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降价销售抢市场 奶粉市场有点乱

进口牛奶“自降身价”争夺中国市场,因进口难度小、没有特殊的监管,品牌乱象已经逐渐显现

[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进口液态奶总量42万吨,已接近去年全年的进口量。]

当行业内还在讨论进口工业奶粉(大包粉)和婴幼儿成品奶粉冲击国内市场之时,300多个品牌的进口牛奶正成为一支独立军团已经悄然“入侵”中国市场。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进口液态奶总量42万吨,已接近去年全年的进口量。而以往标榜高端的进口牛奶此轮“自降身价”,低价与国产常温奶争夺市场空间。

进口牛奶低价“入侵”

原本非主流的进口牛奶如今正在大量涌入。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今年1~8月,国内累计进口牛奶42.3万吨,同比增长63.4%,这也已经几乎追平了去年的进口总量。行业内预计,今年进口牛奶总量或将超过70万吨,而这一数字是2014年进口总量的2倍还要多。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目前进口牛奶总量由2008年的几千吨到去年的46万吨,而今年前8个月便追平上年,按此速度,进口牛奶的增速快得惊人。而这也意味着,进口乳制品已不满足光大包粉和婴幼儿奶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液态奶也作为一支独立军团一并“进攻”中国市场。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进口牛奶尝试抢占国内市场。在十几年前,以帕玛拉特、卡夫等国际乳业巨头为代表的进口牛奶品牌,曾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产品定位和价格水土不服,连续亏损,最终帕玛拉特等纷纷退出。

但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依然让进口牛奶眼红,从2012年起,进口牛奶开始了新一轮尝试,此轮进口牛奶来势汹汹,利用低价战略在国内攻城略地,迅速抢占了电商市场的主要份额,还逐步在商超和国产牛奶分庭抗礼。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进口牛奶平均价格为1300美元/吨,较2010年的1800美元/吨下降了近三成,2016年8月份进口牛奶的平均价格为968美元/吨,相比2014年又下降了25%。

2014年开始,国内经济大环境下滑,国内牧场倒奶杀牛,乳品企业经营放缓,但也没有影响到进口牛奶的高速增长,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进口牛奶总量已达30万吨,而2015年这一数字又增长到46万吨。

而在终端市场,部分进口牛奶则和国产牛奶展开低价竞争。

在主要的电商平台上,记者看到,部分德国和法国产的1升装全脂牛奶的价格仅有6.9元,大部分1升装进口牛奶的价格也多在8~10元。而在小包装牛奶上,除了部分知名品牌,进口牛奶的价格已经和国产牛奶整体接近,丹麦某知名品牌的一款牛奶折算下来只有2元一盒。而国内主要品牌常温奶就算以促销价格计算,也在3元/盒以上。

如此低的价格,并不代表进口牛奶亏本卖,王丁棉告诉记者,进口牛奶如果走电商渠道,就算2元多一盒,应该还有一定的利润。

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由于国际奶价较低,国外主要乳制品出口国的奶价多在2元/斤左右,因此进口牛奶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加上进口关税为15%,增值税为17%,以及运费和报关费等费用,1升装进口牛奶到中国的成本约在6~7元,成本再低一些可能只有4~5元。由于目前大部分进口牛奶依靠线上渠道销售,线上的流通成本也较传统渠道更低,这也让进口牛奶的价格空间更大。

相比之下,国产牛奶成本更高,一方面国内原奶收购价格多在4元/斤左右,较进口奶的价格高出近一倍。而且国内乳制品竞争激烈,营销费用居高不下,以国内两大乳业巨头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为例,今年上半年,伊利的广告宣传费为40.7亿元,而蒙牛的广告宣传费为26.5亿元,占到其公司总收入的10%到14%;而消费者的盲目追求,让进口牛奶在这一方面投入很少。

宋亮认为,就算加上各种费用,目前国内牛奶的综合成本还要比进口牛奶高出30%到50%,正常销售的情况下,别看进口牛奶价格卖得更低,利润反而还比国产牛奶高。
进口牛奶品牌乱象初现

近期包括德国、澳大利亚产进口牛奶先后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也让进口牛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记者发现,除了德国知名品牌“好沃德”之外,其他出问题的“诺科”、“乔尼牧场”等品牌却闻所未闻。

事实上,随着进口牛奶的热卖,以及婴儿配方奶粉领域监管的收紧,越来越多的贸易商看好进口牛奶,进口牛奶品牌数量增长迅速,大有成为下一个婴儿配方奶粉的趋势。

“目前进口牛奶品牌数也有明显的增长,在国内销售的进口牛奶品牌已有200~300个。”宋亮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而行业内另有一种未经证实的说法称,目前我国进口牛奶来自30多个国家,大小品牌已有700~800个之多。

记者从国内多家电商网站上看到,进口牛奶的品牌繁多,一号店、京东进口牛奶品牌均超过90个。而部分进口牛奶价格虽然便宜,蛋白质等指标低于国内牛奶水平,而部分保质期1年的常温牛奶甚至违反应该避光储存的常规采用透光玻璃瓶包装。

而这样的局面或与牛奶进口难度较低有关。上海某清关公司沈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进口牛奶没有特殊的监管,以包装食品的形式进口,备案完整、手续齐全的话,只要3~5个工作日就可清关,检验检疫方面则需要15到30个工作日,通过即可上架销售。

大量的进口品牌涌现,让行业人士表示担忧。王丁棉告诉记者,本来牛奶是我国乳制品企业固守和占优势的市场,现在也开始守不住了,进口牛奶正在瓜分我们的市场。我国的常温奶(纯奶)、巴氏奶总量不到2000万吨,目前进口虽不到百万吨,严重冲击还谈不上,但这样高的增长率再过几年便开始逐步形成一定的市场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主要的乳品企业中,液态奶的收入往往也占到比较高的份额,上半年伊利和蒙牛液态奶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高达78%和87%。

在宋亮看来,由于成本更低,而且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有偏好,进口牛奶大量涌入的趋势已成定局。从长期来说,未来国内牧业满足国内牛奶需求有一定的难度,进口牛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国内发展牧业在环境、环保方面的影响,进口牛奶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目前进口牛奶对国产牛奶产生的冲击和替代应引起重视。

对此,宋亮建议进口牛奶的中国市场话语权应该由本国企业掌握,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修改并提高牛奶的进口标准,让进口牛奶优质优价,从而和国产牛奶在市场上错位竞争,避免未来对国内牛奶产业产生冲击。

青岛敏佳马广利:我为什么放弃进口奶粉和营养品,专注于国产特医?

07-10

网购进口奶粉无中文标签,消费者要求退货遭拒

03-24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22版)》实施,国产&进口奶粉要怎么做

11-29

罚没14.4万,销售不合格进口奶粉!

11-18

上半年进口奶粉大面积涨价,下半年开始反转了?

11-14

标签:进口奶粉 奶粉市场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