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早产、腹泻催生百亿市场!母婴门店不卖特医=丢掉“隐形金矿”!

文 | 中童传媒记者 周晓宇
“特医食品将成为母婴门店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2月27日,在由中童传媒主办的“动销中国·广东峰会”上,宜品乳业集团营销副总裁兼宜品特医总经理周剑表示。
尽管2024年母婴行业整体承压,但特医食品赛道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个中国特医市场规模已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年复合增长率达30%。

过敏、早产、腹泻催生百亿市场!母婴门店不卖特医=丢掉“隐形金矿”!

宜品乳业集团营销副总裁兼宜品特医总经理周剑

逆势增长的百亿赛道
特医市场的爆发,本质是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双重驱动。
需求端,95后、00后新生代父母对“精准营养”的需求激增,尤其关注过敏预防、早产儿喂养等细分场景;
供给端,中研普华报告显示,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在2025-2030年期间,其供给规模将呈现出持续上扬的良好态势。2024年,市场供给规模达113.5亿元,到2029年供给规模有望大幅攀升至342.0亿元,同比增长14.5%。
政策端,国家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化(如新国标注册制),注册审批过程明显加快:截至到目前,共有61家企业获批的231个配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特医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特医食品在婴配领域的使用率仅为1.6%,而欧洲和美国分别达到27%和65%。
“这1.6%的背后,是2000万过敏儿童、10%的早产率,以及每年201%的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率。这些数据意味着,特医市场的天花板远未到来。”周剑表示。
巨大的差距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母婴渠道升级的必需品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过敏、早产、腹泻是特医食品的刚性需求。
过敏高发催生“防敏经济”。据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40%的0至24月龄婴幼儿家长报告孩子曾出现或正表现有过敏性疾病症状,总患病率约为12.3%,0-6岁过敏儿童长期稳定在2000万人以上,但国内过敏特医产品渗透率不足5%。
“门店若忽视过敏特医产品,相当于放弃了一座‘隐形金矿’。”对此,周剑建议渠道商通过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从预防到干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其次,中国早产儿出生率约10%,位居全球第二,早产儿营养干预市场需求迫切。
最后,腹泻频发拉动功能化产品。5岁以下儿童腹泻年发病率高达201%,平均每年至少两次;无乳糖配方、全营养配方等特医产品可有效缩短病程,提升客户粘性。
这些健康问题催生了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无乳糖配方等特医产品的市场需求。
从这可以看出来,由于母婴店长期关联的是母婴消费群体,是除了儿科之外,接触婴幼儿最多的渠道之一。而用户需求的提升,必然会倒逼母婴店重视特医食品销售的专业技能。
一句话总结,那就是“特医食品不是替代品,而是母婴渠道升级的必需品!”

专业化+差异化,是国产特医突破口
不过,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特医行业仍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外资品牌占据中国特医市场80%的份额。
这一格局的形成,与特医行业的高门槛密切相关:注册周期长,一款特医产品需通过国家严格审核,平均耗时2-3年;全产业链要求高,企业需具备研发、生产、检测、临床服务等综合能力;专业化壁垒强:从医院处方到消费者教育,均需长期投入。
在周剑看来,国产特医的突破口在于专业化+差异化。
那品牌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专业化与差异化呢?
首先是品类细分化:针对过敏、早产等场景提供专属产品;其次是服务专业化:通过培训提升门店营养咨询能力;再者是渠道多元化:打通医院、电商、门店等多场景覆盖;最后是营销学术化:以临床数据和教育内容增强消费者信任。
未来三年,国产特医品牌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如果渠道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攻坚战!羊奶粉破局必须啃下这2大“硬骨头”!

03-11

雅泰珍纽倍重磅发布“羊脾肽”儿童羊奶粉新品,加速抢占新国标市场

03-11

加贝高雨生红球藻成人配方奶粉,更好地管理身体状况,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湖南贝高乐乳业有限公司 03-10

警惕!“管控”只是基础,奶粉品牌还有6大关键!

03-10

宝宝不爱喝奶粉,只因做错5件事!

03-10

标签:奶粉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