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婴童食品的增量密码
-
2025-03-03 10:52 来源于:母婴行业观察
作为母婴行业的核心大类,婴童食品一直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各个细分品类迎来了差异化发展阶段。拆开来看,常规婴配粉赛道卷无可卷,零辅食行业市场增速放缓,婴童营养品虽仍在快速增长但内卷竞争愈演愈烈……于相关从业者而言,想要进一步明晰的可能不仅是销售额、增速、份额占比等数据化呈现,更希望能立足当下抓住未来的增长机会。
分龄精养:从“大众普适需求”
到“全周期个性化定制”
在传统既定认知中,婴童食品的受众仅聚集于0-14岁儿童,但伴随着新生代父母需求的持续细化以及行业端同质化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跳脱原有的品类经营逻辑,围绕人群做加法,比如婴幼儿分阶分段、特殊营养人群、中大童、青少年专龄专属以及全家化人群营养升级等。
奶粉领域,从普适的婴配粉称王称霸,到如今为中大童人群个性化定制的儿童奶粉,以及专为过敏/乳糖不耐受/苯丙酮尿症/早产儿等特殊体质宝宝准备的刚需口粮特配粉;辅零食领域,分阶分龄愈发成为品牌创新产品的方向和路径,例如,英氏首创科学5阶精准喂养体系,为不同阶段的宝宝提供科学营养的分阶辅食;营养品领域,宝宝树旗下Genius Key即适可根据儿童在1+、4+、7+、9+四个关键年龄节点的不同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开创儿童分龄营养包全新品类等等。
综上,目前来看,已有部分婴童食品品牌在人群细分维度充分建立起自身优势,这一点从用户口碑和品牌销售表现等皆有印证,不可否认的是,分阶分龄分段迎合了精细化喂养的需求,也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加速爆发,但当所有的品牌都走上这一条路时,也难免会再次陷入胶着的内卷,此时,如果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创新,增长一定也是难以持续的。
功能聚焦:从“基础营养补充”
到“多维专项功能强化”
洞察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然后做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在任何时候都有突围的机会,这句话放在当下的婴童食品行业也同样适用。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在安全之上,“产品有实效”既是用户的进阶诉求,也是品牌突围同质化内卷的新方向。
纵览整个婴童食品行业,最先将功能性作为卖点的应该是特配粉,这一品类从小众个性需求上升至赛道主流品类,背后是源于新生代父母对于婴幼儿乳糖不耐受以及消化吸收障碍等特殊需求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同时伴随着我国有特殊需求的婴幼儿群体规模日益庞大,品牌加速布局围绕特配粉赛道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另外,具备功能性卖点的儿童粉也成为赛道新兴增长点,尤其是儿童成长奶粉,发展势头迅猛,一度成为全渠道的消费热点。
奶粉之外,营养品这两年正逐渐从基础营养延伸拓展至功能性营养,综合一众从业者的反馈,预防过敏、肠道健康、提升免疫力、益智补脑、身高管理、护眼等需求愈发旺盛,也因此对具备相应功能功效的营养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场景拓宽:从“基础常态食用”
到“多元场景营养陪伴”
从吃饱到吃好、吃健康、吃开心,用户对于婴童食品的核心诉求在持续升级,一众品牌也顺势掀起了一场场景革命,围绕转奶场景、睡眠场景、开学场景、外出场景、送礼场景等优化产品设计,迭代产品体验。
具体来看,婴幼儿转奶期是宝宝肠胃和情绪的双重敏感期,基于此,已有品牌通过分段配方+情绪安抚设计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譬如,美赞臣蓝臻的“梯度营养过渡系统”通过分段配方设计,结合宝宝的年龄和生理需求,逐步调整营养成分的比例和种类,帮助宝宝在转奶过程中更好地适应新奶粉;美素佳儿的“转奶情绪实验室”则是基于对婴幼儿转奶期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深入研究,通过开发情绪安抚奶嘴、建立转奶互动社群等提供更科学的转奶指导。
如果说转奶场景的构建是为了缓解爸妈喂养焦虑,那入学场景的拓展则是为了赋能儿童成长。以入学场景为例,面向用户多为6-12岁学龄儿童,从家庭喂养到集体用餐,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锚定产品便捷性以及社交属性设计来抢占场景入口,例如,推出方便面食、粥等儿童速食产品,特别设计“分享装”规格鼓励孩子与同学互动等等。
总结来看,2025年,婴童食品市场的增量来源或更多基于对婴童喂养及营养补充需求的极致细分,大趋势都是卷,但深挖细探下仍有巨大的增长机会。
-
对话小鹿蓝蓝李子明:揭秘破亿单品打造,以创新实践席卷婴童食品市场
安徽小鹿蓝蓝婴童食品有限公司 05-18
-
呵嗳冠&小笛的零食两大品牌入驻婴童品牌网 进一步开拓婴童食品市场
江西高美高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10-08
-
咭咭豆:瞄准婴童食品市场 惊艳亮相2018CBME孕婴童展且收获颇丰
07-30
-
未来婴童食品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婴童食品市场分析报告
07-04
-
审批仅用17天!特医食品赛道“正在起飞”
特医食品市场 03-03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