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超重与肥胖:容易潜伏哪些妇科疾病

众所周知,女性健康是一项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工程。从青春期的初潮、育龄期的生育,直到更年期后的代谢平衡,每个阶段都与体重息息相关。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分会副主委、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首届“龙江名医”、妇科主任医师孙玉华告诫说,超重与肥胖不仅使形体臃肿,更是实实在在的医学问题,它有可能影响女性朋友的每一次月经、每一次孕产经历,乃至长远的癌症风险。

女性超重与肥胖:容易潜伏哪些妇科疾病

体重失衡不仅让身体难看,更是健康警讯

孙玉华指出,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饮食结构不断西化的背景下,女性超重与肥胖的趋势越发明显,已构成全球性健康挑战。根据《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女性的超重率已接近40%,肥胖率超过15%。在百姓眼里,体重的变化往往被视为“身材走样”或“美丑之争”,但事实上,肥胖有可能是多种妇科疾病的诱因与风险标志。从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到不孕、流产甚至孕期并发症,体重超标不仅破坏形体美,更深刻干扰女性的生理平衡。

内分泌系统首当其冲,从月经失调到激素紊乱

孙玉华解释,人体脂肪不仅储存能量,也是内分泌活性极高的组织。肥胖女性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大量分泌瘦素、脂联素、TNF-α等炎症因子,它们直接扰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调节,使得性激素水平异常波动。尤其是雌激素的持续升高,会抑制正常的排卵周期,导致月经紊乱、闭经等症状。

在临床中,体重指数超过24的女性,更容易产生经期紊乱、经血异常、经前综合征加重等表现。这些看似“日常”的小毛病,实则是内分泌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损伤卵巢功能,对未来的生育能力埋下隐患。

近期大量研究显示,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核桃、亚麻籽)可显著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促进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合成,帮助维持雌激素与雄激素的平衡,由此使月经周期紊乱得以纠正和改善。

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与排卵障碍的恶性循环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排卵障碍性疾病,更与肥胖“勾搭连环”。研究表明,约50%—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体重超标或腹型肥胖。其核心机制是胰岛素抵抗——肥胖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诱发胰岛素水平异常增高,刺激卵巢产生更多雄激素,致使卵泡不能发育,最终排卵失败。

孙玉华提醒,以上病理机制不仅酿成月经失调和不孕,还可引起多毛、痤疮、黑棘皮病等情况。若长期不予控制的话,部分人还可能发展为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甚至子宫内膜癌等严重问题。幸运的是,科学研究表明,体重每下降5%—10%,都可能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症状,恢复排卵功能,提高自然受孕几率。临床营养专家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可优先选择糙米、藜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精制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这将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波动,增强卵巢功能。

肥胖与不孕,阻碍新生命的“无形屏障”

肥胖对生育能力的打击远超许多人的认知。孙玉华解释,脂肪组织对性激素的代谢调节作用,使肥胖女性更易陷入雌激素主导、孕激素不足的状态,不利于排卵并降低卵子质量。此外,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也是造成肥胖女性受孕困难的重要因素。即便成功受孕,妊娠维持的稳定性也远不如体重正常者,流产率显著攀升。

同样,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超重女性往往需要更高剂量的促排药物,取卵数量少、胚胎质量差、着床率低,这不仅加重了心理压力,也增大了经济成本。因此,控制体重对于希望怀孕的女性,是提高成功率的有效手段,更是保护卵巢健康的长期投资。此外,补充叶酸、维生素D及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E)的均衡饮食,也能够增进卵子质量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受孕创造更有利的生理环境。

孕期体重骤增,母婴健康面临双重考验

孙玉华强调,对于已经怀孕的女性而言,肥胖也是一种高危妊娠状态。肥胖孕妇比正常体重孕妇更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这些病症对母亲及胎儿危害多多。

与此同时,妊高症会使胎盘灌注减少,致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或胎死宫内;而妊娠期糖尿病则会引发巨大儿、难产和新生儿低血糖等隐患,增加剖宫产概率。长期来看,这些母婴并发症可能带来长期后果,如儿童肥胖、胰岛素抵抗甚至成年后的糖尿病倾向。对孕妇本人而言,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也会增大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慢性高血压的风险。

恶性疾病风险上升,对子宫内膜癌的威胁

孙玉华提示,长期肥胖还是多种激素相关妇科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由于脂肪组织可通过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肥胖女性常常处于“高雌激素、低孕激素”的内环境,子宫内膜长期受刺激却缺乏抑制,极易过度增生乃至恶变。

此外,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风险在肥胖女性中也普遍偏高。这些疾病通常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因此,肥胖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筛查,特别是在更年期后,重视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肿瘤标志物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饮食干预方面,建议日常多食入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羽衣甘蓝),其含有的吲哚-3-甲醇成分可促进雌激素代谢产物的良性转化,减轻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风险。同时,限制加工肉类及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致癌物对生殖系统的潜在威胁。

科学减重,每一位女性都可以做到

孙玉华认为,控制体重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意味着极端节食或过度运动。真正科学的减重方式应是长期、温和、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首先是饮食管理: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增多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和优质蛋白的摄入。研究表明,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以橄榄油、鱼类、坚果和全谷物为主)不仅能有效控制体重,还可通过抗炎作用改善内分泌紊乱。此外,每日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如燕麦、绿叶蔬菜)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得以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其次是规律运动:每周至少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等,并辅以肌肉力量训练。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习惯,也是减重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体重指数≥28或伴有并发症的严重肥胖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药物或手术干预。但无论哪种方式,最核心的是“坚持”二字。

最后,孙玉华告诫,对广大女性朋友而言,重视体重管理,不是“减肥”二字的简单代名词,而是一个主动干预的健康决策过程。让我们女性朋友一道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体重,用积极的行动改善生活质量,用健康的身体去迎接更好的明天。(衣晓峰 樊睿思 王亚男)

孙玉华主任医师简介

女性超重与肥胖:容易潜伏哪些妇科疾病

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获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首届“龙江名医”“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从事妇产科、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妇幼保健工作34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兼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妇幼健康协同发展平台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妇幼保健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2025版),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评估组专家等职务。

营养品日报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规模预计突破8000亿元;中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降至9.7%

09-12

超七成网民自感体重超重,相关健康产品热门成分有哪些?

05-05

12岁男孩超重30斤患脂肪肝 儿童肥胖对身高发育有哪些影响 脂肪肝如何治疗和调养

08-19

如何避免宝宝超重 人之初菁嘉贝比奶粉让宝宝远离肥胖

南昌市草珊瑚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05-24

肥胖儿童存在终生超重的风险 很可能会缩短10-20年寿命

02-04

标签:超重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