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售额破2亿!这位达人用三招助力品牌破解增长难题

对话决策人

“粉丝信任是长期资产,我的选品原则很简单:不安全不碰,不自用不推,无差异不选。” 在全网拥有500万粉丝、2024年销售额破2亿、合作品牌超500家的母婴达人马兰花,近日在接受中国玩协全媒体中心专访时,分享了她从普通妈妈到专业选品达人的成长路径,以及对母婴玩具行业趋势的深度洞察。从记录育儿日常的短视频博主,到年带货超3000款产品的行业 “选品标杆”,马兰花用四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真实测评+科学育儿”的内容创业之路。

年销售额破2亿!这位达人用三招助力品牌破解增长难题

马兰花
本文围绕马兰花的选品逻辑、粉丝运营及行业洞察展开,揭秘她如何通过“三不原则”、“场景化需求”等策略,在竞争激烈的母婴赛道中建立差异化IP,与品牌实现共赢。

精彩观点如下:
1.作为妈妈,我推荐产品的第一标准是 “自己愿不愿意给孩子用”,让粉丝看到诚意。

2.选品不是做生意,而是帮千万个家庭筛选“孩子成长的伙伴”。

3.在直播中不用套路、不夸大宣传,展现孩子真实使用场景,反而能让用户更安心。

4.母婴达人不该只是“带货渠道”,而要做质量守门人、理性消费倡导者,以及产品与市场的桥梁。

以下为对话全文(有删改):
从“较真妈妈”到母婴达人,真实体验筑牢信任基石

中国玩协:您最初是如何接触到母婴和玩具领域的?是否有某个关键事件促使您决定深耕这一赛道?

马兰花:一切始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偶然记录。当时我为了记录两个孩子的日常,在抖音发了第一条视频,内容是老大毛笋装病不想上幼儿园,我们母子 “斗智斗勇” 的故事。这条视频意外获得130万点赞,评论区里大量妈妈追问 “孩子读什么绘本”“用什么玩具”。这让我意识到,母婴教育内容的需求远超想象。

其实我从孕期就开始研究绘本和益智玩具,作为 “较真妈妈”,每一款产品都会亲自测评 —— 比如给孩子选积木,我会研究颗粒大小是否适合抓握、拼接是否符合力学原理,甚至会记录孩子玩了多久才失去兴趣。这些亲身积累的经验,让我在回答粉丝问题时更有底气,也让我决定深耕这个赛道,把自己的选品心得分享给更多妈妈。

中国玩协:在成为母婴达人前,您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对内容定位有何影响?

马兰花:清华经管的教育让我养成了 “投资思维”,现在做选品时,我会像分析投资项目一样考察品牌:有没有技术壁垒?用户复购率如何?供应链是否稳定?而 PE 工作经历则让我能快速理解产品背后的商业逻辑,比如判断一个新兴品牌是否有成长潜力。

但真正决定内容温度的,是当妈妈后的 “实战经验”。比如推荐绘本时,我不会只看销量或奖项,而是问自己:“这本书毛笋和毛竹会喜欢吗?能不能解决他们现阶段的成长问题?” 这种从妈妈视角出发的真实体验,才是粉丝信任的基础。我常说,选品不是做生意,而是帮千万个家庭筛选 “孩子成长的伙伴”。

中国玩协:初期进入赛道时遇到过哪些挑战?如何通过差异化策略建立个人IP?

马兰花:刚开始被贴上 “狼妈”“鸡娃” 的标签,这让我很困扰,因为我本质上是倡导 “科学育儿”,而非盲目内卷。后来我通过两条策略破局:

第一,展现真实育儿场景。比如孩子不爱读英语,我会分享如何用动画片、游戏化教具慢慢引导,不回避过程中的挫折。粉丝发现我和他们一样面临育儿难题,反而觉得更亲切。

第二,极致化选品流程。每推荐一本书,我会研究作者背景、插画风格,甚至书中的用词是否适合孩子认知水平;每款玩具都要亲自上手玩,记录孩子的互动反应。比如有款逻辑训练玩具,我发现说明书步骤不清晰,会自己重新设计玩法攻略,确保家长拿到手就能用。这种 “较真” 让粉丝意识到,我推荐的产品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 “放心之选”。

中国玩协:从普通用户到专业达人,您如何提升专业能力?

马兰花:我用了 “三管齐下” 的方法:

一是知识体系建设。持续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早期教育理论,参与行业峰会和研讨会,比如CTE中国玩具展&潮玩展,我都会带着粉丝的问题去调研新品。

年销售额破2亿!这位达人用三招助力品牌破解增长难题
二是供应链深耕。实地走访工厂,观察生产流程、质检标准,甚至参与产品研发。这不仅能让我对产品及其上下游更了解,也能让用户对产品和公司更加放心。

三是紧贴用户需求。在粉丝群高频互动,每周发起需求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痛点,这些反馈成为我选品的重要依据。

选品策略大公开:围绕“场景化需求”延伸,坚持“三不原则”

中国玩协:您的内容最初聚焦哪个品类?从单一品类拓展到多品类,背后的决策逻辑是什么?

马兰花:最初聚焦绘本,因为这是我最熟悉的领域。但随着粉丝增长,妈妈们的需求从 “读什么书” 延伸到 “如何陪孩子玩”“用什么工具辅助早教”,于是我开始围绕 “家庭早教场景” 拓展品类,从绘本到益智玩具、教育硬件等。

比如 2022 年切入教育硬件,是因为发现很多家长在群里讨论 “学习机怎么选”。当时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我花了 2 个月对比 10 多款主流机型,从屏幕护眼度到学习资源适配性逐一测评,最终选出一款性价比最高的。推品前,我先在粉丝群做了需求调研,发现 80% 的家长都有 “辅导作业焦虑”,这款产品正好能解决痛点,上线后首月销量破万。

中国玩协:选品时遇到哪些挑战?核心筛选标准有哪些?

马兰花:最大的挑战是 “产品同质化”—— 很多厂家跟风生产,看似功能相似,实际细节差异很大。比如同样是拼图,有的边缘锋利易划伤孩子,有的图案设计缺乏认知引导。

我的 “三不原则” 从未动摇过:

不安全不碰:必须通过国家3C认证,婴幼儿玩具还要额外考察材质毒性检测;

不自用不推:每款产品至少让孩子试用一周,观察是否真正喜欢、能否持续投入;

无差异不选:如果和市场现有产品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即使佣金再高也会拒绝。

中国玩协:您在面对头部品牌和新兴品牌的合作策略有何不同?

马兰花:对于头部品牌,我更注重 “卖点深度解析”。比如合作乐高时,我不会只讲 “大品牌、质量好”,而是拆解每款积木如何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手部精细动作,甚至结合不同年龄段设计 “玩法指南”。这种场景化解读能让家长理解 “为什么值得买”。对于新兴品牌,核心是 “挖掘差异化价值”,强化产品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以溯源直播以及更好的增值服务,比如品果积木等产品,我们通过联合品牌在私域服务粉丝,让粉丝对产品产生更深的理解,达成口碑化,助力新的抖品牌快速建立。
达人视角下的消费引导,从 “卖产品” 到 “解焦虑”

中国玩协:您认为抖音平台的母婴玩具消费者有哪些核心需求?如何通过内容满足?

马兰花:妈妈们的焦虑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第一,认知焦虑:担心 “我的孩子落后了吗”? 比如看到别的孩子会背单词,就想给自家娃买英语教具。我会用 “学霸思维” 拆解能力培养路径,比如制作 “0-6 岁认知发展对照表”,告诉家长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什么,避免盲目跟风。

第二,选择焦虑:面对海量产品不知道怎么选。我通过 “干货测评” 解决,比如做过一期 “6 款热门逻辑狗对比”,从题目难度、材质安全到性价比逐一打分,评论区都说 “终于不用纠结了”。

第三,使用焦虑:买回去不会用。比如推荐一款数学启蒙玩具,我会拍视频演示 “如何用游戏化方式引导孩子学加减法”,并在粉丝群分享详细的 “亲子互动剧本”,让家长拿到手就能用。

中国玩协:在短视频和直播中,您提升转化率的核心技巧是什么?

年销售额破2亿!这位达人用三招助力品牌破解增长难题

马兰花:我很少用 “限时折扣”“倒计时逼单” 这些套路,而是靠 “真实场景打动用户”。比如推荐一款点读笔,我会拍毛笋用它自主阅读的日常:早上起床点读英语绘本,睡前听中文故事,遇到不会的单词自己扫码查。视频里没有夸张的台词,只有孩子真实的使用画面,评论区都说 “看到了自己家孩子的影子”,这款产品最终成为年度爆款。直播时,我坚持 “不自用不推荐”,所有产品都会提前让孩子体验至少一周,所以前期的视频里会展现孩子使用的场景。

中国玩协:面对抖音算法调整,如何保持内容传播力?

马兰花:算法确实在变,但我始终相信 “好内容自带流量”。这里的 “好内容” 不仅是视频拍得好看,更是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实用信息,既指视频内容、也指直播内容,所以做好选品、讲品、服务还是最重要的。

对于 ROI 下降的问题,我选择 “回归初心”—— 减少对流量数据的关注,把更多精力放在选品和讲品上。比如一场直播,别人在拼低价、搞套路,我却花 30 分钟拆解一款积木的教育价值,结果发现,愿意留下来听的用户反而更精准,转化率比以前更高。
中国玩协:粉丝社群在运营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增强粘性?

马兰花:我们的社群分三层:

普通粉丝群:主要解决育儿咨询、产品咨询和售后问题,比如 “这款积木适合 2 岁宝宝吗?”“电池怎么更换?” 我们安排了专职客服,有问必答。

铁杆粉丝群:针对灯牌等级 9 级以上的核心用户,提供 “优先试用权”—— 新品到货后,会先邀请他们体验并收集反馈,同时,可以参与 “选品投票”,决定哪些产品进入直播间。

快闪群:针对特定产品建立,用于咨询答疑,比如BubblePal(巴波泡)AI对话玩具在24年8月首发,在推 AI 玩具时,会单独建群讲解使用方法、组织线上互动活动。

年销售额破2亿!这位达人用三招助力品牌破解增长难题

通过分层运营,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社群复购率达,很多妈妈说 “在这里不仅能买东西,还能学到科学育儿方法,像一个温暖的妈妈社群”。

年销2亿、合作超500个品牌,达人与品牌应“双向赋能,成为产品共创伙伴

中国玩协:2024 年您的职业生涯有哪些新突破?

马兰花:最大的突破是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社群服务的升级。通过多年积累,我建立了一套 “月龄 - 能力 - 玩具” 选品模型,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阶段推荐最适合的产品。同时,2024年抖音新增 25 万优质宝妈粉丝,全网粉丝突破 500 万,实现销售额超 2 亿,合作品牌超过 500 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 月首发的 BubblePal AI 对话玩具,通过场景化内容种草,首发当天销量破 5000 单,打响了 AI 玩具的市场热点,也让我看到智能化玩具的巨大潜力。

中国玩协:您认为未来母婴玩具行业有哪些新兴趋势?

马兰花:有四个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教育型智能玩具精准化:不再是简单的 “会说话、会互动”,而是针对具体教育痛点。比如结合大模型的 AI 故事机,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生成个性化故事,同时融入数学、语言等启蒙内容,实现 “玩中学”。

第二,国潮 IP 深度教育化:从表面的 “中国风贴图” 到真正的 “文化认知工具”。比如我们合作的 “活字印刷玩具”,让孩子亲手体验汉字排版印刷,在玩耍中理解传统文化,这种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第三,可持续材料体验革新:家长对环保的关注度飙升,但前提是不牺牲使用体验。比如竹纤维积木,既保留了木质积木的温润质感,又更耐摔、易清洁,还传递了环保理念,这类产品的复购率比普通积木高 20%。

第四,亲子互动玩具场景细分:从 “一起玩” 到 “有效陪伴”。比如有款 “家庭科学实验套装”,设计了爸爸陪孩子做物理实验、妈妈陪做化学小魔术的不同场景,让亲子互动更有针对性,这类产品在直播间经常一上架就售罄。

中国玩协:对玩具企业和品牌方而言,您认为如何与达人实现共赢?

马兰花:达人不应该只是 “带货渠道”,而应该成为 “产品共创伙伴”。我们最贴近消费者,能捕捉到很多细微需求。

品牌方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合作:

一是数据共享:开放销售数据、用户反馈,让达人更精准地理解产品优势;

二是内容共创:邀请达人参与产品测评、玩法设计,帮助品牌优化产品线;

三是供应链协同:针对达人粉丝的特殊需求,推出定制款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场景。

归根结底,达人与品牌的关系应该是 “双向赋能”—— 达人帮助品牌触达用户、优化产品,品牌则为达人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好产品,最终实现 “用户 - 达人 - 品牌” 的三方共赢。

注:文中图片、视频由母婴达人清华妈妈马兰花提供。
文/编辑:宋柏霖

母婴日报 | 孩子王首款AI产品计划6月份推向市场;淘宝天猫玩具潮玩行业发布4大超级赛道;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当地婴幼儿用品供应吃紧

04-23

母婴日报 | 雅培营养品业务Q1同比有机增长6.8%;中国被曝已不再生产出口美国的玩具;抖音、辛选集团宣布外贸扶持计划

04-19

关税生效后,玩具巨头被迫暂停所有货物运输

04-16

2025“情绪消费”加速破圈,商场“最没用”玩具如何赚钱?

04-15

玩具公司两大产品系列停产

04-14

标签:玩具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