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孩患上“肝吸虫病”,罪魁祸首居然是它,家家都有!

之前有看到过一个新闻,广东佛山一名6岁男孩在幼儿园体检时,被查出转氨酶升高近20倍。医生诊断后说,男孩是患上了“肝吸虫病”。

6岁男孩患上“肝吸虫病”,罪魁祸首居然是它,家家都有!

蛔虫都够受的了,怎么现在又冒出来个肝吸虫?

差不多同一时间,河南郑州也出现一名5岁的男童突然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经过医生检查,发现也是肝吸虫惹的祸!

6岁男孩患上“肝吸虫病”,罪魁祸首居然是它,家家都有!

图源:大参考

不仅两人发病的年纪相近,导致生病的罪魁祸首也是一样的——家中的砧板!

01
病从口入真不假
寄生虫可以说是儿童最常见的多发病了,严重可能会阻碍生长发育。而这些病绝大多数都是因嘴而起。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流行于喜食淡水鱼、虾的地区,例如珠三角地区就是高发地区,大概是因为当地有一道美食叫“鱼生”,就是将生的鱼肉片成鱼片后,蘸一些调料就直接食用。而国内的鱼生大多以河塘养殖的淡水鱼为主,往往携带大量的寄生虫。

6岁男孩患上“肝吸虫病”,罪魁祸首居然是它,家家都有!

前方预警

肝吸虫幼虫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的胆管内发育为成虫,而成虫可以有瓜子仁般的大小,想想一群虫子在你的胆管里窜来窜去...

当时男孩父母表示前段时间他们家确实处理过生鱼,但最后吃的都是熟食。


其他的感染途径

有些人不爱吃生肉觉得应该没事,但如果家里的砧板和菜刀并没有做好生熟区分,也逃不了被肝吸虫感染的风险。

刚切完生鱼肉的砧板和菜刀,又用来处理一些熟食,如果鱼肉含有肝吸虫,就很有可能通过砧板和菜刀粘在熟食上。

这里不放图了,已经受到冲击快原地升天了。

此外,吃了没全熟的鱼肉或虾肉,也是有可能感染肝吸虫的!

在不久之前,湖南长沙一位患者经常有白色绦虫从体内钻出,虫子钻出后仍在地上蠕动...

经治疗,该患者排出一条4.95米长的牛带绦虫。
感染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长期食用生食制品的习惯,种类还贼多!

6岁男孩患上“肝吸虫病”,罪魁祸首居然是它,家家都有!

尽管很多人没有这种习惯,但小编还是要叨叨一句:煮熟了再吃。

醋、白酒、芥末等调料有一定抑制效果,并不能彻底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02
砧板其实是颗隐藏炸弹
想必不少人都有过误食 “葱蒜味西瓜” 的童年经历,那股混杂着刺鼻异味的味道,往往让人毕生难忘。这背后,很可能藏着厨房中一个被忽视的卫生死角 —— 砧板。

先做个小调查:你家厨房有几块砧板?生熟食材是否严格分开处理?然而现实数据令人忧心:超过一半的家庭,厨房中始终只用一块砧板。

砧板用得越久,表面的刀痕就越深。这些密密麻麻的缝隙,再加上厨房潮湿的环境,简直成了细菌、真菌的 “天然繁殖温床”。

有研究数据为证:

家中常用的砧板,每平方厘米竟滋生着约 200 万个细菌;
使用超过 3 个月的砧板,单位面积细菌数更是马桶盖的200 倍!

换句话说:一块常年不换、生熟混用的砧板,可能比你家厕所还要脏!

长期忽视砧板卫生,这些危害正在逼近家人健康

虽然多数微生物与人类能和平共处,但砧板上的致病菌却可能 “趁虚而入”,尤其对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儿童和孕妇威胁极大。

真菌污染:肉眼可见的 “隐形杀手”
有时砧板上出现的黑斑、类似青苔的黏腻物质,很可能是曲霉菌。对健康成年人而言,曲霉菌或许无害,但免疫力低下人群接触后,极易引发皮肤病、伤口感染,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

此外,木质砧板中还常见念珠菌,这种真菌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直接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细菌污染:生肉里的 “致命威胁”
砧板上的细菌多来自生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剧烈腹泻、胃肠痉挛,严重时可能导致肠道出血,甚至诱发急性肾病;
沙门氏菌

是食物中毒的 “常客”,感染后轻则出现头痛、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重则可能引发抽搐、昏迷,危及生命。

看似不起眼的砧板,实则是守护家人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及时更换、生熟分开,远比事后补救更重要。

03
砧板卫生要重视
1. 生熟必须 “分家”,一块砧板真不够
看到这里,可别再图省事只用一块砧板啦!建议至少准备两块砧板,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处理 —— 这是避免细菌交叉污染的基础。

可能有人对 “生熟” 的界定模糊,这里给大家一个明确参考:

“生”:指切完后还需加热烹饪的食材,比如生肉、生鱼、未焯水的生蔬等;
“熟”:指切完后可直接入口的食物,比如凉拌菜、熟食、水果、主食等。

若条件允许,刀具也建议对应分开用;要是担心水果沾到其他食材的味道,单独备一块 “水果专属砧板” 会更贴心。

2. 别等 “烂了才换”,出现这些情况就得换
砧板的使用寿命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不同材质的耐用性不同,但只要出现以下现象,不管用了多久都得及时换:

表面刀痕过多、过深,缝隙里容易嵌油污、藏细菌;
材质变色,出现不明黑斑、霉点;
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切菜时容易掉渣。

别犹豫,该换不换,之前的清洁功夫可能都白做啦!

3. 用完别只 “冲一下”,清洁要做对这两步
日常清洁不到位,砧板再新也容易变 “细菌窝”,正确做法分两步:

第一步:每次用完及时洗 + 晾干
用流动的水把砧板表面冲洗干净(最好用软毛刷刷掉缝隙里的残渣),然后竖着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 —— 潮湿是霉菌滋生的 “帮凶”,一定要让它彻底干透。

第二步:每周定期深度消毒

高温消毒:只用开水随便冲几秒没用!建议用沸水浸泡或持续淋烫至少 30 分钟,才能有效杀灭大部分细菌;
消毒水浸泡:按说明调配消毒水,将砧板浸泡后,一定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避免消毒水残留污染食材。
4. 选对砧板 “岗位”,不同材质各有 “擅长区”
市面上砧板材质五花八门,不是越贵越好,选对 “适配场景” 才实用,给大家整理了常见材质的适配指南:

木质菜板:适合剁肉、砍骨头(硬度够),但缺点是吸水性强,用完若没及时晾干易发霉;
塑料菜板:适合切新鲜蔬菜、水果(轻便好洗),但要注意不耐高温,别用热水烫或放洗碗机高温档;
树脂菜板:不发霉、不伤刀,适合切熟食、果蔬,日常用着省心;
竹制菜板:轻便,吸水少易风干,不易发霉,但大多是拼接款,买时要避开劣质粘合剂的 —— 若粘合剂不合格,容易开裂掉渣;
不锈钢砧板:不发霉、易清洗、不掉屑、不变形,但太硬,不适合砍剁,适合切凉菜、处理海鲜(不易留味);
谷壳麦秆砧板:安全健康,不发霉、不变色、不易掉屑,切熟食、果蔬都合适,性价比不错。

最后提醒:买砧板别贪便宜,一定要选正规商家的产品。

挑的时候多留意:纹理是否清晰自然(尤其木质、竹制),用手摸一摸表面是否光滑,试着用指甲刮一下,看看会不会掉屑 —— 这些细节能帮你避开不少劣质品。

开水烫奶瓶,孩子得胃病?“用开水烫一下”,坑了多少娃!

孩子得胃病 08-23

从小被允许吃冷饮,和被父母限制吃的孩子,长大后3个方面差距大?

宝宝吃冷饮 08-23

有人说宝宝吐泡泡就是肺炎,真的吗?

婴儿肺炎 08-23

新生儿夜晚爆哭的10大原因排行榜

婴儿哭闹 08-23

宝宝两岁,后脑勺摔在地板上,会影响智力发育吗?

智力开发 08-23

标签:6岁男孩患上“肝吸虫病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