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打这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再生气,你也一定要忍住

千万不要打这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再生气,你也一定要忍住

有一句古话,孩子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才,一直流传至今,老一辈的人觉得孩子是要用打来教育的,可是现在很多人都听人说孩子不能打,打孩子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在各种“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做主”等早期教育理念日益风行的今天,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

但是,很多家长同时也感到迷茫和困惑,难道对孩子就一点都动不得吗?任何时候也不能采取强力措施吗?
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以下3个阶段的孩子千万不能打骂。

第一:三岁以内的孩子不能打孩子

在这一年龄段的孩童不说有没有独立认知的能力,对自己做了啥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不仅没有警示作用,还会让孩子对自身的行为感到疑惑,进而感到羞耻。

这阶段的孩子被打了,容易形成胆小的性格,影响他的心理发育。

第二:6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6岁以后的孩子,多数已经进入学校了,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心也越来越强,已经是懂道理、明是非的年龄。

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愤慨、消极、自卑的人格。

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辅导,这种愤慨会伴随他们一生,并且在每一个适当的关口都跳出来侵扰他们的生活,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实际上,孩子的很多“捣乱”行为,都是因为他有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甚至是因为父母行为的不当而引起的。

只要耐心倾听孩子,找到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并且恰当地满足这些需求,孩子就不会跟你捣乱了。

第三: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就像长了犄角的小马,既倔强又刺儿头。他们不想被家长管过分呵护,难以忍受家长的管教,想独立,总是用家长不喜欢或不习惯的方式和家长说话、相处,处处顶撞。

青春期的孩子爱发脾气,易怒,不听话,并非故意和家长对着干,更多的原因是身体里的荷尔蒙在作祟。

面对这时期的孩子,打骂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们越是不屈;你越是打骂,他们越是叛逆。想控制他们像控制几岁的孩子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打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任何事情都要谨言慎行,如果孩子在这年龄段,就更加不可以打了,我们应该通过言语或事情的启示来告知孩子,这样是不对的,这样是错的,这样是不可以的,并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做。如果还不听可以使用其他惩罚方式替代,比如剥夺权利之类的。

俗话说:“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而我并不赞同。打孩子,是家长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如果孩子每每在挨打之后才肯听话,那只能证明你是个失败的家长。

所以,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惩罚孩子,以达到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作用,是每个父母都在思考的问题。

宝宝生气、害羞、发脾气,妈妈可以这样做

07-17

爸爸妈妈如何搞定宝宝生气时的大闹?

11-22

如何让宝宝拥有完美头形?头睡偏了如何纠正?

宝宝睡出完美头形 07-23

妈妈太爱干净,宝宝反而容易生病~~

宝宝反而容易生病 07-23

伊利加码,妙可蓝多入局,海河、三元、优氏发力……乳企为什么都瞄准了这一赛道?

乳企 07-23

标签:宝宝生气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