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巨头联手台湾医药零售进军母婴线,母婴行业的“狼”来了?

药店也开始布局母婴线了!重点还是上市连锁医药零售企业。

近日,在山东济南的街头,出现一家名为“大树漱玉”药店,药店招牌右方醒目地标注着“孕婴健康选货店”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IMG_256图片来源:互联网

药店巨头联手台湾医药零售进军母婴线,母婴行业的“狼”来了?

连锁药店拓展母婴品类

据了解,该药店由国内上市医药零售连锁漱玉平民与台湾知名药企“大树医药”(又名大树药局)携手打造,计划于2月底开始试营业。作为一家复合型药房,该店在开业后,将提供除OTC药品外,还包括健康生活用品、奶粉、孕婴用品、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多类产品。

此次合作,是国内连锁药店在利润增长承压下的一次探索,期望引入母婴品类,拓展业务领域,挖掘新的增长点。

常规操作,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家医药零售企业的背景!

漱玉平民(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国医药零售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前身为济南漱玉保健品有限公司,2002年开设第一家门店,正式进军医药零售行业。2021年7月,漱玉平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目前,漱玉平民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900家门店(分为直营和加盟两种类型),覆盖山东、辽宁、黑龙江、福建、河南、甘肃等15个省区。主营中西成药、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孕婴用品、生活便利品、个人护理品等产品。

药店巨头联手台湾医药零售进军母婴线,母婴行业的“狼”来了?

药店巨头联手台湾医药零售进军母婴线,母婴行业的“狼”来了?

药店巨头联手台湾医药零售进军母婴线,母婴行业的“狼”来了?

记者从漱玉平民小程序经营品类可以发现,婴童护理、孕妇营养、奶粉等产品均有开设电子货架。此外,漱玉平民依托香港的全资子公司漱玉跨境购(香港)有限公司以及日本的全资子公司令和商事株式会社,作为漱玉平民跨境电商业务平台,2023年12月开启漱玉全球购业务,同样涉及母婴、营养保健产品。

大树医药(大树连锁药局)是一家台湾的家族性医药连锁企业,成立于1993年。作为台湾首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连锁药店企业,截至2024年底,大树医药旗下直营门店数量已超过401家,服务网络覆盖全台湾地区。

据了解,企业拥有多样化的专业团队,包括药师、护理师、营养师和美容师等,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大树医药旗下有药店、中医业务,西医、月子中心等业务,经营范围涵盖药品、保健食品、奶粉、妇婴用品等多个品类,最高时,其母婴版块营收占比超过八成。

药店巨头联手台湾医药零售进军母婴线,母婴行业的“狼”来了?

从台湾药店发展历史来看,台湾药店销售奶粉可以追溯到20年前。为继续保持业态增长,台湾许多药店通过转型与创新,采取精选品类策略,以品牌性强、重复购买率高的母婴产品为主打,进军母婴市场。经过10多年发展,台湾药店利用自身医学专业和服务优势,以多元化、高规格的母婴产品,奠定消费者专业认同,逐渐取代商超和大卖场,成为母婴产品主流销售渠道。
因此,和西方国家一样,当前台湾奶粉销售的最主要渠道便是药房。方便、价格便宜和专业服务,是消费者选择药店购买奶粉的三大因素。

从国外经验来看,台湾奶粉行业发展是完全按照其市场内在发展规律展开的。最初跟国内一样,奶粉主要依靠商超和母婴门店销售,随着专业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奶粉最终进入以药店为主要渠道的专业化市场里,这是有规律可循的。

母婴行业与医务线的联结“情缘”

当然,在此我们讨论的不是药店该如何发展,而是母婴门店该如何链接医务渠道,通过医务渠道的专业和背书,突破零售行业桎梏,实现业态价值升华。

对于药店来说,销售奶粉只需要解决相关营业资质问题即可,如经营范围明确包含婴幼儿乳粉的销售的营业执照,包括食品流通许可证。

实际上,在国内,药店销售奶粉并非新现象,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北京、四川等多个地区的药店试水。例如,在2013年,北京地区某大型连锁药店就曾尝试销售奶粉,包括雀巢、美赞臣、合生元等知名品牌。2014年,四川省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药店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在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从最终效果来看,消费者并不买账,药店的态度也不够积极,最终这一尝试以失败告终。

时隔多年,连锁药店卷土重来,再次涉足母婴品类,不一样的是,此次不再局限于奶粉,扩展到了孕婴用品、孕婴健康等多个领域。新业态卷入母婴行业,对行业的冲击尚不明确,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业态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

从某种角度来看,母婴行业和医务线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此话怎讲!

近两年,在母婴行业中,健康管理门店在业内悄然兴起,不少从业者都拥有医务背景。据不完全统计,超过35%的母婴健康管理门店创始人具备护理、营养学或儿科等相关专业的执业背景。

作为横跨食品与药品的特殊医学婴幼儿奶粉(特配粉)及蓝帽保健食品长期处于严监管地带,这类产品因其明确的医学干预属性,过去主要依赖医院营养科、药房等专业渠道流通。2021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修订,将原本严格的特配粉、保健食品“许可制”调整为“备案制”,直接触发了行业渠道结构的深层变革。

政策松绑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产品准入周期从原先的12—18个月缩短至3—6个月。备案制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医疗机构专属”的流通壁垒。数据显示,2021—2023年间,母婴门店的特配粉SKU数量增长超200%,其中80%的新增产品通过备案制快速上市。这种“去中心化”趋势使特医食品开始大规模渗透至母婴零售终端,形成“医院首诊推荐+零售终端复购”的特殊零售模式。

渠道迁移背后折射出消费需求的演变。

90后、95后成为育儿主力的当下,母婴需求从基础养育向精准健康管理跃迁,新一代育儿家庭对婴幼儿过敏、早产等特殊营养问题的认知显著提升,超60%的消费者会主动搜索特配粉信息。母婴门店通过配备营养顾问、设置医学知识专区,正在构建“轻医疗化”服务场景,已然超越传统的产品和服务逻辑。

例如,广东、浙江地区的一些健康管理门店,依托老板个人专业技能,借助数字化和AI工具(例如,服务流程中嵌入WHO生长曲线评估、ASQ儿童发育筛查等专业工具),进行健康管理服务,提出关联产品解决方案。

在医药力量持续渗透下,母婴行业正从商品零售向健康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化。通过医疗级服务建立信任纽带,通过循证医学思维创造不可替代性,最终实现从专业赋能到业态升维,从“流量争夺”到“健康价值交付”的质变。

无论是药店积极拓展母婴品类,还是母婴行业努力向轻医疗方向转型,它们都在尝试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下行周期背景下,谋求新增量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药店作为兼具医疗属性和零售功能的主体,布局母婴品类尤其是奶粉销售,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是否会重蹈覆辙,尚需时间验证。

记者认为,短期内,药店通过“医药+孕婴”的融合场景抢占用户心智,提高用户黏性;上游奶粉企业为拓展药店渠道,推出“药店专供款”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母婴门店的会员体系价值构成冲击。长期来看,母婴门店通过服务轻医疗化、供应链自主化、用户运营精细化,有望打造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零售服务业态。

另外,在各地保生保育政策激励下,医保政策是否会对婴幼儿奶粉有所倾斜,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母婴日报 | 贝因美、达能新品上市;抖音电商2024年GMV约3.5万亿;山东一公司要求单身员工限期结婚否则解聘,人社局介入叫停

行业快讯 02-15

冲上热搜第一,坐拥2000万粉丝的母婴亲子达人陷摆拍争议

母婴亲子达人 02-15

婴幼儿液态奶成唯一负增长类目,婴童食品行业新年开局就这么卷?

儿童食品 02-15

为什么母婴店“疯抢”营养品?

母婴市场,母婴用品 02-14

1月奶粉品牌热搜榜出炉!金领冠、飞鹤、爱他美、君乐宝、海普诺凯、a2、美素佳儿等保持领先!

奶粉品牌 02-14

标签:医药零售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