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糖、酱油…这些调味品宝宝多大能吃?这份宝宝调味时间表,做辅食的爸妈都用得上
-
2025-11-15 14:22 来源于:育儿老胡说
几乎所有爸爸妈妈都知道,1岁内的宝宝饭菜里绝对不能放盐!所以大家在做辅食时都非常克制,尽量让宝宝吃原汁原味的食物
但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吃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味觉和消化系统也更完善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才能在宝宝的饭菜里加点调味品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常见调味品的建议添加时间、应该放多少量,以及有哪些天然食材可以替代。内容很实用,建议你先收藏起来,以后肯定用得上
盐:1岁以后再考虑加
建议等到宝宝满1岁以后,再考虑在辅食中少量放盐
我们要严格控制宝宝的吃盐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1~3岁的宝宝每天吃盐量少于2克,4~5岁的宝宝少于3克,再大一些的宝宝每天吃盐量应该少于6克
如何估量1克盐的体积?大概就和一颗普通黄豆差不多大
控制吃盐量非常重要!一是因为宝宝平时喝的奶、吃的肉菜水果里,本身就含有一些盐分,基本能满足生理需求。二是因为从小保持清淡口味,能帮孩子从小降低未来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对健康非常有利
糖:3岁以后再考虑
关于糖所有权威机构都建议:3岁以前的宝宝,尽量不要吃糖!大家都知道,吃多了容易长蛀牙、长胖对身体不好,虽然做到完全不吃很难,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宝宝少吃,越晚加越好
如果宝宝已经满3岁,建议每天吃糖量要少于25克。你可能觉得25克很多,但其实非常容易超标!因为这里的糖不光是你做饭时加的白糖,还包括零食、饮料、甚至酸奶里的隐形糖分
比如:一瓶风味酸奶就有大约16克糖,四块夹心饼干就大约含26克糖... 随便吃点零食就可能超标!
所以即使宝宝已经满3岁了,在饭菜里加糖时也要尽量少加,同时严格控制其他零食中的糖分摄入,想吃甜味可以增加玉米、南瓜、红薯、红枣等这些甜味的天然调味品代替
酱油:1岁以后再吃
酱油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盐,所以也建议等到宝宝满1岁以后再添加,通常5毫升酱油差不多含1克盐,如果用了酱油就要减少盐的使用量,避免钠超标。另外如果宝宝对大豆过敏,要慎重使用酱油
味精/鸡精:1岁以后再少量
味精和鸡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属于含钠调味品。建议1岁后再添加,同时要适当减少盐和酱油的使用量,避免钠超标。
另外还有虾米、干贝、生蚝、鸡肉、菌菇、海带、紫菜、奶酪...这些天然食材可以用来提鲜
醋:1岁以后再尝
醋酸味强,吃多了可能会刺激宝宝的肠胃,而且它也含有盐分,所以建议1岁后再少量尝试
想增加酸味可以用柠檬、西红柿、菠萝或酸奶等天然食材来替代,更温和健康
料酒:3岁以后再考虑
料酒含有酒精,虽然烹饪会挥发,但很难完全挥发干净,不适合大脑发育期的宝宝,建议最早不早于3岁添加
其实给肉类去腥并不一定非要用料酒。像柠檬、洋葱、大蒜、生姜和小葱等这些天然食材,去腥效果都非常好,而且更健康
辛香料:1岁以后少量尝试
除了前面说的人造调味品,像桂皮、八角这类天然的辛香料也可以给辅食增香。但因为它们多少带有一点刺激性,所以建议等到宝宝满1岁以后再少量尝试
记住要循序渐进:先从葱姜蒜开始,再到茴香、八角等,最后再考虑胡椒、辣椒这些刺激性更大的
写在最后
如果宝宝明显抗拒你加的这些调味品,哪怕是天然的,那咱们也没必要反复去尝试!毕竟有些味道连我们大人自己都很难接受,更何况是味觉敏感的宝宝呢
你平时做辅食常用哪些天然食材调味呢?快来分享你的厨艺秘诀吧
参考:基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公共营养建议整合,为便于阅读已做实操转述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用,也欢迎点个 “赞” 和 “推荐”,让更多家长看到、少走弯路。也可以分享给身边正在带娃的朋友。
-
2022最新数据!游泳尿裤、婴儿调味品增速最快,还有哪些细分品类迎来新的窗口期?
06-14
-
2022最新数据!婴儿调味品、游泳尿裤增速最快,中式辅食迎来新的窗口期
06-10
-
婴儿调味品增速连续两年领跑,它会是婴儿食品市场的新机会吗?
07-19
-
怎么判断婴儿体重增长缓慢
婴儿体重 11-15
-
从小被允许玩手机和被禁止玩手机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明显,你别不在意。
玩手机 11-15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