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孩10800元生育补贴,有多少会流向奶粉市场?

近期,期盼已久的全国性育儿补贴政策正式落地。

暖意尚未来得及扩散,民政部《2024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便传来消息:全国结婚登记量骤降20.5%,结婚率创下历史新低。建立家庭意愿的消退,正深刻瓦解生育基本盘。

在政策暖风与人口寒流交织的新局下,我们不禁深思:这笔“育儿金”究竟有多少会转化为“奶粉钱”?深远人口变动下,奶粉市场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更关键的是,从业者将如何谋新?我们结合最新政策与相关数据,深入剖析一下。

国家育儿补贴:
解锁奶粉消费潜力

7月28日,酝酿已久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明确对符合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年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直至其年满3周岁。意味着一个孩子在0-3岁期间,共可获得10800元的国家补贴。那么,这笔钱对于育儿家庭意味着什么?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披露,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约为53.8万元,其中0-3岁阶段的养育成本约为7.36万元。国家10800元的补贴,仅占这三年平均养育成本的约14.7%。

深入分析这笔补贴的实际影响,其“含金量”会因地域和收入水平呈现差异。例如,在上海这样的高线城市,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高达101万元,相应地,0-3岁阶段的开销可能达到16.8万元左右。国家补贴的10800元仅占其三年养育成本的约6.4%,对于高成本家庭而言,支撑作用相对有限。而在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比如西藏,0-17岁平均养育成本为34.9万元,0-3岁约5.8万元,国家补贴则占其三年养育成本的约18.6%,这笔钱的相对价值更高,或许能够有效缓解育儿压力。

从收入群体来看,高收入组家庭0-17岁养育成本高达131.5万元,补贴占比仅约4.9%;然而对于低收入组家庭,其0-17岁养育成本约12.6万元,补贴占比却高达约51.4%,充分表明,国家补贴对于低收入家庭的普惠和支持作用更为显著。

那么,这10800元有多少会转化为“奶粉钱”呢?一个0-3岁的宝宝,每月平均消耗约4-5罐婴配粉,若按每罐均价250元计算,每年奶粉开销约为15000元。国家每年3600元的补贴,理论上可覆盖约2.4个月的奶粉开销,即大约8-10罐奶粉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笔钱能够缓解一部分经济压力。宏观来看,据勤策消费研究数据,参照呼和浩特试点经验,约15%-20%的育儿补贴资金将流入乳制品消费。按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计算,将为乳制品行业每年创造约540-720元的婴配粉增量需求。考虑到2025年可申领补贴的婴幼儿总数预计将突破1800万,将带来每年约97.2亿元至129.6亿元的婴配粉市场增量。

人口变局:
奶粉市场结构性调整

比起育儿补贴,更值得深思的是最新披露的婚姻数据。在登记结婚人数骤降的同时,其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29岁主力育龄段的结婚占比从2022年的52.44%降至2024年的48.5%;同期,30岁以上人群的结婚占比则从47.56%攀升至51.5%。

单孩10800元生育补贴,有多少会流向奶粉市场?

结婚人口结构性高龄化,对新生儿数量构成更深层次的挑战。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30-34岁结婚占比增加了0.65个百分点,而35-39岁和40岁以上人群则分别显著增加了2.3个和0.99个百分点。这些高龄婚姻,或因生理限制导致首次生育不易,或因生育周期压缩使得多孩可能性降低;更甚者,许多以情感陪伴、生活互助为目的,对新增人口几乎毫无贡献。复杂多样的婚姻结构变化,正加速稀释我国的整体生育潜力。

这种趋势对于婴配粉行业是更隐秘的挑战。尽管国家层面积极推出多项措施优化服务,如将辅助生殖技术、分娩镇痛纳入医保等,然而,新生儿总量仍在持续承压。据勤策消费研究数据,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已从2021年的超1700亿元降至2025年的1500亿元左右,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缩至不足1200亿元。婴配粉市场正从“存量竞争”滑向“缩量竞争”。这正是由人口结构深层变动所带来的,一个系统且影响深远的课题。

与此同时,婴配粉市场的需求结构与消费者画像逐渐清晰。一方面,尽管市场整体承压,但超高端奶粉市场表现依然强劲。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5年1-4月超高端+市场占比已达33.2%,同比增长13.3%。在新生儿总量下降的背景下,“少生优育”观念盛行,现有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不降反升,带动市场向更高端、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生育年龄抬升可能带来的部分婴儿特殊健康管理需求,以及整体育儿理念的精细化升级,针对特殊营养需求的特配粉市场也正显现出潜力,成为整体市场下行中的一个结构性亮点。

此外,国家育儿补贴的落地,将尤其为支付能力相对有限的家庭提供实质性的婴配粉购买助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选择高性价比、普惠型或中端婴配粉的意愿与能力。

国补新局:
品牌渠道增长新策

在国家补贴落地之前,飞鹤、伊利、君乐宝等头部乳企已率先启动大规模生育补贴计划,总投资据估算超60亿元。

然而,乳企的“补贴大战”对渠道的影响,如某业内人士所说,“参与得越积极,死得越快”,是喜忧参半,甚至“弊大于利”。据反映,乳企补贴的产品多为大流通粉,利润极低。母婴店参与补贴却把顾客引到了不赚钱的产品上,导致利润被拉低。同时,由于消费者可以申请多个品牌的补贴,部分产品甚至低价流入二手市场,严重扰乱了价盘,门店新客转化率大打折扣。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育儿补贴的落地,为乳企和渠道提供了一个重塑合作模式的新契机。消费者手中这笔额外的支付能力,正成为品牌与渠道携手合作的突破口,共同转向价值创造,挖掘消费者升级需求。对于婴配粉品牌而言,核心挑战转变为:如何最大化地利用这笔灵活支付金,实现新增长?

精准捕捉并引导这部分额外消费力,品牌或可从产品策略、渠道布局及营销入手:

品牌可利用补贴带来的预算弹性,在产品策略上精准分化。一方面,对于预算弹性较大的家庭,品牌或可重点推广自家高端或超高端奶粉系列。另一方面,对于支付能力相对有限的家庭,更倾向于选择高性价比的普惠型或中端产品。品牌或可针对他们,确保相应产品的稳定供给,并通过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购买选择,例如多罐组合优惠、满额赠送等,让补贴发挥更大价值。

其次,品牌或可主导推出“奶粉+X”套餐。拥有多品类高端线的品牌,或可以奶粉为核心,搭配旗下高端辅食或营养品;而在奶粉品类有高端优势、其他品类较弱的品牌,则可积极与经销商及门店协同,联动其他优质品牌,共同推出组合装,拓宽消费升级空间,培育新消费习惯。

精准渠道投入与赋能同样关键,品牌或可在线上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并触达获得补贴、有升级意愿的消费者,定向投放专属优惠或组合套餐;线下则需深度赋能门店,提供具吸引力的联合促销方案,并强化导购对自家高端产品核心优势的培训,确保有效转化。

此外,鉴于补贴的“额外”属性,品牌或可考虑与门店合作,挖掘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可捕捉妈妈们往日因预算放弃的自用消费,例如,具备孕妇/哺乳期奶粉线的品牌可推出“母婴同享”方案;亦可联手渠道,通过赠送或折扣换购产后修复产品、营养品,乃至护理套装,拓宽服务边界,形成深度链接;针对部分家庭因成本考量转用普通牛奶替代3段奶粉的现状,品牌亦可利用补贴提升的购买力,设计更具吸引力的3段奶粉购买方案,鼓励消费者持续选择……

直抵消费者的育儿补贴,减轻了家庭负担,也为婴配粉品牌设下了新考题:在市场缩量、竞争加剧的当下,如何将这笔灵活支付金,转化为消费者对自身高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坚定选择?难度悄然升级,不再是简单的市场份额争夺,而是品牌能否真正读懂消费者,引领新的育儿时代。

中北态态当佳成长奶粉: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于一体的高品质奶粉!

广东中北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8-18

光明致优A2奶源致优双微小分子奶粉:天然亲和,科学配方成就卓越营养!

杭州高歌坦图商贸有限公司 08-18

优卡丹初乳碱性蛋白乳铁蛋白儿童成长奶粉:科学配方助力3-15岁孩子健康成长!

仁和(优卡丹)修正运营中心 08-18

甄高爱加赖氨酸CBP初乳碱性蛋白儿童成长奶粉:采用新国标配方,让家长更安心!

仁和(优卡丹)修正运营中心 08-16

羊奶粉品类突围战:如何借鉴营养品行业“三把钥匙”打开千亿市场?

08-16

标签:奶粉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