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美食卖家多数无证经营 商家隐蔽难监管

微信朋友圈本是分享个人新鲜事和心情的地方,然而一些民间大厨发现其中商机无限,“微信营销”便热潮袭来。借此“东风”,以家庭作坊形式制做的各类美食在朋友圈频频刷屏,大厨们纷纷晒出自家秘制的私房菜、泡椒鸡爪、生态土鸡菜等,美食美图令不少消费者心动。

中国食品网讯微信朋友圈本是分享个人新鲜事和心情的地方,然而一些民间大厨发现其中商机无限,“微信营销”便热潮袭来。借此“东风”,以家庭作坊形式制做的各类美食在朋友圈频频刷屏,大厨们纷纷晒出自家秘制的私房菜、泡椒鸡爪、生态土鸡菜等,美食美图令不少消费者心动。可是这些美食具体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的店开在哪里?是否安全卫生?出了问题该如何维权?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象 美食荟萃微信朋友圈成“商业圈”

“今天的黄豆焖猪手多出3份,可乐鸡翅多出2份,农家红烧肉多出3份,糯米香菇肉丸多出2份,需要的小伙伴抓紧咯!”“生态土鸡,一只100元,绝对超值!”相信大家上微信刷朋友圈时,都能看到这样的广告语。从日常饭菜到季节美食,再到各种甜品,精致诱人的美食图片挑动着人们的味蕾。

“都是在自己家里做的,有订单就发货。没有营业执照,也没办理各种证照,买卖凭良心咯。”记者用微信联系上一位在朋友圈推销私房美食的卖家,卖家表示,购买美食的顾客多是通过朋友介绍而来,大家一般除了价格和配送方式,其他也不会多问,遇上喜欢的就买。“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哪个顾客投诉说吃了我们家的东西出问题了。”该卖家信心满满地说道。

王女士也在微信朋友圈里售卖美食,她住在永昌路某小区,卖的全是甜点。因为平时工作忙,抽不出太多时间做甜点,她每天做的都不多。尽管如此,她表示月入千元毫无压力。记者在王女士的朋友圈里看到,一个6寸的芝士蛋糕售价123元。“蛋糕是可以定制的,可以根据顾客喜爱的口味制做,这也是朋友圈里的人喜欢购买的原因之一。也有好多人在朋友圈卖私房菜,生意都还不错,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营销模式。”王女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较于淘宝网,微信朋友圈的运营成本及操作难度较小。有些人是全职销售,有些人则是全凭爱好和心情兼职。不过,由于微信销售的私房菜都是“私人订制”,讲究菜品质量和用料安全,制做过程也采用“小灶”而非“一锅烩”,所以菜品成本会略高于餐馆。

记者采访了一些在朋友圈购买过私房菜的市民。不少人表示,真是万能的朋友圈,想吃啥随便在网上下单,卖家就送货上门了,足不出户就能吃到鲜美的美食,他们觉得挺好!

调查 朋友圈卖家多数无证经营

记者通过与朋友圈一售卖肉制品的商家网聊了解到,他家售卖的是各种私房菜。他微信里有近600名微友,大多是朋友介绍来的顾客,很多都是回头客。他家出售的产品加起来超不过20种,午、晚餐都需要提前两个小时预定,尤其是自制海鲜和肉制品,每天订单量有限,过时或者过量都无法满足。他每天的订单量都在20单左右,以平均每单价格为100元来计算,每天的订单金额高达2000元。当记者问及是否办理相关食品经营证照时,该商家表示暂时未办理,但是制做过程中一定会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

记者联系多家定制美食的微店发现,这些店铺几乎都没有实体店,都是在自家厨房或者租借的房子内加工制做,没有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等。虽然很多美食卖家都宣称主打家庭手工制做,无添加剂,但原材料进货渠道是否正规?烹制时的卫生条件是否达标?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消费者根本无从得知,也无法验证。

采访中,许多市民认为,他们买过朋友圈的私房菜,目前为止没出过任何问题。但是他们也担心,万一引起身体不适,应该由谁负责?如果对方把微信删了或者拉黑了,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找不到了。

相关部门 存在私密性和隐蔽性很难查证

就此,记者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说,若朋友圈里销售食品的商家拥有实体店,出问题后,食药监部门就可以先考察其资质及相关证件,然后再根据事实作出处理。但由于朋友圈商家多数没有实体店,而且销售的食品也多是在家中制做,调查取证相当困难。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那些没有执照的卖家们,只要关闭虚拟世界中的店铺或者注销微信号,就能彻底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面对正在兴起的自制美食网售浪潮,相应的监管几乎是空白。据介绍,我国针对第三方平台销售食品问题,暂无明确监管部门。工商负责对外经营商户的监管,但是家庭经营不在管理范畴之内;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稽查的是有实体门店的餐饮单位,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虚拟店家并不在管理之列;质检也只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已取得许可证的经营者进行监管。因此,目前这类专卖食品的朋友圈微店暂时都还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同时,朋友圈售卖食品的行为,本身很难界定是经营行为还是仅仅和朋友分享食品,具有私密性和隐秘性,监管会有一定困难,取证也不容易。一旦这些食品出了问题,维权也会相当麻烦。

他山之石 国外如何监管家庭自制食品销售?

英国:在英国,个人如果想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了解相关培训,可以联络当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各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控制和监管所在地的食品行业服务,包括在家自制食品出售等情况。目前,英国没有家庭自制食品销售方面的确切法律规定,不同的地方政府可能会对其做出不同的要求。就英格兰地区而言,从事家庭自制食品销售的个人或者商家,在营业前必须向所在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注册,由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派官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并颁发相关许可证。

美国:2013年,美国加州州长杰里·布朗(jerrybrown)签署了《家庭自制食品法案》,使得该法案升级为加州法律。《家庭自制食品法案》覆盖加州1150万家庭厨房,家庭自制食品包括烘焙制品、果酱、果胶、果泥、蜜饯、糖果等。按照最新法令的要求,食品私营业主可以将自制的烘焙制品、果酱、蜜饯等“无潜在风险的食品”推向市场,经营过程中需满足包括卫生条件等在内的少许要求即可。

母婴日报 | 《儿童乳制品》标准发布;涉及婴配粉,首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发布;市场监管总局规定“好评返现”构成违法

06-08

2024年第1号,GB1964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和调制乳粉等47个标准发布!

03-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明年起即将实施

10-06

坚守食品安全生命线 佳贝艾特亮相中国食品安全大会

09-23

重磅消息!国家卫健委发布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07-05

标签:食品安全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