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营养失衡危机 从减盐增谷开始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的餐桌正在悄然改变——主食摄入显著下降,肉类、乳制品及快餐外卖消费快速增加,超加工食品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不健康的饮食模式,正逐渐成为威胁成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田懋一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25岁及以上成年人每年因饮食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70万例。这一结果提示,必须抓住“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机遇,及早采取干预行动,让百姓的小饭桌、菜篮子更健康。

应对营养失衡危机 从减盐增谷开始

在上述工作中,田懋一教授及他的博士研究生辛雨泽、硕士研究生税东等人依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大数据,对1990年至2021年间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的饮食风险与疾病负担进行了系统分析,全面揭示了饮食风险的主要来源、地区差异及30年来的演变趋势,为理解和应对饮食结构转型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提供了新证据。团队撰写的研究论文近日被国际期刊《JMIR公共卫生与监测》在线发表。

高盐摄入危害最大,水果全谷食用不足

研究结果证实,在不同饮食成分带来的疾病负担中,高盐危害首当其冲。无论在1990年还是2021年,高盐摄入始终位列饮食危险因素及疾病负担首位,是导致死亡和DALYs的最主要诱因。水果摄取不足紧随其后,在所有饮食风险中长期排名第二,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死亡关系密切,相关健康损失约占总负担的1∕4。作为第三大饮食风险,全谷物摄入量不够的现状同样突出,由其引起的疾病负担占比接近1/5,推测与居民饮食习惯转向精制米面、传统粗粮消费逐渐减少相关联。

心血管病负担最重,男性老年高危人群

研究显示,饮食危险因素而致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最为沉重。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受饮食风险所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高达145万例,占与饮食相关死亡的近八成,是饮食因素对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首要来源。在人群分布上,性别与年龄差异明显。男性死亡率为124/10万人,几乎是女性(66/10万人)的两倍;而在不同年龄段中,80岁及以上人群的疾病负担最为突出,成为饮食风险的集中受害群体。

东部沿海问题较轻,东北西北隐患严重

研究表明,我国饮食相关疾病负担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福建和澳门整体负担相对较轻,而东北和西部地区普遍居高不下。从风险构成来看,钠摄入量造成的疾病负担在东北地区尤为突出,症结在于当地居民偏好重口味的饮食习惯;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红肉摄入的负担更为凸显,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肉类消费更为普遍。研究团队指出,这些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饮食文化和食物可及性等多重因素密不可分,提示在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时应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点开展针对性策略。

总体疾病趋势下降,失衡饮食风险攀升

过去30年,我国因饮食风险引起的总体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YLLs)持续走低。但与此同时,部分新型饮食风险的相关负担占比排名却快速上升:这其中,红肉消费排名从1990年的第15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7位;含糖饮料所致负担虽仍居末位,但伤残调整生命年上升近7倍,演变为年轻群体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低全谷物摄入负担持续增长,与居民偏好精制米面、减少粗杂粮摄入有直接关系。

辛雨泽分析说,以上变化表明中国饮食风险正从“营养不足”转向“营养失衡”。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和饮食多样化,过量盐、红肉类摄入和含糖饮料的消费正上升为新的健康威胁。

国家层面细化干预,各界力量协同推进

田懋一教授认为,要有效减轻饮食相关疾病负担,必须在国家、医疗和社会三个层面协同推进。

国家层面:可以在现有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更精细化、因地制宜的营养干预措施,加强饮食风险防控的落实效果。

医疗体系:逐步推广低钠盐替代品,同时鼓励居民减少日常盐摄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加大饮食风险筛查和健康指导力度。

社会支持:通过增大全谷物食品的供应比重,积极引导居民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借助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持续开展健康饮食宣传,营造更友好的社会环境。

田懋一教授强调:“170万例死亡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切身困境。如不能及时采取行动,中国的饮食相关疾病负担仍会持续攀升。我们必须抓住‘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机遇,让每个人的餐桌更健康,让全民真正受益。”

饮食风险全民隐忧,健康行动刻不容缓

研究团队友情提示,改善饮食结构并非遥不可及的小目标,而是全民健康的长远课题。不合理、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不仅会缩短寿命,还会让更多人长期与疾病为伴。研究人员常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来衡量这种损失,既包括因过早死亡而失去的寿命,也涵盖由疾病和伤残引发的健康质量下降。与冷冰冰的疾病数字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饮食背后的生活方式——减少食盐摄入、增添水果和全谷物消费、适度控制红肉和含糖饮料——每一次餐桌上的选择,都是对未来健康的投资。唯有国家政策、医疗体系与个人行动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减轻饮食相关疾病的沉重负担,进而为“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衣晓峰)

专家告诫:甜食过量,容易动摇“牙齿长城”

蛀牙 09-22

小胖墩儿是怎样“催肥”的?拎出幕后的“隐形糖”和“坏脂肪”

脂肪 09-22

比DHA更热门!这种植物界的“活化石”,正悄然引领日本大脑健康市场

营养品市场 09-22

宝宝吸收差、不长肉、便秘?选对奶粉脂肪很关键!

奶粉 09-22

婴童护肤品牌接连退场:宝幼闭店、润熙禾停运,“医研共创”也不灵了?

婴童护肤品 09-22

标签:减盐增谷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