!
越来越多母婴店做“减法”
当下,线上分流严重、门店客流下滑,不少门店发现,货架上部分产品成了“摆设”,“拖”了门店经营效率的“后腿”。因此,越来越多门店“断舍离”,砍掉低效产品。
比如,爱婴室计划减少商品品类,理清商品结构,不仅要挑选好商品,还要在产品和营销上做简化;小飞象总裁冯红卫在《中国母婴渠道精耕者》一书中表示,小飞象非常重视商品的周转情况,门店保持活跃的单品在1700种左右,保证商品能充分销售,稳固与品牌商合作;华恩婴贝儿以数据分析做智慧决策,淘汰门店低效商品,避免畅销品库存不稳定,滞销品卖不完。
跳出母婴行业,“做减法”也是众多零售业态采取的商品策略。比如,沃尔玛重整大卖场,改造后的SKU数仅有此前50%;盒马鲜生从2023年开始将SKU从5000多个缩减至2000多个;奥乐齐采用“极简SKU”策略,每家门店的SKU控制在1600个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山姆、开市客、名创优品的SKU常年保持在4000个及以下。
为什么母婴店要做“减法”?
母婴店精简SKU,对于门店经营、消费者体验、品牌合作,都有好处。
第一,提高单品效能,降低库存压力
母婴店经营的品类繁多,不少产品还保质期短、季节性强。在消费者理性、进店率下滑的背景下,产品动销速度放缓,库存压力变大。因此,母婴店减少SKU,可以集中资源推畅销品,提高单品效能,减少滞销品的库存积压,增强资金流动性。
小飞象总裁冯红卫在《中国母婴渠道精耕者》书籍中表示,“小飞象的定位是尽可能用最少的商品,满足最大化的产品。我们可能会丢失部分客户,但这样的客户对我们的维护成本是相对比较高的,对运营、库存、资金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
第二,为消费者做选择,优化消费者体验
母婴店提供多元化产品的初衷,是为了优化消费者体验。但是,消费心理学经典的“果酱”悖论研究发现,为消费者提供6款果酱试吃,会有30%选择购买;为消费者提供24款果酱,只有3%会购买。可见,产品过多,消费决策成本变高,购买的可能性和满意度会更低。
母婴店在品类上做减法,则是一个为消费者“选精品”的过程。爱婴室董事长兼总裁施琼此前表示,“我们认为提供更多选择是好事,结果却导致消费者难以选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货运到门店的陈列、盘点,以及卖不掉的商品退回等,都造成了效率低下。”
第三,聚焦主要品牌,深化与品牌方关系
行业寒冬下,母婴店与品牌深度抱团,大势所趋。母婴店的产品“少而精”,可以资源聚焦,和品牌在供应链上高度协同,获得品牌更多的营销资源。
正如企鹅宝贝创始人戴国全所言,“你只有不断地去聚焦或者精耕,品牌方对你的关注和支持才会更大,所以我认为品牌不一定要做多,而是要做精,跟品牌方深度合作,才有希望把品类做得更好。”
母婴店如何做“减法”?
但是,商品种类的减少,消费者很容易流失。因此,母婴店不能简单做减法运算,要以自身经营、消费需求为导向,梳理商品结构,提升经营效率。
第一,精选产品,有“宽度”更有“深度”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母婴店拓展品类,无可厚非。但是,每个品类下的垂直产品若“面面俱到”,产品容易又多又杂。门店就需要根据门店定位、消费偏好、产品动销等,“优选”商品,让产品“丰富但不重复”。
有母婴店认为,“减少品类难,减少产品数相对容易。”因此,母婴店可以采取“宽SPU,窄SKU”的策略,保持品类丰富,但控制品类下的产品数,并做好产品间的区隔,以此扩大受众覆盖面。
第二,商品有“差异”,做完“减法”做“加法”
母婴店淘汰低效产品后,也要做加法,补充新品。新品的选择,要么是趋势性产品,要么是独家产品。比如,健瑞儿为了更好应对市场,一方面围绕核心会员需求,做品类延伸,另一方面增加自有品牌。可见,母婴店可以增加高需求品类,加大差异化供应链比重,从而提升品效和坪效。
第三,避免“一刀切”,长尾商品动态调整
母婴店减少SKU,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刀切”,找到周转率与利润率的动态平衡点。同时,母婴店也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布局长尾产品。比如,小飞象高动销的产品是1700种,但常备商品是4000种,会根据不同客户的诉求、消费区域,间歇性配置长尾产品。
当下,很多母婴店在推动品类均衡,探索多品经营,但是做“加法”简单,做“减法”却很难。因为,舍弃部分产品,对门店营收的影响立竿见影。不过,不破不立、有舍才有得。行业寒冬下,母婴店勒紧裤腰带,提升效率,才能更好挺过寒冬。
-
开年第一盛会|实地探访,揭秘广西母婴市场冷暖与精耕策略!
02-12
-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刘德寰:母婴市场随社会结构变化不断调整丨2024CBIS高光
12-31
-
艾瑞咨询洞察母婴市场数字化变革 宝宝树等垂直平台扮演关键角色
12-17
-
【中童数据】AI儿童陪伴:数据揭示母婴市场的下一座金矿
12-12
-
勤策解决方案高级顾问李培文:市场新趋势下,揭示母婴市场线上线下融合的五大增长引擎
11-02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