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可新光环褪色,新枝未壮,看华特达因的“成长烦恼”

当前营养品行业中竞争激烈,维生素AD作为细分品类也不例外,目前电商平台上已有超20家品牌在售且通过渠道渗透、推低敏产品等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抢夺市场,华特达因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近期华特达因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表现出对依赖单一品类、新品拓展乏力、品牌认知固化等问题。

01

逆势上涨,华特达因上半年营收、净利微增

2025年上半年华特达因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39%;归母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1.6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营收同比下降1.2%,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业绩仍保持微增,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子公司达因药业仍是营收与利润的主要支柱,半年报显示达因药业上半年营业收入11.36亿,占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的98.59%。其核心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持续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达因铁、达因钙等儿童用药及DHA、益生菌等营养健康产品稳步推广,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支撑;非医药业务如知新材料解散清算、卧龙学校资产占用问题等仍处于调整阶段,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

从财报的其他主要情况来看,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6.75亿元,同比增长61.44%,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强劲,在资金管理和运营效率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有效支持其业务的持续发展。

此外华特达因在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儿童药品市场的领先地位。达因药业上半年新增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注册批件,并获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临床试验批准,同时代理日本褪黑素颗粒(曼乐静),拓展儿童健康领域产品矩阵;公司以儿童临床需求为导向,年均推出1-2种儿童专用药持续强化研发创新能力。

华特达因上半年业绩虽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小幅稳步上升的态势显示出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阶段该公司仍保持了基本盘的稳固,也算是为其全年的业绩目标实现了平稳开局。

02

高度依赖伊可新,但占比已在下降

从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贡献来看,伊可新仍是华特达因不可替代的核心产品,上半年收入实现正增长占公司总营收的79%左右;作为国内维生素AD补充剂市场的头部产品,伊可新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认可度与稳定的市场渠道持续为公司贡献主要营收。

不过华特达因也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核心产品的潜在风险,近年来已着手拓展其他儿童用药及健康产品品类,试图通过丰富产品矩阵分流核心单品的营收占比降低对伊可新的依赖,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业务拓展进展并不顺利。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伊可新在华特达因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86%,两年多时间内这一占比从86%降低到79%,虽已布局多类儿童产品但尚未出现能被看作“第二增长曲线”的品类。目前伊D新、达因铁、达因钙等产品虽已实现稳定销售,但受限于市场教育周期、消费者认知度等因素单个产品的营收规模与伊可新仍有较大差距;治疗类药物如小儿布洛芬栓主要面向儿童发热等特定场景,由于市场需求相对细分短期内难以承担起替补的角色。

华特达因的多产品布局仍处于培育期,短期内核心单品的营收主导地位难以完全改变。单一产品占比过高可能导致公司业绩受政策、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伊可新仍占据公司营收的主导地位,公司需继续推进业务多元化战略,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伊可新光环褪色,新枝未壮,看华特达因的“成长烦恼”

03

品牌扎堆入局,维生素AD竞争升级

数据显示国内0-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5.16%,边缘缺乏率为24.29%,0-18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21.57%,不足率为28.71%,且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因此在当下营养保健品类市场中维生素AD领域热度颇高,公开信息显示目前约有20余家企业获得了维生素AD产品的注册证,众多国内外品牌纷纷入局,除了华特达因旗下的伊可新外,星鲨、滴卓思、双鲸、健美生、健敏思、兴贝等品牌也在市场中占据着一定份额。

据了解伊可新在维生素AD市场的占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但其他品牌也在追赶中,部分国产品牌近年来在市场推广和渠道渗透上不断加强,部分区域和细分用户群中的认知度逐步提升,对头部品牌形成持续竞争压力,比如笔者查询某电商平台某品牌无敏AD全网销量100万+,某品牌维生素AD显示行业销量前20,某品牌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4万+人付款,某品牌维生素AD10万+人付款等。

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维生素AD市场也正朝着细分化方向加速发展。现在市场上不仅有传统的维生素AD产品,低致敏性的产品也有不少,比如某品牌维生素AD宣称制药级别专线源头防控常见过敏原、无敏原100+项等;某品牌维生素AD滴剂宣称宝宝敏感防护新高度、不见56项常见过敏原敏宝更安心等。

从整体竞争态势来看该品类已从单一产品竞争逐步转向产品矩阵与细分赛道布局的较量,企业不仅需关注现有市场份额也需在研发和需求洞察上提前投入,以在细分趋势中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现在不少品牌维生素AD产品搭配益生菌、DHA等产品来卖,比如某品牌推出维生素AD滴剂、DHA藻油+ARA凝胶糖果组合,某品牌推出DHA藻油凝胶糖果+维生素AD软胶囊+果蔬铁凝胶糖果+酵母锌凝胶糖果+多联益生菌凝胶糖果+乳钙凝胶糖果组合。

维生素AD市场虽存在头部领先品牌,但竞争格局依然活跃,众多品牌持续发力,品类创新和用户需求细化正在推动行业走向多元竞争阶段。

04

拓展儿童营养健康产品线,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儿童健康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儿童维生素AD领域的头部企业,华特达因对儿童营养健康产品的拓展很重视。近日公司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明确表示将围绕儿童健康需求持续推出多款新产品,同时将进一步扩大伊可新的品牌影响力,并针对未来发展已制定继续扩展儿童营养健康产品的战略规划。

近年来华特达因已围绕伊可新逐步搭建起更丰富的儿童营养健康产品矩阵,在原有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品线,先后推出了儿童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以及儿童用品等多个品类,覆盖维生素AD、维生素D、补钙、补锌、补铁等维矿类产品,试图通过品类扩张实现多元产品共同发展。

不过从市场反馈与经营数据来看,华特达因在儿童营养健康产品拓展的效果尚未达到预期。除核心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外,其他拓展品类的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25年上半年财报也表示新拓展品类对营收的补充作用十分有限。

在儿童维矿类产品市场早已聚集了众多专业品牌,比如维生素D领域有星鲨、迪巧等强势品牌,补钙领域有朗迪、钙尔奇等深耕多年的企业,这些品牌凭借成熟的渠道布局与稳定的消费者认知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壁垒,华特达因新拓展的产品在功能、定价等方面与现有竞品差异度较低未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而且消费者对伊可新品牌的认知仍高度集中于维生素AD,品牌联想难以快速延伸至其他品类导致新产品在市场推广中面临较大的品牌认知阻力,单一爆款品牌向多品类延伸时容易面临认知固化的问题。

在儿童营养健康产品领域的拓展再短期内受行业竞争格局、品牌认知固化等因素影响新拓展产品尚未展现出明显效果,若公司想要打破当前局面还需在产品差异化研发、品牌认知拓展、渠道精细化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新品逐步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单一认知,在竞争激烈的儿童营养健康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05

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价格竞争激烈

目前不同品牌的维生素AD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差异较大、可达数倍,笔者查询发现某品牌婴儿维生素AD滴剂60滴1.7ml售价125元,某品牌无敏维生素AD90粒售价157元,某品牌维生素AD(胶囊型)70粒售价68元,某品牌维生素AD(胶囊型)24粒售价16.2元。

这种价差往往与产品的核心原料选择、成分组合等有关,比如某平价产品售价20元,配料表上原料包括维生素AD、精炼植物油、鱼甘油、甘油、明胶,某品牌售价126元则宣称帝斯曼维生素A+有机D3+专利MCT油、滴剂0胶,相比之下高价产品的原料组合不仅成本相对更高,还会强调吸收性和安全性。

而且多个高价维生素AD都强调低敏、无敏,0添加生育酚、香精、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部分滴剂型产品还宣称采用棕色避光瓶、真空按压泵、自动回收装置、精准控量、滴头技术等,部分高价产品还强调各种检测合格,比如某品牌宣称通过117项过敏原检测、19项塑化剂检测、5项重金属检测、8项合成色素检测、6项糖类检测、7项微生物检测等,一些平价产品则并未提及这些方面。

品牌溢价和销售渠道也会导致价差,进口品牌因需额外承担关税和物流成本价格相对较高,本土品牌则凭借品牌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在价格上保持中端、平价定位,此外直销模式或本土销售渠道可以降低成本,而多级代理或进口渠道则会增加产品售价。

不同价格区间的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中高价产品契合追求原料安全、功能全面的消费群体,低价产品则吸引对价格敏感、仅需基础营养补充的消费者。随着对产品品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价格差距可能进一步向“价值差异”倾斜,具备清晰定位与核心品质优势的品牌无论处于哪个价格区间都将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的品牌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收缩的压力。

06

面临医药集采、出生率降低压力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生儿出生数量为902万人,较2022年减少54万人,连续7年呈下降态势,虽然2024年有所回升但能否保持还不确定。当前华特达因旗下的主打产品“伊可新”正承受着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带来的市场需求缩减压力,这对其公司业绩的增长造成了一定挑战。

但从市场销售数据来看伊可新的销售表现仍然较为稳健,尽管出生人口的下降对伊可新0-1岁儿童使用的绿色装产生了一定影响,但1-6岁儿童使用的粉色装却在增长,增速超过10%,绿色装收入则相差无几。

此前在河北、江西等16个省份的药品集中采购中伊可新未能中标也意味着产品将暂时失去这些省份的医院端销售渠道,要知道医院推荐往往对购买决策有较强引导作用,此次多省集采落标短期内可能给伊可新的医院端销售带来了阻碍,但华特达因认为伊可新维生素AD主要销售渠道为医院外市场,包括连锁药店、线上电商平台以及母婴店等,即使被纳入集采对产品的销售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医院外渠道的优势布局也为应对集采压力提供了一定缓冲空间,而在出生率下降的大背景下行业整体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华特达因若能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以及品牌升级中进一步提升在存量市场的竞争力,仍有望在挑战中找到新的增长机会。

07

政策推动带来扩张潜力

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AD的补充年龄建议从出生持续至18岁,这一政策变化为伊可新等AD品牌的市场拓展提供支持。

当前伊可新的产品线分为1岁以下和1岁以上两个年龄段,能够精准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随着补充年龄的扩大伊可新的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宽,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一般来说医药行业的利润都很高,儿童医药领域也不例外,从华特达因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医药产品毛利率较高,销售毛利率高达85.97%,相较于2024年同期-0.19%,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政策利好、盈利能力等支撑下华特达因仍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

但是企业若想要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政策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就不能仅满足于现有产品简单的年龄范围延伸,需要加速推进除伊可新之外的其他儿童健康类产品的研发工作,同时也要致力于开发能够满足全年龄段消费者需求的新型产品,构建起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收入结构。

行业思考:华特达因在儿童营养健康领域凭借伊可新建立起优势,但过度依赖单一明星产品、新品未能形成有效接力,加之出生率下降、与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外部压力使其陷入增量难寻的困局。未来企业若想突破桎梏需要研发真正具有差异化的新品,打破品牌认知固化,在存量市场中构建可持续的第二增长曲线。

了不起的成长力 | 从40亿国民大单品到眼脑身高新王炸,伊可新如何做到妈妈安心、渠道省心?

08-23

了不起的成长力 | “手把手”提升,“实打实”增长,伊可新这次把母婴品牌赋能做出了新高度

07-29

了不起的成长力 | 向专业要增长!伊可新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身高管理)促进行动盛大开启

07-15

跨界母婴赛道,伊可新用维生素AD+DHA大单品,为渠道实现双重赋能

05-23

了不起的成长力 | “新”动能、“新”解法、“新”未来,伊可新多措并举重塑儿童健康行业价值

05-13

标签:伊可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