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鞋第一股”到欺诈发行成被告,看起步股份陨落警示录!

童装童鞋赛道作为母婴行业较大的消费品类之一,有品牌连年飞速增长,也有品牌上市不久就陷入连续亏损。曾顶着 “童鞋第一股”光环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起步股份近日连同多位高管被集体告上法庭,从风光无限的行业龙头到如今面临法律追责,起步股份究竟经历了什么?

01

高管团队“一锅端”,核心管理人员被集体告上法庭

近日ST起步发布公告称,ST起步及其前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裁、董秘、财务总监共5位高管,外加1位供应链总监被集体告上法庭。相关责任人被集体诉讼的事情行业内并不常见,这也让外界对起步股份所涉问题格外好奇。

公告显示此次被起诉主要存在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三项罪名,丽水市人民检察院认为,ST起步以虚增利润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并在《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公司债券,数额巨大且有其他严重情节,章利民、周建永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邹习军、吴剑军、陈章旺系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在发行可转换债券后,上述人士持续以虚增利润的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并公开披露虚假财报。周建璋在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前后,多次参与财务造假,属于其他严重情节,章利民、周建永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邹、吴、陈及周系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众人均触犯了刑法相关规定,应当以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被问及此次事件是否影响上市公司时回复称需要结合判决情况确定。而本身就已被风险警示的起步股份,又面临欺诈发行的罪名,如果判决成立极有可能会被退市处理。

02

曾因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被证监会罚款7700万元

此次被起诉并不是当下犯的错,而是源于其一系列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的违法行为。2023年12月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8年-2020年上半年是ST起步疯狂造假的时期,期间公司以虚构采购、销售业务等方式两年半间合计虚增营业收入3.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29亿元。

其中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6948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4.97%;虚增营业成本4633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315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10.39%;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8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1.94%;虚增营业成本11,599.19万元,虚增利润总额6591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37.42%,短短一年间虚增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攀升。而2020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1.0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9.54%;虚增营业成本6911万元,虚增利润总额403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0.30%,虚增利润占比已经超过了当期利润总额的一半。

2020年ST起步还在财务造假的基础上,发行了规模高达5.2亿元的可转债,2023年证监会对ST起步的违法行为展开调查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 。证监会认定,ST起步的行为构成欺诈发行证券罪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对公司处以5700万元罚款,对时任总经理周建永、时任董事长章利民、时任财务总监陈章旺均处以大额罚款及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董秘吴剑军仅进行了罚款,ST起步及其管理层共被罚款7700万元。

此外ST起步还存在股份代持未披露行为等一系列信披问题,2016年12月13日,ST起步董事长、实控人章利民与四人签订《股权代持协议书》,约定章利民以每股5元的价格向4人转让其间接持有的ST起步股票合计2000万股,但暂不办理过户由章利民代为持有。而这2000万股代持股份在2018年、2019年年报中均未披露。

这些逐年攀升的虚假数据不仅误导了投资者也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一些“繁荣”,但纸始终包不住火,曾经的“童鞋第一股”如今不仅处在退市边缘,还因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持续追责,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从“童鞋第一股”到欺诈发行成被告,看起步股份陨落警示录!

03

多次被证监局、上交所点名,暴露内部管理问题

除了财务造假曾被重罚外,ST起步在信息披露方面早已劣迹斑斑,去年12月6日ST起步公告称收到两封警示函,均指出ST起步存在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而在此之前ST起步已收到多份警示函,公司及多位时任高管也因此被监管部门通报批评。

公告显示,2024年9月24日,ST起步披露了与供应商的商业承兑汇票交易,但看似正常商业往来背后这些交易却不具备商业实质,公司时任总经理周建永指挥财务人员向银行及供应商分别提供了相关材料、商业承兑汇票,但公司系统中却未见相应的采购商品入库记录,也未签收相关货物。而且在2021年9月回复上交所问询时称上述承兑票据具有相应的商业合理性。

ST起步不仅在前期问询函回复中没有如实披露相关事实,导致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还影响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ST起步还存在未按规定审议并披露关联交易的问题,2019-2022年间公司经销商昆明标孩商贸有限公司、株洲起福商贸有限公司均为时任总经理周建永实际控制的企业,属于公司关联方,然而ST起步却没有按规定审议并披露相关的关联交易。

除了信披违规外,ST起步在募集资金使用和业绩预告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将2020年5月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用于分红,因合同签署主体错误导致不同募投项目之间资金混同使用的情况。其在业绩预告方面同样漏洞百出,以2024年半年报为例其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亏损为650万元至950万元,但实际亏损却高达2727.16万元,如此巨大的差距让外界大跌眼镜。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资金滥用、合同签署主体出错等问题能够看到其内部管理的混乱和失控,从财务造假到信披违规,从募集资金使用不当到业绩预告严重失准,每一项问题都暴露出ST起步在公司管理结构中的严重缺陷。

04

内忧外患,近5年合计亏损超17亿

成立于2009年的起步股份前身是主打中端儿童鞋服市场的浙江起步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旗下ABCKIDS品牌曾是国内童鞋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品牌,2022年ST起步创始人章利民拿下台湾品牌ABC大陆代理权,2008年全资收购台湾ABC,用15年的时间将企业做到上市。

上市初期ST起步业绩尚可,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 亿元、1.81亿元、1.43亿元。但2020年起经营状况便急转直下陷入了连续亏损,其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3.93亿元,2021年亏损态势延续,归母净利润亏损2.29亿元 ,到了2022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达到了4.8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6.56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为1.16亿元。

连续的亏损对ST起步的财务指标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其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50.58%一路上涨至2024年的92.69%,不断攀升的数字意味着公司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偿债能力不断下降。

而其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再度预亏,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5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00万元至-7200万元。对于预亏原因ST起步解释称是纺织服装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恢复缓慢,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报告期内收入未能覆盖成本费用支出导致利润亏损。

其实ST起步的连续亏损和市场萎缩以及渠道变化也不无关系,自2017年起国内新生儿出生率就开始下滑,使得童装鞋服的核心消费群体不断减少,行业也随之下跌,2019年森马、安奈儿、金发拉比、起步股份四家童装上市公司均出现了营收或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同时巴拉巴拉、安踏Kids等头部品牌的加速下沉挤占了二三线市场的份额,而且随着儿童鞋服市场电商渗透率不断提高线上已成为不少品牌探寻增量的新渠道,但ST起步2024年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仅15.01%,这些都对ST起步的业绩、利润产生了影响。

05

难持续!靠控股股东输血、转让土地等艰难保壳

2021年4月28日,起步股份披露了数十份公告,其中2020年业绩大跌的年报被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带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还出具了否定意见的《2020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当年4月30日起步股份因未按要求对关联方资金往来和对外担保事项及时履行信息披露、起步股份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及时发现并纠正上述违规行为存在重大缺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戴上了ST的帽子,至今没有摘帽。

随后不久,章利民就把29.9%的股权转让给了湖州鸿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交易完成后湖州鸿煜成为控股股东、陈丽红成为实控人。但陈丽红接手仅4个月起步股份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营收持续亏损的ST起步也走到了退市边缘。

为了保住上市资格,ST起步在财务状况严峻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一系列保壳措施,据财报显示,起步股份2024前三季度营收1.78亿元,距3亿元保壳线差1.22亿元,仅仅依靠主营业务很难在一个季度中做出这个成绩,因此当年12月,控股股东湖州鸿煜出手自愿赠与上市公司现金资产1亿元 ,而在稍早的6月ST起步还转让了位于青田的一处土地使用权和地上相应房产,成交总价1.05亿元。

此外第四季度ST起步还通过集中清仓、拓展线上渠道等方式,最终2024年整年以3.37亿元营收跨过了退市红线。要知道控股股东的现金赠与以及转让土地房产并不具有持续性,可以说ST起步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依然不足,若未来业务做不起来可能也难逃退市的命运。

06

快手一哥辛巴接手又亏本离场,直播电商转型“中道崩殂”

说起来ST起步也曾踩上过直播风口,只是没能在风口上飞起来。2020年直播电商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快手一哥”辛巴当时也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ST起步控股股东香港起步国际集团与广州辛选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每股9.1620元的价格将所持公司5%的股份转让给广州辛选,转让总对价高达2.16亿元,广州辛选由辛巴持股95%,这一交易意味着辛巴正式入局ST起步。

彼时辛巴在直播电商领域风头正盛,2019年个人带货销售额突破130亿元,2020年其回归单场直播销售额更是突破12.5亿,而ST起步作为儿童用品行业的知名品牌,在实体渠道拥有一定优势,但在电商方面布局缓慢,双方的合作互补优势明显。

在网红概念的加持下ST起步股价迎来一波暴涨,但市场却并不买账,合作后的ST起步业绩并未像预期中迎来增长,2020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9.2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大降 295.31%,随着业绩巨亏的还有大跌的股价。

而彼时辛巴还处在“糖水燕窝”的信任危机中,并且ST起步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股价一路下泄,面对如此情况辛巴选择割肉离场,当年7月8日起步股份发布减持公告,广州辛选投资有限公司减持477.09万股票,占公司总股本0.96%,广州辛选的公告还称拟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所持1882.71万股股票,若减持完毕广州辛选将不再持有ST股票。

从高调入股到黯然退场,这一曾被市场解读为“线下龙头拥抱线上顶流”的合作最终以辛选亏本减持离场结束。

07

业绩下降成普遍状态,多个婴童鞋服企业挣扎求生

过去几年国内出生率的持续下滑使得多个母婴相关行业受到影响,对于童装童鞋品牌来说不仅影响了市场需求导致鞋服市场规模增长乏力,存量竞争也让市场拓展变的更加困难。

在行业影响下近几年不少婴童鞋服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金发拉比的实控人近期不仅筹划股份转让及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其2024年扣非净利润损、2025上半年净利润预亏的业绩显示出主业盈利能力羸弱态势,而且近年来其母婴业务已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线上、线下渠道也均面临颓势,即使2021年就开始跨界医美行业但至今也没带来太大帮助。

另一童装品牌安奈儿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创始人夫妇累计减持公司股票进行大额套现并放弃控股权,安奈儿不仅连亏5年营收也近乎腰斩,品牌试图通过科技面料等方式转型也未能扭转业绩。

这些婴童上市企业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婴童鞋服市场的增长空间逐渐缩小,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企业的生产研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仅需要加强研发创新,还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消费需求。

行业思考:ST起步一系列问题暴露告诉行业法规红线不可逾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红利消退、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行业的集体焦虑,短视行为只能维持表明繁荣,立足市场需要的是包括科研创新、营销、内部管控等方面的真本事。

​2024童鞋最新线上数据:运动鞋占据头部,耐克稳居首位,牧童、百丽表现优异

10-07

京东618童装童鞋Top10榜单公布 蕉下和361°儿童品牌上榜

06-19

市监总局:抽检242批次童鞋不合格率超两成

06-16

四川省消委会:小码成人鞋不能当童鞋穿

05-29

厦门市监:抽查26批次童鞋产品 全部合格

05-26

标签:童鞋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