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16】为什么传统母婴店都在做,却做不好即时零售?
-
2025-07-29 13:21 来源于:中童观察
文|中童传媒记者 木风
最近,中童即时零售的专题受到了很多业内朋友关注,我们报道了一些闪电仓的快速发展,有一华北区域母婴连锁来咨询交流,反馈道“懂得即时零售的重要性,但是不会玩,在做也没做好。”
无独有偶,最近在和几个做闪电仓的朋友交流中获悉,他们更愿意开拓“小白创业者”,对于已经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传统母婴店,即便认为他们确实懂母婴、懂宝妈,但对于他们能否做好即时零售,依然存疑。“线下的思维和线上是完全不同的。”
这不禁引发思考:在即时零售爆发的当下,为什么大多数线下母婴店始终“接不住”这波流量?
01
拆解“在做却没做好”的原因
根据中童走访市场和多方交流,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原因,供参考。从中,或许你能找到传统母婴店在即时零售赛道“水土不服”的核心答案。
线下思维:
总想把人拉回线下,反而丢了线上基本盘
“线上订单来了,第一反应是怎么把人拉到线下。”这是大多数线下门店的惯性思维。很多门店做线上,都是把线上当作线下的补充,而不是单纯为了做好线上。
不少线下店接了美团订单后,会刻意换成自配送,借机要到宝妈微信,后续不断引导到店——这种“线上获客、线下转化”的逻辑,恰恰违背了即时零售的本质。
即时零售的用户,核心需求是“省时省力”:她们不想出门,甚至不想多聊,只希望“下单后半小时送到”。传统店的“私域转化”动作,反而会降低体验——比如自配送时效不如平台快,比如过度推销引发反感。
真正专注线上的闪电仓模式,逻辑完全不同,更愿意给平台支付佣金换流量,只要宝妈能在平台复购,就愿意持续投入。这种“专注线上服务”的意识,正是传统店最缺的。
货盘:
用线下产品做线上,从一开始就错了
传统母婴店的货盘,会打出组合拳引流+爆品+利润品,但这不完全适合线上这盘生意。为了保证门店利润,它们在线上主推的仍是白牌产品、定制化奶粉,甚至是车床等大件——这些商品在线下能通过导购推荐、场景体验卖出溢价,但在即时零售平台上却“无人问津”。
即时零售的核心是“搜索逻辑”,更注重消费者的指定购买,比如宝妈搜“Babycare纸尿裤”,如果你的线上店没有这个品,她连店铺都不会点进去。而传统母婴店的线上货盘里,这类线上热销的网红品、新品占比极低——它们要么因为线下动销慢被排斥,要么因为利润不如白牌被放弃。
成功的闪电仓,适应线上的货盘是必须,这要求采购团队必须灵活迅速,第一时间关注到京东、抖音等线上渠道的热销款,比如最近爆火的某品牌防晒乳、网红水杯。这些商品未必是高利润款,却是“流量钥匙”。
时间:
关店休息的几个小时,丢了一半订单
晚上10点以后,是母婴即时零售的黄金时段。
这个时段,商场或街边的母婴店早已关门,而宝妈们刚哄完孩子、才有空下单补货——传统母婴店恰恰错过了这个“订单高峰”。
更关键的是,即时零售的消费者需求带有“强即时性”:孩子奶粉没了、纸尿裤用完了,不可能等第二天门店开门。宝妈追求下单就要。而很多线下门店闭店后,在美团上的门店也显示“打烊中”,这无疑将顾客拒之门外。
闪电仓模式却能做到24小时不打烊。这让它们赢在“别人关门时,我们还在接单”。
履约:
库存不准、回复太慢,评分自然掉
在即时零售平台,“履约能力”直接决定生死——库存不准、配送超时、回复太慢,都会导致店铺评分下降,进而被平台降流。
但传统母婴店很难做好这件事。一方面,没有组建即时零售的专业团队,不能在平台上实时回应;另一方面,它们的系统大多没和美团、京东打通,线上显示“有5件”,实际可能早就卖完了,宝妈下单后只能退款;线下店员忙着接待到店顾客,线上咨询往往半小时才回复。这些问题,直接让它们在平台的竞争中“天然落后”。
闪电仓的解法是“极致标准化”:系统与平台实时同步,显示有货就一定能发;线上咨询必须1分钟内回复,即便用户关注不到这些细节,但评分会说话。
规则认知:
不懂平台“游戏规则”,自然跑不赢
即时零售的竞争,本质是“线上平台规则下的效率竞争”——而这正是传统母婴店的认知盲区。
传统母婴店的逻辑是“位置决定论”:选个好地段、靠自然客流就能存活,对平台的流量分发规则、活动节奏、评分机制毫无概念。比如它们不知道“参与平台活动节能够获得流量倾斜”,也不明白“店铺复购率高会被平台优先推荐”,更不会研究“不同时段的定价策略如何影响曝光”。
但闪电仓模式的玩家不同。就像有从京东等平台出来的团队,对平台规则的熟悉度是“原生优势”:他们知道什么时候结合平台大促能拿到最大流量,清楚如何通过优化关键词提升搜索排名,懂得用数据调整商品权重——这些“暗线操作”,直接决定了店铺在平台的流量获取能力。
这种“专业人做专业事”的逻辑,让从线上长起来的闪电仓在平台的“游戏”里天然占据优势。
02
不是能力问题,是“基因”不匹配
从货盘到时间,从意识到履约,传统母婴店在即时零售上的“水土不服”,本质不是“做不好”,而是“用线下基因做线上生意”的必然结果。它们擅长的场景体验、导购转化、私域运营,在即时零售的“效率至上、需求导向”逻辑里,反而成了牵绊。
这两年起步快、发展迅速的闪电仓,都有个共性特点,创始人有互联网思维,从一开始就“另起炉灶”,用“线上原生”的逻辑设计模式:用专注线上的意识做服务,用热销货盘抓流量,用超长营业时间接订单,用强履约能力保评分。
这或许不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却是对“即时需求”的精准回应。
当宝妈们越来越习惯“手机下单、半小时收货”,母婴零售的战场早已从线下门店延伸到了线上即时场景。
对传统母婴店来说,与其纠结“要不要做”,不如先想清楚:你准备好用线上的逻辑,接好这波新流量了吗?
-
高龄少子化的日本社会,母婴零售业为何发展势头强劲?
07-15
-
苏宁红孩子、达能纽迪希亚合作 打破母婴零售业态模式 重塑母婴体验式服务
09-04
-
2015年快速消费品及母婴零售业一大突破 市场竞争的游戏并非再是零和游戏
02-16
-
看过来,羊奶粉全家营养新蓝海!
羊奶粉 07-29
-
奶粉产品选购评析系列9:诺优能荷兰版白金
诺优能荷兰版白金 07-29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