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梅汁的跃级,从噱头转向HPP技术,“西梅+”或是答案

近两年西梅凭借富含膳食纤维、山梨糖醇等独特成分被不少品牌挖掘并应用到产品中,西梅干、西梅汁、西梅酸奶等品类边界不断拓展。其中西梅汁在众多品牌“通便、助消化”的宣传下一跃成为市场爆款,不少人争相购买。

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加入以及相关常识的普及,西梅汁打出的功效宣传逐渐受到质疑,事实上确实有个别品牌为了达到所宣传的功效而添加泻药等成分,导致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01
押宝成功,西梅汁产品大爆

近两年西梅这一小众水果热度不断攀升,品类从西梅干、西梅果冻逐渐扩展到西梅汁、西梅酸奶等多个品类,在相关品牌宣传教育下西梅汁成为西梅制品中的热门品类,在社交平台中相关话题有12万多篇笔记。有数据显示,2023年西梅汁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远超饮料行业6%的整体增速。

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吸引下众多品牌加码西梅汁,2021年汇源在推出的NFC西梅汁销售额就高达512.01万元,成为拉动品牌业绩增长的主力军,还有相关数据显示产品月均销售额在数百万元以上;2022年英贝健推出了西梅汁饮品,凭借精准的定位和渠道布局快速打开市场,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卖出2000万瓶。

2023年西梅汁饮品在线上快速扩张,较具代表性的当属椰泰旗下品牌轻上,其凭借率先布局的优势在市场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西梅汁饮品全网销量更是高达20万。盒马、山姆等零售企业也纷纷布局自有西梅汁品牌,2024年盒马推出的HPP新疆西梅复合果汁,成为平台果蔬汁飙升榜第一。

西梅汁不仅在饮料领域颇受欢迎,在现制饮品领域也是大放异彩,酸奶品牌Blueglass曾推出一款宣称添加了5000亿活性益生菌和西梅火龙果等润肠通便水果的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跟风购买。在天猫平台中以“西梅汁”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热销榜单上还有不少中小品牌的身影,比如安济昌西梅汁、粗粮君0脂西梅汁、百草园孕妇西梅汁等等。

随着品类爆火不少品牌在纯西梅汁之上通过添加多种益生元来提升健康卖点,比如某品牌宣称“产品中添加了8种益生元,不仅做到了0脂肪高膳食纤维,还能更好地促进肠道健康”;某品牌在宣传页上标注三种菌株混合发酵并添加专利菌株。虽然现在西梅汁在饮品市场中炙手可热,但成分不明、虚假宣传等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未来品牌想要继续深耕西梅汁还需要面临不少挑战。

02
功效性成主要推动力

西梅汁能够成为爆品,既有产业升级的机遇也有自身独特性加持,作为一种天然食材,西梅不仅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较高的纤维含量,有相关研究发现西梅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高达85.91%,并且西梅中含有木糖醇和山梨糖醇,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新鲜西梅中山梨糖醇的含量则达2.6克/100克,这些成分都与润肠通便等功效相联系。

因此不少品牌打着“通便”的功效大肆宣传,比如某品牌在宣传页上标注“每日一饮快乐噗噗”并介绍西梅的木糖醇和山梨糖醇让其有了通便的功效;某品牌通过“久蹲不出、肚腩膨胀”等图片隐晦宣传产品通便的功效;还有一些品牌直接宣称“肠道添活力、噗噗无烦恼”、“每天来一杯、嗯嗯更通畅”等等。甚至一些品牌直接将西梅汁与减肥挂钩,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消费者尝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消费者对肠道健康问题的焦虑。

有数据显示,肠道健康是受小红书用户关注的健康性问题,与“肠胃减负”有强关联性的体重管理也十分受消费者关注,2024年第二季度体重管理市场的销售额达到33.7亿元,同比增长16.2%,销量同比增长22.6%。在我国肠胃健康确实是较受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约有90%的国人都会遇到肠道问题,便秘、腹胀、腹泻和消化不良等都较常见。

西梅汁主打的功效正好契合了市场需求,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NFC果汁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在购买NFC果汁时有91.6%的消费者是为了功能性诉求。这也就推动了产品向健康化、功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这一趋势下西梅汁或将衍生出更多形式,但依然会围绕肠道健康展开,未来谁能够把握痛点挖掘更多价值,谁就能抓住新增长机遇。

03
深陷信任危机,行业政策待完善

短短3年时间西梅汁就从市场小透明一跃成为近年来饮品赛道中较火热的品类之一,在社交平台中围绕西梅和“噗噗”之间分享笔记数量攀升,截止12月23日小红书平台西梅相关笔记57万+篇,阅读1.3亿次,西梅汁相关笔记8万+篇,阅读1.7亿次。西梅汁也因此被网友们戏称“炸厕所神器、噗噗神器、大餐自由水、女团水”等等。

经过这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部分西梅汁的面纱逐渐被撕下,一些网友表示“喝完后2小时就发作,威力强大得超乎你想象”“我知道它会噗噗,但是我没想到它会这么吓人”等等。虽然西梅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和山梨糖醇,但大部分西梅汁并没有标注含量,要知道抛开剂量谈效果可信度并不高,而且不同人对山梨糖醇的耐受性有差异,并不是所有人喝完后都有效果,成也功效败也功效,因此市场对西梅汁的质疑声越来越高。

前段时间我国海关总署撤销了美国一家饮料企业在华注册资格并提醒消费者,不要再购买且停止食用该企业的饮料产品,其中就包括天萁西梅汁,早在1月份这款产品被检出了“番泻苷A”“番泻苷B”和“山梨酸”,前两者是俗称的泻药,山梨酸则是防腐剂。而该产品在其宣传中明确标示为“0添加”,并声称不含有任何助泻成分。消费者一旦长时间服用不仅会有不良反应,还会对产品产生依赖。

据数据显示上述被查出的产品销售额早已超过千万元,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热度都较高,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不少中小企业为了赚取红利会添加一些泻药成分,现在西梅汁行业已经陷入信任危机,若不加以改变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但在利益面前单靠品牌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未来品类想要长红不仅需要相关企业和平台加强自律和监管力还需要相关行业政策的约束。

04
摆脱营销>产品的思路

相信不少人都是通过各个品牌铺天盖地的营销了解到西梅汁这一产品,比如某品牌西梅汁百毫升单价近8元,远高于市面上大部分浓缩果汁,但不到一年全渠道就卖了2000多万瓶,在竞争激烈的果汁和西梅汁赛道占据一席之地,这就要归功于品牌营销。其凭借“大餐救星”的产品定位不仅吸引了核心潜力人群,还巧妙地避开了功效上违禁词的同时暗示效果。

这一营销思路帮助品牌在和渠道和供应链都较强的巨头比拼时抢占了一定市场份额,其实当前整个饮料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转向渠道、供应链、营销等多维度,甚至有时候品牌营销比产品本身更为重要,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往往会受到广告、包装、品牌形象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某品牌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社交媒体营销,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购买。

可口可乐作为全球饮料行业的巨头成功也离不开强大的营销体系,在不同的季节、节日品牌都会推出主题营销活动。比如春节期间的主题广告,以温馨的家庭场景传递情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世界杯期间通过赞助赛事、推出限量版包装等方式,借助赛事热度提升产品销量。而且营销能够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和价值,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信任,培养忠诚度。

适当营销固然利于品牌发展,但营销>产品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大部分西梅汁营销都主要集中在“减肥、通畅、便秘”等功效上,且主要以隐晦方式宣传,虽然在发展初期能够吸引消费者,但随着相关认知提高以及政策的完善,还想靠夸大宣传等方式获得更多关注和销量很难,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想要留住消费者,还需要靠产品说话,在产品上标准西梅添加量、山梨糖醇、膳食纤维含量等提升可信度,在宣传时普及西梅的营养价值,让消费者产生正确的认知,以产品本身的优势赢得更高的销量和回购率。

05
供应链崛起为品类发展赋予支撑

西梅汁爆火离不开稳定的产品供应,而这背后涉及到整个供应链的升级,2017年有品牌在研究西梅市场时发现市场对西梅汁的需求不够多,中国西梅鲜果的产量也远无法满足品牌的原料需求,因此并没有推出西梅汁。2021年该品牌推出西梅汁卖空新疆伽师当地西梅鲜果库存后,品牌也多方寻找西梅鲜果原料,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2021年伽师县政府和广东援疆指挥部共建了粤伽新梅产业园并引进了北京汇源、广东中荔等多家企业落地研发生产西梅果汁、果干、果酱等产品,为品牌供应链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产地存储、保鲜、冷链运输、加工工艺等都是供应链升级过程上必不可少的环节,上述品牌对伽师县投资了10亿元修建工厂,用以配置NFC果浆、浓缩汁等进口生产线,配套了西梅鲜果、果汁等在内的产品加工与销售,聚拢出了一条主要产业链,为品牌未来发展提供了保障。

未来想要在市场中立足,自然也需要在供应链上不断完善,保障原料供应量和品质的稳定,现在不少品牌都采用代工模式,比如U100西梅汁生产商为湖北嘉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分日记生产商为上御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英贝健生产商为湖北时间种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这虽然能够降低品牌布局成本,但品质安全等风险较高,一旦爆发将会对品牌造成“致命”打击。

价格也是品牌需要考虑的一点,现在饮料行业整体价格都在下降,无论是无糖茶、养生水还是椰子水、桦树汁等品类都迎来了降价,从6-8元到3-5元,从动辄十几元到跌破十元。而西梅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百毫升还高达8元,虽然其功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价值,但或许也与品牌自身供应链建设不足有关。未来随着降价趋势深入以及西梅汁品类认知更加清晰,降价只是时间问题,这就需要品牌完善供应链降低成本,保障品牌利润。

06
赛道界定转换

百度指数数据显示西梅的搜索指数在近十年内逐渐上升,从2018年开始西梅搜索指数小高峰峰值明显增长;马上赢数据显示在2023年夏季非冷藏即饮果汁类目西梅味产品市场份额约0.5%的背景下,西梅SKU上新数量占比可达类目的5%左右;在巨量算数中西梅、西梅汁两个关键词在抖音的搜索指数近年来上涨明显,近一年在抖音搜索西梅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能获得如此增长与品牌宣称的健康属性有关,但这些卖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拓展,不少品牌都将其作为“解决便秘”的功能性产品进行推广教育,群体也局限于孕妇和便秘人群,这使得产品具备一定“药”的属性,这样就形成了较高的消费门槛高。而且便秘属于一种个人隐私,存在天然的传播局限性,传播和分享的价值属性较弱可能会影响产品推广。

市场中主打治疗便秘的可替代产品也较多,在价格上可能比西梅汁更合适,所以竞争力可能不足,加上门槛较低,同品类入局品牌众多导致竞争激烈。所以一些品牌将“减肥”与西梅汁联系在一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高,肥胖带来的健康危害被更多人了解,加上国家政策的引领,减肥、体重管理等需求越来越旺盛,不少人都将西梅汁作为一款具有减肥属性的产品,但品牌若一味的以此为噱头会加大发展风险。

接下来入局品牌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市场认知,这就需要改变赛道界定,比如王老吉如果把凉茶继续作为“药”来卖就可能取得不了现如今的成绩。功能概念饮料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直接将西梅汁从几个亿的小市场拉到了一个千亿规模的大市场中,也就意味着可发展空间广阔,比如某品牌西梅汁“大餐救星”定位便打破了传统品类边界,实现了消费场景的拓展自然就会获得更多销量。

07
西梅+或是新思路

西梅汁作为果汁的一个细分品类这两年的市场热度及销量在整个果蔬汁市场中都处于高位,但近段时间我国果蔬汁饮料市场在健康消费的推动下逐渐回暖,HPP果蔬汁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2024-2029年中国果汁饮料行业报告》显示中国HPP果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20%,远超果汁行业15%的整体增速。

盒马“HPP特小凤西瓜汁”上市首日带动系列产品销量同比激增339%;山姆HPP羽衣甘蓝复合果蔬汁月销突破20万件;如果品牌HPP果汁三年销量翻四倍,社交平台上HPP果汁种草笔记超4万篇,哔哩哔哩相关视频播放量破百万。而西梅汁中采用HPP技术的并不多,品牌可以加大研发,以HPP技术为西梅汁产品赋能,提升竞争优势。

除了技术上的加持外,市场中的果蔬汁品类也愈发多元,以超级食物为原料的果蔬汁发展潜力不容忽视,还有数据显示2023年整个果蔬汁的增速为24%,到2026年全球果蔬汁产品规模可能达到472亿美元,整个国内市场规模也会达到百亿美元级别,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单一的西梅汁饮品竞争力也会被削弱,品牌还需要在品类上做出创新来应对。

比如某品牌旗下的西梅汁饮品包含益生元西梅饮、西梅乳酸菌、西梅汁、西梅酸奶、西梅乌龙、油柑西梅、西梅美式等多个类别,以丰富的产品矩阵强化了品牌竞争力。接下来入局品牌可以深入探索“西梅+”饮品,比如运动后电解质西梅饮品、西梅酸奶饮品等,以更精准的场景和人群定位拿捏消费者,来获得进一步增长。

行业思考:西梅制品在市场中出镜率越来越频繁,其中西梅汁在功效的加持下,成为了这两年饮料市场中的热门品类,众多品牌押宝且都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夸大功效宣传、供应链不健全等风险,未来西梅汁想要长红不仅需要摆脱重营销的思路还需要转变赛道界定来拓展场景,并且发力西梅+等创新产品来不断增强品类壁垒。

佳贝爱尼西梅汁,高倍浓缩的美味时光!

安徽炬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4-03

佳贝爱尼西梅汁,恒温熬制,高倍浓缩,好食材更能好味道!

安徽炬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09

宝宝便秘急救!一诺贝贝益生元西梅汁帮你解决烦恼!

安徽布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09-06

你想产后快速的恢复身材吗 吉仕乐西梅汁肠道的清道夫

上海丰辉贸易有限公司 08-25

锚定黄芩多肽,又一国妆品牌进军高端洗护市场

国妆品牌 10-25

标签:西梅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