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亿!上半年保健品线上卷出“新高度”,钙片、心血管、美容养颜成最大赢家

2025年,保健品行业的线上战火烧得更加猛烈。

近期,上半年行业数据新鲜出炉,一个清晰而激烈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抖音平台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增长引擎、国产品牌虽占上风,但生存压力空前巨大;线上大健康保健品市场不再是“维生素+钙片”的老面孔;钙、心血管、美容等品类的爆发,精准命中了当下消费者最迫切的健康诉求……

一场由消费者真实需求驱动的品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01抖音一骑绝尘内容种草“卷”出真金白银

根据DSA最新发布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内大健康保健品在线上电商平台的总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740亿元。

而在这片广阔的蓝海中, 抖音平台的表现堪称“现象级”。数据显示,抖音上半年的保健品销售额高达25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75.3%!这个增速,将其他传统电商平台远远甩在了身后。

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抖音强大的内容推荐机制,让精准种草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点开抖音,你可能刷到一个专业营养师在讲解钙吸收的关键,下一秒就看到一位宝妈分享给孩子补钙的真实体验,或者一位健身达人展示运动后补充蛋白粉的流程。这些真实、生动、多元的内容,构建了强大的信任感和消费场景。

更重要的是,品牌们在抖音不再只是追求昙花一现的“爆款”,而是“卷”起了“内容种草+高频复购”的闭环运营能力。他们深耕直播间,培养专业主播,建立私域社群,通过持续的互动和价值输出,将一次性流量转化为忠实用户。

这背后,是抖音已经从单纯的流量场,变成了保健品品牌可持续增长的“主阵地”。

02品类大战白热化

那么,上半年消费者到底在买什么?哪些品类在线上卖得火?DSA的数据揭示了几个“卷”出增长势头的明星品类。

美容养颜类产品稳居销售榜首,益生菌、钙、心血管健康这些功能明确、效果可感知的品类增长迅猛,而曾经的“顶流”维生素增速几乎停滞。这背后,是消费者在健康管理上变得更具体、更务实,也更愿意为看得见的效果买单。

从销售数据来看,美容养颜以12.7%的市场份额和20.3%的同比增长领跑,益生菌与益生元紧随其后,占据10.2%的份额,增长18.2%。

这两类产品的走红,反映出年轻消费群体对“内外兼修”的强烈诉求。她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希望通过内服产品改善皮肤状态、调节肠道功能,实现更直观的健康外显。在直播间里,主播展示使用前后的皮肤对比、分享服用后的排便变化,这些真实反馈比抽象的成分说明更有说服力。品牌也迅速跟进,推出主打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特定益生菌株的产品,并强调“科学配方”“临床验证”,试图在信任和效果之间建立连接。

740亿!上半年保健品线上卷出“新高度”,钙片、心血管、美容养颜成最大赢家

钙和骨关节健康品类的表现同样抢眼。

钙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34.9%,骨关节健康也实现了29.7%的增长。这背后是中老年群体和运动人群的刚性需求在释放。很多子女会为父母购买钙片,作为日常健康关怀的一部分。他们关注的不再是“有没有钙”,而是“吸收好不好”“是否添加维生素D”。一些品牌推出的“液体钙”“微囊化技术”产品,正是为了回应消费者对吸收率的关切。而在骨关节健康领域,氨糖、软骨素等成分已被广泛认知,消费者会主动搜索相关知识,对比不同产品的含量和配比,购买决策更加理性。

心血管健康品类的增长更为惊人,达到37.4%。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关注慢性病的预防性管理。他们可能在体检后发现血脂、血压指标异常,随即在线上搜索相关保健品。这类消费者非常看重产品的科学依据和品牌背景,会仔细查看是否有第三方检测报告、是否获得保健食品认证(蓝帽子)。品牌也在加强与医疗机构、健康平台的合作,通过科普内容建立专业形象。

相比之下,维生素品类的增长仅为0.9%,显示出市场趋于饱和。过去那种“全家一罐”的复合维生素模式正在失效。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于是,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的定制化维生素产品开始出现,但整体创新仍显不足。

反观矿物质品类,同比增长高达35.5%,反映出消费者对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关注提升。这说明营养补充正在从“广谱覆盖”走向“精准查漏”,人们更愿意为明确的缺乏问题买单。

体重管理、运动营养等品类的增长,则映射出都市人群对生活方式的主动调整。

体重管理13.3%的增长,源于人们对“控糖”“代餐”“阻断”等功能的兴趣。他们希望产品既能帮助控制体重,又不会影响正常饮食和社交。因此,咀嚼片、口服液等便捷剂型更受欢迎。

运动营养13.8%的增长,则得益于健身人群的扩大。蛋白粉、BCAA等产品不再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属,越来越多的普通健身者将其纳入日常补给。品牌通过赞助健身房、与健身KOL合作,强化专业形象,吸引目标用户。

但也有品类面临挑战。脑部健康品类的销售额同比下降0.8%。尽管很多人关注记忆力、抗疲劳,但这一需求在保健品端的转化并不顺畅。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咖啡、茶饮等快速方式提神,对保健品的长期调理作用缺乏耐心。

鱼油品类同样增长缓慢,仅2.9%,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其核心成分Omega-3的认知不足,容易被低价产品吸引,忽视EPA/DHA的实际含量。

740亿!上半年保健品线上卷出“新高度”,钙片、心血管、美容养颜成最大赢家

03从“卷流量”到“卷内功’

从品牌格局来看,国产品牌依然是线上市场的主力军。数据显示,上半年活跃的保健品品牌数量接近2万个,其中国内渠道品牌占比高达56.6%,在销售额上也占据明显优势。国产品牌更懂本土消费者需求,在渠道,尤其是像抖音这样的新渠道,反应速度、产品迭代和营销玩法上往往更具灵活性。

然而,亮眼的整体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异常残酷的“淘汰赛”。一个令人警醒的数据是:上半年,国内品牌的数量同比减少了10.4%,跨境品牌也下降了3.9%。市场总量在增长,但“能留下来分蛋糕”的品牌却在减少,这清晰地表明,行业竞争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从品牌角度看,过去靠“广撒网”打广告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现在,品牌必须更懂消费者——他们的年龄、生活方式、健康痛点,甚至信息获取习惯。那些能提供清晰功能定位、透明成分信息、真实用户反馈的产品,更容易赢得信任。内容营销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科普文章、短视频、直播讲解,帮助消费者理解产品背后的科学逻辑。

资本的动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近年来,投资更多流向具有明确功能宣称、拥有自主研发能力、能讲出“科学故事”的新兴品牌。传统大厂也在加速转型,推出子品牌或收购创新企业,试图抓住细分市场的机会。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卷”:卷产品创新,看谁能更快推出符合细分需求的新品?卷供应链效率,看谁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控制成本?卷营销转化,看谁能在抖音等内容平台玩得更溜、ROI更高?卷品牌信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心?

2025年下半场的战鼓已经擂响,哪些品类、哪些品牌又将脱颖而出?上半年表现亮眼的品类,是继续保持优势,还是被赶超?我们拭目以待!

里程碑时刻!君乐宝联手江南大学领航国产益生菌攻坚!

君乐宝联手江南大学领航国产益生菌 08-14

5天销售破千万?这家潮玩品牌居然才成立3年!

玩具 08-14

看好中国功能营养市场,“欧洲乳品” 项目在华正式启动

乳业 08-14

夏季是宝宝缺锌的高发期,孩子存在10种情况是缺锌,挑食只是其一

宝宝缺锌 08-14

美赞臣中国CEO肖婧婧:营造生育友好氛围,不同地区需要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政策

母婴市场 08-14

标签:卫生保健品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