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被低估的圣牧,何时能“春意盎然”?

作为“国内有机第一股”的中国圣牧,在连续两年经历亏损后,为及时止损,把下游产业交予了蒙牛,并积极发展上游养殖业,就在出现好转的时候,受疫情封路的影响,连日来,股价持续呈现出下行的状态。


截至2月5日收盘时,中国圣牧每股股价0.19港元,跌幅1.02%,成交量520.4万股,成交额104.08万,总市值12.39亿。



两年共亏损32.1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圣牧是由蒙牛前执行董事姚同山于2009年10月创办,以沙漠全程有机产业体系为特色,号称“中国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2012年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自有液态奶品牌,后于2014年,顶着“有机奶第一股”的光辉入驻香港资本市场。


上市之初,中国圣牧果然不负“有机奶”的众望,当年实现营收21.32亿元,此后,2015年和2016年两年营收均保持稳定增长,依次为31亿元和34.67亿元。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从2017年开始,中国圣牧上市后的业绩出现首次下滑,正是此次下滑直接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亏损了9.86亿元,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244.84%,2018年更是跟随2017年的脚步,将亏损扩大到22.25亿元。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的数据,中国圣牧在2018年乳业上市公司的排名中,以营收21.64亿元和净利润亏损22.25亿元的成绩,夺得了倒数第一的“桂冠”。


对于亏损的原因,中国圣牧相关负责人表示,是由于大环境不景气,液态奶的销售及原奶销售价格上不去,再加上坏账拨备及生物资产减值导致公司亏损超20亿。


因此,迫于形势所趋,中国圣牧不得不及时调整了公司发展战略。



下游产业“低价”售予蒙牛


在中国圣牧正处水深火热之时,伊利曾企图伸出“援手”。2016年10月,伊利发布公告称,伊利计划用46亿元收购中国圣牧37%的股份。但在2017年4月,伊利再次发布公告表示,此次收购停止,原因是股份买卖协议中的先决条件未能全部达成。


最终,中国圣牧还是等来了蒙牛,2018年12月24日,中国圣牧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圣母控股和圣牧高科拟以3.03亿元的总价,向蒙牛出售合计持有的中国圣牧51%股权,并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作为此次交易的先决条件,中国圣牧将其所有下游乳制品业务链及相关资产转让给目标公司。


不过截至交割日,圣牧的实际评估值仅为2.66亿元,远低于2018年9月的5.59亿元评估值。根据双方协议,蒙牛支付给圣牧控股和圣牧高科的首付款因此也下调了近6成。


圣牧方面表示,圣牧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为2018年9月30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间产生经营亏损。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圣牧高科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低估的部分包括饲料种植、奶牛养殖等生物性资产以及圣牧的有机认证系统等无形资产。实际上,目前是圣牧业绩的低谷期,价值肯定会被低估。“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圣牧高科对蒙牛而言十分划算。而探讨交易是否公平没有必要,因为对圣牧而言,能找到接盘方收购其下游资产才是最重要的”。


据了解,近日,蒙牛再次出资800万元收购了圣牧高科剩下的49%股份,也就是说,蒙牛已拥有圣牧高科的全部股份,掌握了中国圣牧的全部下游产业。


实话说,中国圣牧迫于近些年的经营压力,为及时止损,聚焦奶牛养殖业务,出售下游产业可能是别无选择的办法。


宋亮认为,蒙牛对圣牧以后的帮助很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基本解决上游的收奶问题,二是有序推进下游产品品牌建设。不过,蒙牛对圣牧的收奶量还远满足不了圣牧的需求,只是对圣牧而言,押宝蒙牛是唯一的指望。



生鲜乳运输受阻,牧场再遭打击


抛开中国圣牧下游产业不谈,中国圣牧前几年的上游形式也并不容乐观。


据中国圣牧年报显示,2016年到2018年,中国圣牧上游养殖业实现收入分别为26.62亿元、25.02亿元、24.04亿元,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在2018年,圣牧上游养殖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有机原料奶业务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


据了解,中国圣牧有机原料奶业务单价已从2017年的4571元/吨下滑到2018年的3789元/吨,销量从2017年的43.3万吨下滑到2018年的36.3万吨,使得有机原料奶销售收入从2017年的19.8亿元整体下滑到2018年的13.7亿元,减少了6.1亿元。


由此可知,圣牧上游养殖业所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不过,在蒙牛入股中国圣牧后,中国圣牧对比以往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观,据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中国圣牧销售收入14.20亿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1.5%,实现毛利额5.17亿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19%,录得净亏损为2080万元,奶牛养殖业务实现净利润为3220万元,已实现扭亏为盈。


在2019年中期期间,中国圣牧销售的原料奶价格为4元/公斤,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18.3%,高于行业水准。


而且,根据2018-2019中国乳品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国内有机奶发展仍值得期待。


报告显示,有机奶具有较高毛利率和尚未完全开发的国内市场空间,近年来发展较迅猛,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三元极致、圣牧等有机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端液态奶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核心从价格逐渐转变为品质竞争。


在有机奶产业发达的法国、德国等国家,有机奶粉市场占比已达30%,而国内无论是有机奶粉还是有机液态奶,市场占比均只有1%至3%,因此国内对于有机奶的需求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然而,就在中国圣牧上游养殖业逐渐有所好转之时,受此次疫情封路的影响,中国圣牧再次遭受了打击。宋亮对表示,目前中国圣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奶源的流通性。


据了解,为了防控疫情的传播,许多地区自主实行了封村、封路,不但阻止了人员流动,也阻挡了拉奶车等正常的流通,因此对整个上游养殖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对于上市牧业的股价的影响,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有股民在雪球评论:2019年在中国圣牧持仓最重,在中国圣牧上亏得也最大,这股还有希望吗?


宋亮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圣牧股价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国内疫情对整个奶源打击比较大。第二方面是整个奶源目前没有一个新的可持续盈利机制,因为国内奶源整体价格偏高,外加国家对外奶源政策的开放,那么圣牧能否正常盈利,这是看不清的。第三方面是,收购刚结束,赶上疫情,和机构的沟通有延迟,很多机构在形式不明朗的时候比较保守,所以造成股价下跌的情况。


宋亮认为,因为疫情的影响,整个生鲜乳的供应和价格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股价的下跌,并不是持续性的,等到疫情好转,大家看清市场以及蒙牛在相关方面的数据、报告、分析等,还是会有所改变的。

金发拉比与以色列企业战略合作 在华推广“O8”品牌母婴洗护产品

02-06

汤光荣:擅长企业战略培训和店铺业绩倍增实战课程分享

01-16

“惠爱升级 富营未来”富诺健康2018企业战略升级发布会 惠优喜新品上市

广州市惠优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6-21

主流婴幼儿奶粉企业由攻转守,行业分化比想象中来得快

01-12

奶粉企业:一定要警惕被渠道抛弃的后果!

12-05

标签:企业战略 奶粉企业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