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方面的谣言不胜枚举 专家表示谣言提高消费者科学饮食认知水平

翻开微博、微信圈,总能看到一些惊爆眼球的标题,加之耸人听闻的内容,而流传较广,最易让人随手转发的无疑是一些关注民生的食品谣言。其中,“吃榴莲后喝牛奶会中毒”、“奶牛产奶靠打激素”、“喝牛奶致癌”等乳制品方面的谣言更是不胜枚举。2016年5月11日,国内多家机构及权威人士在北京肃清近年来流传甚广的10大乳业谣言。

这十大谣言经过养殖专家、营养学家、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多方审核,评定。中国奶业协会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技术顾问刘秀梅等专家均参与了谣言信息的审核工作。专家表示,乳业谣言的披露将帮助消费者走出食品安全误区,提高消费者科学饮食认知水平,同时也为饱受谣言侵扰的生产企业正名。

十大乳业谣言内容如下:

1、喝牛奶致癌?

谣言:说牛奶可致癌。

真相:牛奶是世界公认的能为人们消化、吸收和利用最为理想的食物,它不仅能满足蛋白、钙等常规营养物质的需求,而且能够提供其他食品少有或没有的含量虽少,但种类繁多的生物功能活性物质。据美国科学家Yong W.Park(杨W.帕克)研究,这些功能活性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癌等多重功效。全球人均奶类年消费量110多千克,欧美国家高达300多千克。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足以证明牛奶致癌是不成立的。

2、奶牛产奶靠打激素?

谣言:奶牛通过打高剂量的激素,保持不停产奶

真相:奶牛是人们经过长期培育选育出来的专门用于产奶的草食动物。其基本规律是奶牛分娩后开始产奶,60天左右配种再次怀孕,300天左右停止产奶,进入再次分娩产奶前的休整期,之后进入下一个产奶周期,这是奶牛正常生理周期,不需要打激素维持产奶。

3、牛奶越喝越缺钙?

谣言:有传言说,蛋白质含有较多的硫、磷等元素,在体内代谢之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占优势,是“成酸性食品”,会增加钙的排泄量,因此牛奶越喝会越缺钙。

真相:《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数据显示,牛奶中钾和钙的含量远远高于磷含量,牛奶代谢后呈碱性的元素高于呈酸性的元素,“牛奶越喝越缺钙”的说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表明,牛奶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钙源,既有较高的含钙量,又富含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喝牛奶或者吃乳制品不但不会缺钙,反而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重量,预防骨质疏松。

4、咖啡中加奶油,等于喝了牛奶?

谣言:咖啡加奶油等于喝牛奶。

真相:这是谣言。喝牛奶主要是获得优质蛋白和钙,特别是生物功能活性物质,咖啡加奶油更多提供的是脂肪,因此不能等同。

5、空腹不能喝牛奶?

谣言:有人说空腹喝牛奶会把蛋白质当做能量白白消耗掉,而且空腹喝牛奶会伤胃的意识也深入人心。

真相:空腹状态下喝牛奶,牛奶中的脂肪和乳糖可以提供能量,不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有研究表明牛奶中的总乳清蛋白具有抗微生物感染及控制黏膜炎症的作用,因此饮奶不会伤胃,反而有利于胃部健康。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喝牛奶后出现腹胀等不适现象,可能是由于自身乳糖不耐造成肠胃的不适。

6、牛奶连袋加热可致铝中毒?

谣言:被誉为“白色血液”的牛奶早已成为餐桌上的必备饮品。然而,一则关于牛奶不能连袋煮的消息让爱喝牛奶的人士大呼担心。消息中称,枕装牛奶袋的内侧有一层铝箔,但只有很薄的一层聚乙烯膜将它和牛奶隔开,在煮的过程中,聚乙烯膜在高温下会发生破损,导致有铝析出,最终引起慢性铝中毒。

真相:关于食品的包装材料,我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包装牛奶使用的包装材料也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孙晓云教授指出,铝箔包装的最里面是一层聚乙烯膜,在普通水煮沸的温度不能被破坏。铝材料是比较稳定的,简单煮沸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用煮沸的方法加热枕装牛奶不会使聚乙烯膜破损,铝箔中的铝也不会析出。

7、牛奶不能和水果一起吃?

谣言:一直以来,有关喝牛奶的各种禁忌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还有人对这些禁忌进行了“科学验证”。在某电视节目中,通过“把橙汁倒进牛奶,产生絮状沉淀”的实验告诉大家,喝牛奶前后1小时内不能吃酸味水果。喝牛奶真的有这么多禁忌?

真相:牛奶中含有20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是营养比较全面、丰富的一种食物。牛奶中含有3%左右的蛋白质,蛋白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内部结构和性质的改变,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溶解度降低而产生沉淀。当加入酸度较低(例如橙汁)的果汁,牛奶的酸度随之降低,降低到牛奶的等电点附近时,酪蛋白会发生凝集、沉淀,产生絮状沉淀。如果加入的果汁偏中性,例如香蕉、木瓜等,则不会产生上述情况。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水果和牛奶是好搭档,两者堪称绝配。

8、有机牛奶更营养?

谣言:很多商家在宣传的时候都打出广告,声称有机食品更健康,更营养,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盲目消费。

真相:有机牛奶的认证一般着重于其天然的生长环境及饲养方式,有机牛奶喂养的饲料为纯天然牧草,普通奶牛食用的饲料是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对不同饲料进行搭配调整、均衡配比。从营养成分比较,有机牛奶和其他牛奶所含有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9、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

谣言: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牛奶,和肉类一样富含L-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确实可用于制造诱发睡眠的激素5-羟色胺与褪黑激素。但牛奶中的色氨酸总量足以促进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吗?

真相:牛奶中的蛋白质中确实含有色氨酸。但是牛奶中要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需要把色氨酸运送到大脑里,这个运送首先就必须穿过血脑屏障。研究指出,由于氨基酸之间会互相竞争有限的通道,结果是食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反而降低了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可使入睡速度加快,如洗个热水澡更容易让人进入梦乡。但是,一杯热牛奶进入胃肠道里,只是胃部感到温暖,并不能让皮肤的温度上升。

10、吃榴莲后喝牛奶会中毒?

谣言:在微信朋友圈中有一篇文章被大量转载。文章中表示,一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的时候,吃了很多榴莲后又喝了牛奶,致咖啡因中毒血压飙升,结果引发心脏病

死。吃榴莲之后饮牛奶,毒过眼镜蛇?这个帖子让很多喜爱榴莲的朋友紧张万分。

真相: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有成瘾性。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中含的咖啡因较多。牛奶中不含咖啡因,榴莲中也不含咖啡因,两种不含咖啡因的食物一起吃是不可能凭空产生出咖啡因的。榴莲和牛奶一起吃会导致咖啡因中毒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李娜:中国乳制品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成全球重要消费市场

06-22

应学才:坐拥4200多家门店,乐尔乐给乳制品行业带来了什么?

06-18

母婴日报 | 《儿童乳制品》标准发布;涉及婴配粉,首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发布;市场监管总局规定“好评返现”构成违法

06-08

2024中国奶商指数发布 Z世代引领乳制品消费

05-28

生鲜乳产量、收购价,鲜奶、奶粉零售价……将有哪些变化?农业农村部发布乳制品供需形势分析!

05-25

标签:乳制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