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广告“轰炸式”营销可靠吗 四大乳企日均广告支出超4千万
-
2016-09-03 16:50 来源于:网络
放眼中国乳品市场,伊利、光明、蒙牛、三元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而随着四家乳企半年报的相继亮相,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国内乳业巨头,上边年成绩亮眼,共实现营业收入697.55亿元,净利润46.8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然不得不提的是,作为快消品,乳企的广告宣传费用不容小觑,据统计,伊利、蒙牛、光明、三元上半年广告支出合计金额77.7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8.75亿元同比,增长32.28%。有网友在股吧里评论称,中国乳企的业绩不是干出来的,是“吹”出来的,“哥喝的不是奶,是广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乳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乳企来说,高频度广告轰炸已经成为常态。这在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吞噬了企业收入,透支了产品销量。该专家进一步指出,有公司更是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建设,其中光明乳业频繁曝出质量问题就是个鲜活例子。
伊利上半年赚32亿稳居第一 三元借补贴粉饰业绩
从四大乳企发布的半年报情况来看,伊利股份继续稳坐中国乳企“赚钱榜”头把交椅。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25亿元,同比增长0.2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1亿元,同比增长20.63%。
作为伊利最大的竞争对手,蒙牛乳业营业收入与伊利似乎相差无几,上半年数据为272.6亿元,同比增长6.6%,但净利润仅为10.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9.5%,至于下滑的原因,蒙牛表示主要因“联营公司现代牧业亏损以及雅士利利润减少”。
光明乳业虽然排名第三,但与伊利和蒙牛相比,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差距甚远。数据显示,光明乳业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
位列“赚钱榜”第四位的三元股份,报告期内虽然净利润实现了202.4%的上涨,但实际上盈利金额仅为1.53亿元,其中1.18亿元还是由非经常性损益贡献,这其中包含了1亿元政府补助。
创新型和中高端乳品高增速
从发布的财报可以发现,以上四家乳企创新型乳品和中高端乳品均保持着较快增速。以伊利为例,上半年安慕希收入同比增长131.4%,市场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3.3%;金典、畅轻零售额分别增长10.4%和21.7%,市场占有率提升0.5%和0.7%。
蒙牛在半年报中强调,旗下特仑苏、纯甄、冠益乳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据了解,这些明星品牌的销售在上半年总营收中占比超过三成。对于光明乳业而言,以莫斯利安为代表的常温事业部上半年实现收入42.75亿元,三元股份高端产品在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还推出了冰岛酸奶、轻能酸奶等新品,目前北京市场已见铺货。
广告费日均支出超4000万 接近净利润2倍
虽然各家乳企频繁推出中高端产品,但普遍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为了顺利“突围”,大范围、高频度的广告“轰炸”成为各大乳企首选策略。据统计,以上四大乳企上半年豪砸77.42亿元进行广告宣传,为净利润总额的1.65倍,日均支出金额为4243万元。
具体到公司而言,除三元股份广告费支持小幅下滑以外,其余三家乳企该项支出均大幅上扬。伊利投放广告金额最多,为40.7亿元,而上一年同期仅为31.69亿元;蒙牛、光明分别为28.26亿元和6.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4%和54.3%。
对于乳企斥巨资做广告的行为,有投资者在股吧里评论称,中国乳企业绩不是干出来的,是“吹”出来的,“哥喝的不是奶,是广告。”不过有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乳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巨额的广告支出会吞噬企业收入,也有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建设。据了解,光明乳业曾在5月份连续三次被食药监点名。
或许是由于成本压力大,乳企提价的消息频见于媒体。三元、燕塘等多个国产牛奶品牌曾在年初涨价,数十款牛奶、酸奶价格普遍上涨了5%―10%。申万宏源分析师吕昌则认为,下半年底到明年初奶价有望逐步进入上涨通道。
-
金发拉比与以色列企业战略合作 在华推广“O8”品牌母婴洗护产品
02-06
-
汤光荣:擅长企业战略培训和店铺业绩倍增实战课程分享
01-16
-
“惠爱升级 富营未来”富诺健康2018企业战略升级发布会 惠优喜新品上市
广州市惠优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6-21
-
恭喜四川康立乐食品有限公司与婴童品牌网签约成功,开启全新的战略合作之旅!
四川康立乐食品有限公司 06-03
-
恭贺红谷麦场婴儿营养品与婴童品牌网签约,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
江西红谷麦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05-27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