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登顶冠军,联名品牌的最大赢家,竟来自婴童行业!

文丨中童传媒总编 王晨

有赚就有亏

谁是哪吒2联名品牌的最大赢家?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哪吒2大爆之后才去找它商务合作做联名做周边产品的,都不是最大赢家。因为现在哪吒2的预估票房已经奔着100亿去了,100亿有100亿的身价,现在哪吒2的合作门槛恐怕要翻倍,现在进场能获得的只能是合理收益。

最大赢家必然出自哪吒2上映前就合作的品牌。

中国的电影界20年前就知道电影的IP授权和周边产品,是票房之外最重要的营收,甚至超过票房本身。到了哪吒2这里,出品方光线传媒早早就开始售卖IP了,售卖单元做得相当细致。

关键在于价格。

光线按照50亿的预估票房卖IP授权,最后票房却冲破100亿,就相当于公司上市前的原始股卖50元,上市之后直接干到100元,所有50元入手的投资商,都赚翻了。

事实上,哪吒2现在绝不是票房要破100亿这么简单。他的热度是现象级、历史级的,话题和IP影响力已经远超中国电影票房冠军这个事,所有在上映前就IP合作的品牌,这次都赚大发了。

反过来说,哪吒2在上映前的IP授权,卖亏了。

不能怪哪吒2的操盘人。

上映前,哪吒2出品方光线传媒的老板王长田曾预测哪吒2的票房能冲70亿,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因为续集能超过前作是很难的,况且哪吒1票房高达50亿,已经是中国影史第四,动画电影第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哪吒2无法超越前作。

也就是说,掏钱买IP的这些品牌,会认定哪吒2的IP价值,撑死了就是票房50亿这个体量。

就算王长田给品牌方提前看了哪吒2的片子,品牌方的市场部和老板也不会认可他70亿的预测。好看是一回事,真实票房是另一回事。现在品牌方做投放都是要看各种专业数据的,你看上映前几个电影票房预测机构给出的票房预估是多少?

最高的才45亿。

低于哪吒1。

就算这个数字,都是对哪吒IP的巨大尊重了,因为这个预测票房能在中国影史排到第六,在这次春节档的3部续作里排第一。

而此前中国影史第六是《满江红》。《满江红》票房45亿,但是它的话题度,破圈度,才多少?能卖出多少影响力溢价?现在哪吒2的影响力,跟《战狼2》《黑神话悟空》DEEPSEEEK是一个级别的,而且还在继续发酵中,已经不是电影票房在拉动,而是全社会都在自来水拉动,各种资源和势力为了蹭热度自发为这个IP添砖加瓦,由此产生的IP影响力外溢和溢价是空前的。

反衬之下,上映前哪吒2的IP授权真是亏大发了。

谁这么有眼光?

那么谁赚大发了呢?

哪吒2登顶冠军,联名品牌的最大赢家,竟来自婴童行业!

哪吒2的一大类合作品牌是卡游、集卡社、泡泡玛特、万代之类的衍生商品开发商。他们本身就是做IP产品生意的,靠卖一个个的手办、盲盒、徽章赚钱。他们的门店和产品线充斥了各种IP,哪吒只是其中一个,远的不说,封神2,唐探1900,同时也在卖。

这种衍生品市场在中国才刚起步没多久。这个市场的大小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GDP的大小,一个是这个国家的影视产业是否发达。世界上最大的IP衍生品市场是美国,GDP大,还拥有好莱坞这个IP源头。

因此美国有着全球最浓厚的观影文化和最大的IP消费。美国本土市场的票房冠军,也是目前单一市场全球票房冠军《星球大战7》,观影人次1.1亿,占美国人口的1/3。中国的观影人次冠军是《战狼2》,1.59亿,只占我们人口的11.4%。比起美国的33%,差了3倍。

这么多人去看哪吒2,战狼2,但很多人都是一年都进不了电影院一次的人,他们没那么爱看电影,也不热衷消费电影IP衍生品。如果哪吒2能突破100亿,那后50亿的票房里,很多人不是去看电影,他们只是去凑热闹。真正去买周边产品的人,比起看电影的人,会少很多。

因此,虽然衍生品合作的品牌最多,尽管这个市场也在高速发展,但现在他们还不是最大赢家。

哪吒2合作的第二大类是大品牌,包括荣耀、蒙牛、QQ音乐、淘宝88VIP。大品牌如今联名IP已经是基本操作了,每年都要投一堆IP,做一堆联名。大品牌联名IP基本上是锦上添花,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打知名度了,他们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联名IP主要是打美誉度。哪吒大爆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意外之喜,但是谈不上大赚特赚。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蒙牛。蒙牛是这次春节档联名IP里唯一重仓哪吒2的,一口气联名了三个产品:圣牧有机液态奶,未来星儿童奶,和瑞哺恩婴配粉。

这三个产品都是蒙牛希望大幅度提升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的,因此哪吒2的意外大爆,蒙牛无疑是吃到很大红利的,尤其是专注母婴的瑞哺恩婴配粉。

但我个人认为,吃到最大红利的,是兔头妈妈。

很多人都不知道兔头妈妈是谁。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它是哪吒2联名品牌的最大赢家。因为不为大众所知的中小品牌、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提高知名度和铺货率。哪吒2大爆,有联名的品牌和产品势必更受消费者青睐,渠道商自然要抢这一波流量,尤其这几天,哪个门店哪个商场哪个电商页面不希望出现哪吒2的元素?

不想侵权的话,渠道商只能引进哪吒的联名品牌和产品。这立刻就提高了铺货率。这一点对大品牌、大单品不重要,他们的铺货率已经很高了,哪吒只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中小品牌和新产品就太重要了。之前很难谈进去的终端,可能就靠着这一把泼天富贵,一次性全覆盖打通了。

是运气好?

那么兔头妈妈是谁呢?

兔头妈妈是一个专注于儿童分龄洗护的国货品牌,由蜜芽创始人刘楠创立,这几年刚刚崛起。这次联名的是兔头妈妈的儿童洗护产品系列,包括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牙膏等。这些产品,包括限量版礼盒,包装上可以用哪吒的形象、电影中的场景。兔头妈妈的线下推广活动,可以设置联名产品的展示区,搞哪吒主题的亲子互动活动;还可以在传播上,发布联名产品的宣传视频和图片,推出联名产品的专属页面。

节前兔头妈妈开了一场新品上市会,推出新一代的牙膏,全是哪吒2的元素。当时有多少人看到这其中潜藏的重大商机呢?

IP授权这个事,会按照几个维度来分,比如价格带,比如产品形态,比如行业。每一个维度上,是不能无限授权的,能合作的商家数量是有限的,否则满大街都是哪吒的IP,这个IP也就没什么价值了。比如一个行业,最多给5个授权合作名额。如果你想独占这个行业的授权,搞排他,也不是不行,得加钱。

但现实是,尤其是,整个孕婴童行业,就只有蒙牛和兔头妈妈两个公司买了哪吒2的IP授权。一个是在儿童奶和婴配粉赛道,一个是在儿童洗护赛道。他们没花独家的钱,却因为同行都不重视,实际上拿到了独家,真是赚翻了。

而兔头妈妈还碰上了新品上市。我们就说最近5年来,婴童行业,所有细分赛道都算上,有哪个品牌的新品上市,能有这种级别的IP来背书推广的?

真是多亏了同行不重视啊!

实际上,不仅仅是婴童行业的同行不重视,今天很多企业依然不重视IP授权。

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国的IP才刚起步,IP的授权与运用也不成熟。而国外的大IP,越发在中国水土不服。

但问题也正在这里:如果等成熟了才进场,那你就不可能像蒙牛和兔头妈妈这样,吃到哪吒2的超级红利。

你说兔头妈妈是瞎蒙的吗?

我认为不是。

因为在这个春节档,兔头妈妈还投了熊出没。这说明他们对动画IP联名是高度重视的,甚至是战略级重视的。他们不知道这两个IP哪个会爆,但是春节档就只有哪吒2和熊出没是与儿童直接相关的,那就都投。这就不是重视哪个IP,而是重视IP联名这种推广和品牌建设方式。

又一个转折点

很多企业,尤其是婴童行业的企业,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动画IP正处在一个发展跃升的转折点上,这就是本土IP即将大爆发。

上一轮IP热潮是被国外IP占领的,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机器猫、HELLOKITTY、变形金刚、小熊维尼、宝可梦。这些全球排名前十的大IP,在国内的发展冷热不均,不少在国内已经式微,原因很简单:IP的片子不放了,新一代的中国儿童看得少了,甚至看不到,不看了。

中国儿童开始看中国本土制作的动画片了。哪吒2之前有长安三万里,三万里之前有哪吒1,哪吒1之前有大圣归来。

而大圣归来已经是10年前上映的电影了。

过去这10年,国内动画在高速发展,不止是电影,漫画、电视、手游、网大,不管质量怎么样,数量确实是上来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数量上到一定程度,必出质量。烂片拍了一大堆,一定会出精品,最后精品会把整个行业拉出烂片的泥潭。就像今天哪吒2大爆,导演饺子还在感谢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从15年到25年这10年间,他们二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哪吒2的大爆,又将进一步提振国产动画的精品率。

熊出没背后的方特主题公园已经成功运行多年了,跟熊出没电影形成了良性的商业循环。这次哪吒2大爆之后,成都马上在城市各处摆放哪吒形象装置。这些都是IP运营的常规操作,业界操作也非常成熟,但之前国内大IP太少,没有用武之地。因此企业界,尤其是婴童行业的品牌,直观上看不到国产动画IP的影响力,更不会从大趋势和战略层面重视IP联名,这次让蒙牛和兔头妈妈占了大便宜。

战略级的重视

那么赚翻了的蒙牛和兔头妈妈会是特例孤例吗?

非但不会,还只是个开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中国没有本土大IP,文化消费被国外IP占领,是本土影视文化产业不行,讲到底,是没钱,是经济基础不行。

现在中国GDP世界第二,实际购买力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拉大与美国的距离,有钱了,影视文化产业必然爆发。

大家都在感慨饺子在哪吒1大爆之后,竟然能沉下心来再花5年做一部哪吒2,赞叹他的耐心。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饺子背后的主力资本方,光线传媒,不想等5年,想趁着哪吒1的热度,第二年就推出哪吒2,导演饺子能有什么办法?

实际上,光线传媒就是耐心资本。当年他们的制片人全国各地找动画新人做电影,见到每个人都是说:“咱们花上三五年时间,沉下心做一部长片,你来不来?"

光线传媒为什么能做耐心资本?你可以说他的老板王长田有理想主义色彩,光线的制片人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理想主义没有钱来支撑,也只能是个色彩。讲到底,中国有钱了,中国的影视文化企业有钱了,有实力可以拿三五年时间几个亿的成本去豪赌了。如果这一把赌输了就会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你看谁愿意做耐心资本,谁能做耐心资本,谁敢做耐心资本?

其实,光线传媒扑街的动画也不少,但那些扑街的动画都没有让光线伤筋动骨,也都没有白做,他们为光线、为整个动画行业积累了经验、技术和人才。

这些是中国本土IP大爆发的真正底气。

好莱坞电影已经多年没有拿过中国票房冠军了,甚至常年都没有几部戏能挤进中国票房前十。而同期中国已经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单一电影市场。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而电影IP里,最容易商业化,跟企业界品牌方联名比例最高的,就是动画IP。

尤其是全年龄段的动画IP,孩子喜欢,年轻父母也喜欢。哪吒就是这样的IP。这是婴童行业最好的联名合作对象。婴童行业一直有一个问题:付钱的和消费的,不是同一个人。一旦二者对所购物品的喜好态度不一致,往往导致复购率大跌。这是品牌建设的大忌。因为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是要靠实打实的复购来构建的,而不是靠广告轰炸。

哪吒这样的动画IP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它从构思设计之初,就定位为一部合家欢电影,全家老小都喜欢,尤其是孩子和年轻父母。有这样的IP做联名背书,不管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可谓婴童品牌的最佳选择。

哪吒2一部电影就滋养了100多家中国本土特效公司,与国际顶级特效公司的差距,通过这一部戏,肉眼可见地在缩小。导演饺子2部作品就登顶中国影视冠军,榜样的力量已经引发无数年轻动画人的追随。哪吒2的超级票房和超级利润,已经引发资本方制作方关于哪吒宇宙,封神宇宙,以及中国各种历史IP宇宙的大畅想和大讨论。

哪吒2登顶冠军,联名品牌的最大赢家,竟来自婴童行业!

技术、人力和资本,三箭齐发,中国本土IP大爆发的到来还会远吗?

中国婴童产业的老板和品牌操盘手们,难道不应该给与战略级的重视待遇吗?

虞坚:婴童市场除了继续“内卷”,下一片蓝海在何方?

04-08

婴童市场:辅食之战已经结束 为什么这样说呢

03-23

万亿婴童市场,品牌与资本的商机在哪里?

01-03

积极发挥行业平台作用,迎接全球孕婴童市场新趋势——协会组织企业参加广州童博会

04-10

龚康康:海外疫情大暴发,如何影响国内婴童市场

04-30

标签:婴童市场 婴童行业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