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员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 否则得不偿失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但是身为导购人员,服务好顾客才是最重要的。以貌取人往往会得不偿失哦!

案例:八万的鸭子飞了

成都某建材市场,某日客流不多,某高端陶瓷品牌导购小余一个人在店里百无聊赖。

这时,店里进来一位男顾客,穿着邋遢,浑身布满灰尘,尤其刺眼的是脚上赫然穿了一双下雨天才穿的黑色雨胶鞋,而在雨胶鞋上面,还星星点点地布满了石灰和水泥点,俨然是一个工地上的民工。

小余当时不禁心想,真是个神经病,怎么民工也跑到高档的品牌店里来了?嘴巴里不冷不热地冒了一句“欢迎光临”之后,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这个“民工”也很知趣,看了一眼就走了。谁知道20分钟后,“民工”又来了,开始在店里来回仔细看着,小余没好气地盯着“民工”想,你能买得起吗?

一个月工资能买几块砖?别把我们的产品弄脏了。好在“民工”转了两圈,又走出去了。小余嘴巴里不由得冒出三个字:“神经病。”

结果半个小时之后,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从隔壁的另一高端品牌店传出来,那个“民工”在他们店里购买了8万多元的产品!现场全款支付!

原来,那个“邋遢”的顾客是建筑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非常敬业,常年在各个工地上奔波,好衣服好鞋子也搞得不成样子。

分析:销售忌挑客判刑

导购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挑客,尤其是一些高档品牌的导购。顾客一进门,导购在喊出“欢迎光临”之后,就开始给顾客“判刑”了。

正是导购自己,在赶走客人,赶走本该属于自己的销售业绩!

拆招锦囊

01/把每位顾客当成今天的最后一位

不要轻易放弃来到你柜台的每一位顾客,更不要老是期望他转了一圈还会回来,这种几率太小了,不要冒险。

相邻的品牌太多,品类大致相似,顾客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要让顾客来了就走不了,但又不能让他反感,我们要尽量多跟他聊,洞察出顾客的真实想法,真正关注这位顾客的需求。

销售就像两个人在打心理战,当某一方在气势上先战胜对方的时候,赢的几率肯定更大。

02/一个也不能少

例如,当顾客向你问路或询问某某品牌(竞争对手)在哪里时,我们应该这样问他:“您想选什么款式的产品呢?”

根据顾客的回答,你就告诉他我们也有类似的款式,可以进来看一下,买不买没关系,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了解一下我们的品牌。在看的过程中,是不是就会增加销售成功的几率?

如果顾客不理会你,执意要问,或者看了不喜欢,那一定要详细地告诉他:“某某品牌在哪里、怎么走,如果你看了没合适的,可以再回来选择我们,我们是××品牌。”

03/以一颗爱心对待别人

举个鞋店的例子:

一天大清早,导购员文佳正在店铺里忙碌,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这时店铺里来了一位顾客,但是位残疾人,大概是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不方便。

这位顾客一进门就面无表情,自顾自地看了一下,文佳还是按照平常的接待标准,热情地招呼了这位顾客,并且细心地了解他的需求,帮他选择合适的产品。

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这位顾客的表情慢慢缓和了,开始打开心扉和文佳交流,最后在他们店铺一次性买了三双产品。

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也非常普通,关键是这位顾客在买单之后说了一番话,让文佳印象颇深。

临走时他说:“我今天就是来买鞋的,可我走了四五家店,他们没有一个人理我,所以我就想,哪家招呼我,我就在哪家买。买完后还要拎着回去,气死他们!”

当时文佳不禁哑然失笑,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位顾客的心理是何其正常。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更何况是来消费的“上帝”。

这位腿脚不方便的顾客大清早就来逛街,这么辛苦地从一家店走到另一家店,肯定是有需求的。

即使他没有购物需求,出于职业道德,导购也应该对所有的顾客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礼遇。

直击三大案例:精细化运营时代母婴代理商如何破局突围?

06-17

四个案例,探寻低增长时期的新出路

05-15

三个案例,揭示母婴代理商各具特色的“突围之路”

05-13

如何在品牌和终端门店之间发挥更大的价值?四大代理商分享增长案例

11-23

母婴店增长案例:婴品汇的营养品逆袭之路

09-16

标签:案例 导购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