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可以出人头地,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就一番事业。
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会纠正,可是教育方式很多种,家长要怎么选。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维中,家长最擅长使用的是“棍棒教育”,俗话说:“孩子不打不成器,不听话打一顿,疼了就长记性了,没有什么错误是打一顿解决不了的。”
也有的父母认为:“要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了,心服口服才能真正的改正错误。”

著名心理学家兼亲子教育专家李子勋说,打孩子最多只能作为威慑孩子的手段,不能做为让孩子听话的手段。

孩子小他打不过你被你揍,等孩子大了家长老了,往往会反转,极端的就会出现弑母的案件。

教育孩子,最主要还是得把话说到孩子心里,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打孩子看起来效果显著,但孩子心里怎么想的家长并不知道。如果家长以此为常见教育手段,孩子经常处在挨打的阴影下,以后的心理成长肯定受影响。

李玫瑾:“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明显。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01 性格差距大

经常挨打的孩子性格要么暴躁,攻击性强,要么胆小自卑,唯唯诺诺,连与人争辩都不敢。

马伊琍曾在节目中表示,自己以前对大女儿爱马非常严厉,只要犯了错,就会挨打。

爱马1岁时把饭碗扣在头上玩,马伊琍看见了,立刻呵斥女儿把饭粒都捡起来,还生气地打了女儿的手掌心。

咨询育儿问题加微信 1726076400

这种严厉的管教看起来非常有效,只要马伊琍声音稍微大一点,爱马就会吓得立刻认错:妈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乖巧听话的爱马经常受到别人的表扬,马伊琍也以为这是好事。

“经常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直到有一次,有小朋友来家里和爱马玩,两人在玩过家家,小朋友要求爱马演宝宝,爱马不乐意,却不拒绝。

事后,马伊琍问她为什么不说自己不想演,爱马回答:我不敢。

马伊琍这才明白,自己的教育方式错了,看起来乖巧的爱马,只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罢了。

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创伤,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我贬低自己,变得自卑、不自信。

而从不挨打的孩子则是积极乐观,很自信,由于有父母的爱做支撑,可以更勇敢的面对挫折与困难。

02 犯错误后的态度差异

孩子没有不调皮捣蛋的,犯错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二者差别真的很大,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选择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甚至隐瞒因为害怕再挨打。
不挨打的孩子,会直接面对错误,并且坦然的承认,积极的改善,而不是自卑和恐慌。

03 亲子感情不一样

经常挨打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很纠结,似亲似远,非常复杂,或者说恐惧父母。或许长大后可以理解父母但是,这种非打即骂所带来的伤害是孩子心理抹不去的阴影。
而从不挨打的孩子,与父母感情亲密和谐放松,发自内心的爱父母,并且从父母那可以获得安全感。

04 对待家庭的看法不一样

经常挨打的孩子,对家没有安全感,会养成孩子从小的家庭责任差,对于以后的家庭也未必憧憬,成年如果性格古怪,那么家庭幸福的几率很低。
从不挨打的孩子,认为家是温暖的,是安全的避风港,有任何问题,挫折,难处会想到回家,想到还有爱我的父母,将来家庭生活通常都是和睦的。

05 为人处世的方式不一样

经常挨打的孩子相对情商低,有问题通常也只有暴力这一个解决方法,前央视主持人樊登:“孩子10岁之前你对待他的态度,就是孩子14岁之后,他对待别人的方式。”
从不挨打的孩子,内心阳光自信,对待别人也会体现出高情商,通情达理,有事情会想办法面对解决,而是不武力解决。

06 说服教育见效慢,但长远看是安心的方法

很多家庭对“快乐教育”理解有偏差,认为是不打不骂放任自流。其实是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孩子的方向,让孩子认可。所以“快乐教育”更需要技术含量。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很多家庭会选择吼一顿或者拍两下,让孩子哭着把饭吃完,虽然立竿见影,但是会一直因为吃饭这件事跟孩子做斗争。

而聪明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午饭结束,就没有饭了,如果饿了你要等晚饭。等孩子要吃饭的时候告诉他没有了,孩子会哭闹,也要耐住脾气,但是等他哭累了,再安慰一下,告诉他别急,晚饭就有好吃了,这样的话通常孩子能好一星期,挑战几次之后,孩子自然就会好好吃饭了。

吃饭这样,学习也可以这样。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01 自我情绪管理,停止暴力行为

家长打孩子,其实是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好,掌控不了自己的冲动,所以家长应该先做好情绪管理,比如先离开一会儿,人多时候告诉自己好多人看着呢,还有网传的:默念亲生的亲生。
02 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说一千条道理,都不如一次的感同身受,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不被理解,很难敞开心扉,所以父母的同理心,共情心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与自尊。
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孤独的情绪,并且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

03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的天赋有限学习能力也不一样,所以不要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家长要理智的看待孩子的优缺点,并且包容孩子的不完美。
“3岁分床、5岁分房”坑了无数孩子!几岁是分床睡的最佳年龄?

04 平等的对话

当孩子犯错了,首先不要急于马上制止立刻改正,我们应该看看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相信孩子有善良的动机,因为很多孩子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那么该打的是孩子吗?不是应该反省自己吗?是不是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父母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不是质问与怀疑甚至打骂,而是真正的平等的沟通,包容理解孩子,然后在一起解决问题。

深圳一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暴打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辅导孩子做作业

11-21

保姆在电梯中一分钟打孩子14次 涉案保姆已被行政拘留

01-14

打孩子的屁股有哪些危害 家长们都知晓吗

09-02

孩子不学习爱玩耍 爸爸当街打孩子被误认为虐童

05-18

老师殴打孩子,你怎么办

07-01

标签:打孩子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