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奶粉⑤ | 十余家品牌扎堆小分子奶粉,飞鹤、雀巢、君乐宝、澳优、光明、贝因美等都在怎么玩?
-
2025-11-01 11:23 来源于:中童观察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海潮
在2025年的婴配粉市场版图中,小分子奶粉已经成长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品类。
这个概念并非一夜爆红。经过数年的市场培育和技术迭代,其中,一批先行品牌已经跑出了亮眼的成绩,成为行业黑马。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开始重视并布局小分子赛道。据中童传媒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已有10余家实力品牌推出了主打“小分子”概念的产品。
从飞鹤、雀巢、君乐宝等头部品牌,到高培、蓝河、喜宝等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再到完达山、光明、三元等行业老兵,小分子奶粉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元化的参与者。这种广泛的品牌参与度,预示着一个细分品类正在走向成熟。
01
超20款产品集中亮相
透露四大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市场上的小分子奶粉产品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品矩阵。
(图源:中童记者作图)
纵观这20多款产品的核心卖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品牌布局小分子奶粉的四大特征:
第一,在“小”上做文章,用数据说话。
不少品牌选择用具体的数据来强化“小分子”概念的专业性。君乐宝诠适爱明确标注“30%小分子蛋白”,让消费者对含量一目了然;贝因美艾贝可更是打出“实证97.41%分子量小于3000(道尔顿)”的精准数据;高培强调其小分子“比羊乳蛋白分子量小约16.6倍”;蓝河姆阿普的“1/50超微小分子”则在比例上形成视觉冲击。
这种数据化表达,不仅增强了产品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也为终端动销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专业支持。
第二,小分子+全营养。
单纯的小分子已经不能满足品牌的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强调“小分子+”的复合价值。完达山元乳臻益的“小分子蛋白组合,构建六重元护力”;圣元融臻强调“全小分子蛋白,6维高量宝护因子”,TUUTI®雪粹3更是在“高水解”的亮点之上,强调“全营养”。
这种策略既保证了小分子的核心优势,又通过多维营养强化了产品的综合价值,满足了消费者对全面营养的需求。
第三,细分赛道的叠加效应。
品类与品类之间的融合,是当下奶粉市场的一大趋势。小分子与其他热门细分概念结合,往往能产生“1+1>2”的市场效应。最为多见的当数“小分子+A2奶源”这一组合,两大品类都共同指向“好吸收”,可以说是天然的“高适配”。
除了A2品类的融合之外,很多品牌也在做更多尝试。高培将小分子与“草饲奶源”结合,打造小分子低敏草饲奶粉;摇篮可瑞儿更是推出“娟姗水解小分子”,将稀缺奶源与小分子技术完美结合;汇滋力则是将细分融合发挥到了极致,将有机、A2、小分子等多重细分领域汇聚于一款产品。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产品线,也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了更精准的选择。
第四,直击喂养痛点的精准定位。
最打动消费者的,往往是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雀巢超启能恩的“科学防御小敏感”直指过敏预防;三元爱诺星的“解决不长肉难题”回应了家长对宝宝生长发育的担忧;辉山初佑A2的“好吸收 长肉肉”用最朴实的语言直接戳中消费者的需求点;喜宝培心提出的“28天见证黄金软便”,更是给到消费者一个值得期待的预期。
这种痛点营销策略,让小分子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可验证的实际价值,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说服力和购买转化率。
02
从小众到必争
小分子奶粉凭什么成为行业新宠?
小分子奶粉能够在短短几年内从小众概念成长为聚焦品类,绝非偶然。这背后,是整个婴配粉行业发展逻辑的深刻转变。
01
功能化成为婴配粉的必答题
“过去卖奶粉是在卖营养成分表,现在是在卖解决方案。”
在中童记者团队走访市场时,一位母婴店老板明确指出了当下婴配粉市场的转变。
在配方注册制实施后,各品牌的基础配方趋于同质化,单纯的“营养成分竞赛”已经难以打动消费者。与此同时,价格战让整个行业陷入内卷,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在这样的背景下,功能化成为品牌突围的关键路径。
小分子奶粉恰好踩中了这个节点。它不是简单地增加某种营养素,而是通过技术手段聚焦“吸收”这个关键问题。
含量是一方面,吸收效率又是另外一方面。这种从“有多少”到“能吸收多少”的思维转变,代表着整个行业正在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小分子奶粉的成功,本质上是功能化思维在婴配粉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03
2.3亿次搜索背后的集体焦虑
打开小红书,搜索“好消化吸收的奶粉”,2.3亿次的浏览量让人震撼。再看“小分子奶粉”的词条,也同样有着数千万的浏览量,同样不容小觑。这些数字背后,是新生代父母对宝宝消化吸收问题的集体焦虑。
图片(图源:小红书)
为什么消化吸收会成为如此普遍的关注点?数据给出了答案:中国超过40%的婴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需求不仅来自敏感的宝宝,更多是“预防性”需求。许多家长的心态是,即使宝宝现在没问题,选择更好吸收的产品总没错。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消费心理,极大地扩展了小分子奶粉的市场空间。
01
特殊需求与日常喂养的过渡纽带
也正是随着低敏、防敏市场的不断扩大,快速增长的不只有小分子奶粉,特配粉也是几年来持续增长的一大赛道。
需要明确的是,特配粉已然是市场不可替代的重要品类,它是应对婴幼儿明确医学问题时的首选方案。而在实际上的终端零售场景中,多数母婴门店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宝宝的过敏症状已经明显改善,无需长期使用特殊配方奶粉,但家长却迟迟不敢行动。他们担心的是,一旦换错了奶粉,之前的努力可能前功尽弃,这种情况下小分子奶粉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实际上,小分子奶粉尤其适合承接两类特定需求。一是宝宝已经从严重过敏状态中恢复,但家长仍担心直接换回常规奶粉,从而选择小分子奶粉进行过渡;二是很多宝宝并未发生明显的过敏情况,只是存在消化不良、排便异常等轻度问题。
这两大需求,让小分子奶粉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客源,也为门店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帮助门店留住了这批高价值、高忠诚度的客户群体。
04
格局未定,增长才刚刚开始
尽管小分子奶粉发展势头迅猛,但这个品类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最大的挑战在于小分子奶粉至今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义和标准。
什么是小分子奶粉?是否必须含有水解乳清蛋白?还是分子量必须低于某个数值?或者是采用特定的生产工艺?还是达到某种吸收效果?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统一答案。
这种标准缺失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给了品牌更大的创新空间,各种路线百花齐放;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概念泛化,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优劣。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恰恰说明了小分子奶粉巨大的发展潜力。参考有机奶粉、羊奶粉等品类的发展历程,从概念兴起到标准确立,可能需要十数年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率先布局的品牌往往能够获得最大的市场红利。
创新的空间依然广阔。当前的小分子奶粉主要聚焦于蛋白质的处理,但消化吸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维度的创新,甚至是基于肠道微生态的全新解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小分子奶粉的市场教育仍在早期阶段。虽然小分子概念已经有了一定认知度,但大部分消费者对其原理和价值的理解还很表面。这意味着,品牌和渠道在消费者教育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而这个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站在2025下半年回望,小分子奶粉的浪潮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当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三大要素形成共振时,一个全新的细分品类正在加速成型。而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参与者来说,如何在这场竞速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将决定未来的市场地位。
-
完达山说奶粉业绩提前达标了,今年有什么创新?
11-01
-
营养关爱,从一杯奶粉开始——贴鑫爱中老年高钙富硒低脂配方奶粉助您活力每一天!
江西倍川食品有限公司 10-31
-
韧性十足!伊利前三季度主业利润首超百亿,奶粉及奶制品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10-31
-
母婴店卖两罐跨境奶粉=五万罚金?这个坑千万别踩!
10-31
-
外资奶粉上演中国市场“反扑记”
10-30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