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8年坚守“爱心之家”:想多带几个留守孩子

7月3日下午,送走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批学生,胡黄应和石心爱坐在食堂的饭桌上算起了账。“还好,这个学期没有亏。”胡黄应满脸憨笑。

8年前,胡黄应夫妇放弃在北京每人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回到家乡怀宁县茶岭镇,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办起了怀宁县第一个“留守儿童爱心之家”。8年时间过去,怀宁县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越来越多,收费越来越贵;夫妻二人却始终坚守,用“仅能维持家用”的收费,先后为1100多名留守儿童建起家的港湾。

“一开始就没想过赚钱,我们想做一些民生的事。”胡黄应说。

“只想多带几个留守的孩子”

在许多亲戚眼中,2007年,胡黄应夫妇回到茶岭,就让人“想不通”;花去十几万元积蓄办“爱心之家”,更是一件“傻事”。

和许多乡镇一样,2007年的茶岭早已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留守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胡黄应和石心爱的三个孩子在他们之中。

大女儿的一封信,改变了夫妻二人的人生轨迹。

“当撒撒娇都成为梦想的时候,作为父母难道感觉不到挣再多的钱,永远比子女亲情失缺、学业失教、安全失保要失去的更多这个道理吗?”2007年5月份的一天,看到女儿胡玲玉寄来的信,夫妻二人顿时泪如雨下,立即决定收拾行囊,回到孩子身边。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石心爱发现,身边还有太多太多与自己孩子一样的留守学生,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有一天,她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退休老教师办留守儿童之家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启发。“我带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也是带,为何不多带几个?”石心爱说。

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的想法得到了丈夫胡黄应的支持。两人商量,拿出十几万元,租下206国道边的一个老村部,装修维护、购置物品,为留守儿童建起了一个“家”。

8年坚守,细心照顾1100多名留守学生

他们收到了40多名学生。

因为请不起工人,一开始,爱心之家都是由石心爱一个人打理。然而,当一个几十名留守学生的“大家长”,并不是一件易事。

这个能干的“妈妈”早上3点起床,给孩子们煮早饭,然后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洗碗,晚上还要督促孩子们看书、学习,每天,都要等到最后一个孩子关灯睡了,她才去睡觉。经常,要忙到深夜。

生活上,只要细心一些,都还不难;对于夫妻二人而言,最怕的是孩子生病或者心情不好。

有一天晚上,一个叫小宁的孩子得了急病。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将她送到医院,孩子住院三天,她陪了三天。当孩子好时,她却累病了。

有一天中午,打饭的时候,石心爱发现孩子汪鑫用左手打饭,和平时不一样,一问才知道,他在放学路上摔倒把胳膊摔脱臼了。她立刻带他去医院拍片、治疗。回来以后,自己出钱买骨头煨汤给他喝;在一两个月的恢复期内,石心爱始终耐心的照顾,洗头、洗脸。

2009年的冬天,因为长期劳累,正在给孩子们烧洗脚水的石心爱突发脑梗塞,这个铁打的“妈妈”倒下了。

面对几十个孩子,胡黄应也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爱心之家,请了两名工人,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坚持把爱心之家办下去。

“他特别负责,每个周五孩子回家以后,会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每个家长,确认孩子有没有到家?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会送家远的孩子回家。”学生吴紫嘉的爷爷吴老说。

爱心、责任心,换来的是孩子的舒心、家长的放心。

8年间,爱心之家的入住人数在不断增加,最多的时候一学期80多人,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的孩子也有很多;8年间,在这里生活过的留守学生人数达到1100多人次,他们中有些已经考入大学、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已经上班、还有的已经生了孩子。

“办到没人来的那一天”

胡黄应夫妇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开了怀宁县的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宁县城市、农村类似的托管机构越来越多,收费也越来越贵,在县城,每人一个学期六七千也不稀奇。

而这第一个“爱心之家”在八年间只涨过一次价,现在的收费是2500元。平均下来,一个学生每天的生活费16元左右,这里包括住宿费、水电费、人工费、伙食费、电话费……

用胡黄应的话说,这只够他们一家人开销之用。而这八年间,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他先后投入不少钱安装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现在,他和妻子打工赚的二十多万元早已花光了。

去年冬天,因为学期时间较长,比往常多半个月,胡黄应就亏了。“每天买菜这些花销都很大,亏了一两万块钱。”胡黄应说,虽然亏,他也没想过放弃。

8年时间,已经让这对夫妻和留守孩子已经亲如一家。

有的孩子会撒娇地要求和石心爱睡在一张床上;有的孩子会把家里老人做的好菜带来给他们尝尝;有的孩子会把自己在学校得来的奖状送给胡黄应……

胡黄应和石心爱也会像父母般与孩子们聊心事;会像普通父母一样,吃孩子的剩饭剩菜;会为哪个孩子成绩突然滑坡而着急,请来辅导老师为他辅导;会为了庆祝一个孩子考了好成绩,请“全家人”出去吃一顿;会把孩子的奖状贴满整面墙,时常对着奖状呆笑……

胡黄应告诉记者,妻子石心爱患脑梗塞,现在能够恢复到自由行走,还能做些轻活,也是因为在这些孩子们旁边,心情愉悦,在这一点上,他要感谢这些孩子们。

现在,茶岭镇上的初中生人数从2007年的2000多人锐减到530人;土豆价格也从原来的每斤六毛五涨到了两块钱,而“爱心之家”的学生人数却稳定在60人左右;收费三四年没有变过。

被问及“爱心之家”还会办多久?胡黄应回答说,“只要有孩子愿意来,我们夫妻俩会坚守下去。如果没有几个学生来了,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办法维持了,可能就不办了。”

李开复告诉各位家长 教育孩子并不难

教育专家,人物专访 11-05

乡村独臂教师守着4个娃 教书30年

人物专访 10-20

乡村老师患肝硬化7年 仍坚守三尺讲台

人物专访 10-13

无臂教师办好教育 坚守乡村诲人不倦

人物专访 09-20

乡村教师教导出女大学生 回乡接棒当校长

人物专访 09-20

标签:人物专访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