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早产、腹泻催生百亿市场!母婴门店不卖特医=丢掉“隐形金矿”!
-
2025-03-11 11:39 来源于:中童观察
文 | 中童传媒记者 周晓宇
“特医食品将成为母婴门店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月27日,在由中童传媒主办的“动销中国·广东峰会”上,宜品乳业集团营销副总裁兼宜品特医总经理周剑表示。
尽管2024年母婴行业整体承压,但特医食品赛道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个中国特医市场规模已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年复合增长率达30%。
宜品乳业集团营销副总裁兼宜品特医总经理周剑
逆势增长的百亿赛道
特医市场的爆发,本质是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双重驱动。
需求端,95后、00后新生代父母对“精准营养”的需求激增,尤其关注过敏预防、早产儿喂养等细分场景;
供给端,中研普华报告显示,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在2025-2030年期间,其供给规模将呈现出持续上扬的良好态势。2024年,市场供给规模达113.5亿元,到2029年供给规模有望大幅攀升至342.0亿元,同比增长14.5%。
政策端,国家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化(如新国标注册制),注册审批过程明显加快:截至到目前,共有61家企业获批的231个配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特医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特医食品在婴配领域的使用率仅为1.6%,而欧洲和美国分别达到27%和65%。
“这1.6%的背后,是2000万过敏儿童、10%的早产率,以及每年201%的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率。这些数据意味着,特医市场的天花板远未到来。”周剑表示。
巨大的差距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母婴渠道升级的必需品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过敏、早产、腹泻是特医食品的刚性需求。
过敏高发催生“防敏经济”。据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40%的0至24月龄婴幼儿家长报告孩子曾出现或正表现有过敏性疾病症状,总患病率约为12.3%,0-6岁过敏儿童长期稳定在2000万人以上,但国内过敏特医产品渗透率不足5%。
“门店若忽视过敏特医产品,相当于放弃了一座‘隐形金矿’。”对此,周剑建议渠道商通过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从预防到干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其次,中国早产儿出生率约10%,位居全球第二,早产儿营养干预市场需求迫切。
最后,腹泻频发拉动功能化产品。5岁以下儿童腹泻年发病率高达201%,平均每年至少两次;无乳糖配方、全营养配方等特医产品可有效缩短病程,提升客户粘性。
这些健康问题催生了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无乳糖配方等特医产品的市场需求。
从这可以看出来,由于母婴店长期关联的是母婴消费群体,是除了儿科之外,接触婴幼儿最多的渠道之一。而用户需求的提升,必然会倒逼母婴店重视特医食品销售的专业技能。
一句话总结,那就是“特医食品不是替代品,而是母婴渠道升级的必需品!”
专业化+差异化,是国产特医突破口
不过,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特医行业仍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外资品牌占据中国特医市场80%的份额。
这一格局的形成,与特医行业的高门槛密切相关:注册周期长,一款特医产品需通过国家严格审核,平均耗时2-3年;全产业链要求高,企业需具备研发、生产、检测、临床服务等综合能力;专业化壁垒强:从医院处方到消费者教育,均需长期投入。
在周剑看来,国产特医的突破口在于专业化+差异化。
那品牌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专业化与差异化呢?
首先是品类细分化:针对过敏、早产等场景提供专属产品;其次是服务专业化:通过培训提升门店营养咨询能力;再者是渠道多元化:打通医院、电商、门店等多场景覆盖;最后是营销学术化:以临床数据和教育内容增强消费者信任。
未来三年,国产特医品牌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如果渠道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
攻坚战!羊奶粉破局必须啃下这2大“硬骨头”!
03-11
-
雅泰珍纽倍重磅发布“羊脾肽”儿童羊奶粉新品,加速抢占新国标市场
03-11
-
加贝高雨生红球藻成人配方奶粉,更好地管理身体状况,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湖南贝高乐乳业有限公司 03-10
-
警惕!“管控”只是基础,奶粉品牌还有6大关键!
03-10
-
宝宝不爱喝奶粉,只因做错5件事!
03-10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