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药食同源或将迎来“功效标注”时代
-
2025-08-30 11:18 来源于:营养健康评论
长期以来,药食同源产品因无法明确标注健康功效,长停留在“成分标签,阶段,消费者难以直观理解其价值。
药食同源产业或将迎来重大突破!
近期,国家卫健委在答复政协提案时明确表示,我国正积极推进从获批的食药物质入手,采用食品数字标签等形式适当体现“健康声称”。
未来这一政策若能切实落地,意味着当归、黄芪、灵芝等中药材在作为食品使用时,可合法标注其传统健康功效,这不仅为困扰行业多年的“功能宣称难”问题提供破局路径,更标志着我国药食同源产业正式迈入黄金发展阶段。
01健康声称“破冰或为产业松绑赋能
长期以来,药食同源产品因无法明确标注健康功效,长期停留在“成分标签”阶段,消费者难以直观理解其价值。
而近期国家卫健委在答复《关于加快推动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发展的提案》(第04560号,商贸监管类209号)时明确,我国正以“获批食药物质”为切入点,探索通过食品数字标签等形式,适度体现其“健康声称”。
可以说,这是首次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食品监管体系对接,探索允许企业在合规前提下标注“药食同源”功效,为行业打开全新的价值空间。
政策背后,是对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回应。
一方面,我国“食养”“食补”文化拥有数千年历史,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属性关注度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未来健康声称的落地,将彻底解决此前“能做不能说”的行业痛点——品牌可清晰传递产品价值,消费者信任度与市场认知度将大幅提升,直接打开产业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卫健委明确将“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推进食药物质目录动态修订”,这意味着更多中药材有望纳入食药物质范畴,为产业扩容提供政策基础。
对此,卫健委在答复中阐释政策背景时提到,我国食养、食补有长期实践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消费者选择食品时也常常关切其有无健康益处。发展健康声称标识食品既顺应群众需求、又有助于产业发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答复中,卫健委明确表示正在推进研究“健康声称”的标注规则,尚未“已经允许标注”,有关企业和商家切勿误解。此外,是先从“已获批”的食药物质着手研究,未被纳入的暂不在研究范围。
02新蓝海机遇母婴市场崛起千亿赛道待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药食同源的消费场景正进一步下沉,其中母婴市场成为最具潜力的“千亿蓝海”。
《儿童健康消费白皮书》数据显示,超过60%的父母倾向为孩子选择“天然”“草本”“无添加”的健康产品,且“三分治、七分养”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父母对“用天然食材调理孩子体质”的意愿极高。
目前,母婴渠道的药食同源产品已初步形成矩阵:从陈皮山楂棒、山药面条等基础食品,到药食同源口饮液、膏贴、药浴等功能性产品,均已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部分母婴门店更将营养品细分为“基础营养”“功能营养”“药食同源”三大类别,凸显对该赛道的重视。随着政策红利释放,“药食同源+儿童营养”“药食同源+全家营养”有望成为现象级消费热潮。
未来,或许带有“健康声称”的药食同源产品,会在母婴渠道中更受消费者信任。
03四大趋势:产业将迎来“标准化、精准化、国际化”升级
营养健康评论认为,随着未来政策松绑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药食同源产业将呈现四大明确发展趋势,推动行业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趋势一:细分品类持续爆发
政策红利将直接带动消费市场升温,药食同源产品将从“小众养生品”全面转向“大众日常消费品”。其中,“中式养生水”成为最先爆发的细分赛道,行业预计2028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同时,药食同源烘焙(如茯苓饼干、黄芪全麦面包)、功能性饮品(如灵芝拿铁、枸杞气泡水)等跨界品类加速涌现,推动产业从“单一原料销售”升级为“全场景产品矩阵”。
趋势二:产品创新进入“精准定制”时代,破解“功效+口感”痛点
未来健康声称切实落地后,消费者关注点将从“有没有功效”转向“功效好不好、口感佳不佳”等方向。企业创新将不再局限于“添加药食同源成分”,而是聚焦“传统功效与现代需求的精准匹配”,如针对控糖人群的黄芪食品、针对熬夜人群的灵芝饮品等,同时通过如微囊包埋、低温萃取等工艺改善产品口感,解决“有效但难吃”的行业难题。
趋势三:产业链“标准化+整合化”,地方政策推动渠道下沉
产业扩容离不开规范化支撑。2025年以来,多地已密集出台政策与标准:河南省率先发布《药食同源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明确原料处理、工艺参数、污染物限量等11项关键指标,要求原料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亳州、安国等中药材主产区则加快建设“药食同源供应链中心”,建立覆盖“种植-加工-流通”的全周期追溯系统,目前已实现1000余种药食同源饮片“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这些举措将推动产业从“经验生产”转向“标准制造”,从“分散经营”转向“供应链整合”。
趋势四:监管“宽进严管”定边界,筑牢安全底线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声称并非“想标就标”,监管层已明确两大核心要求:一是“目录内物质才可标”,仅限卫健委公布的食药物质目录,未纳入品种不得用于食品生产;二是“功效声称需合规”,必须依据传统典籍记载,不得夸大或虚构功效。
食药物质的健康声称已初步具备政策突破的可能性。对于企业而言,提前布局、关注政策动态、储备科学研究证据,或将成为抢占先机的关键。
未来,若能落地运用,我国药食同源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健康消费时代——在政策红利、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千亿蓝海市场的扩容大幕将进一步拉开。
-
政策风口1|红利释放!国家力推“药食同源”,母婴行业迎来千亿级市场!
08-28
-
施儿佳婴幼儿药食同源特膳饮:让宝宝吃饭更香、吸收更好!
上海今古合生命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08-20
-
聪康柠牛肺肽白蛋白肽复合饮液:药食同源的多肽营养新选择!
江西聪柠贸易有限公司 08-16
-
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与药食同源共舞,引爆“肠脑轴”健康新蓝海
08-16
-
AI+药食同源,催生母婴行业的下个千亿蓝海市场
08-09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