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育儿补贴、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今年两会这些提案火了
-
2025-03-06 10:05 来源于:母婴行业观察
人口问题、教育问题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在今年两会期间仍是热议的焦点,多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孕产服务免费”、“建议免费学前教育制度可分三步走”、“建议各地制定彩礼上限标准”、“建议女性产假不低于6个月”等话题先后登上热搜。
政府工作报告: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降低年轻人养育成本
除了婚恋观念改变引发的“不愿生”外,当下,养育成本的升高,更使得很多人“不敢生”,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势在必行。
生育方面,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建议,加大对无痛分娩技术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对医院孕产科室给予资金补助,争取实现孕产服务全部免费。
全国人大代表张强表示,为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覆盖生、养、育、住全周期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议强化经济支持,降低生育成本,例如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将辅助生殖技术(如胚胎培养)、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分娩镇痛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降低家庭医疗负担。
教育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表示,建议探索建立免费学前教育制度,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列入“十五五”规划重点工程统筹实施。他还表示建议免费学前教育制度可分三步走:一是2025年-2027年试点阶段,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试点实行3年全免费,中部省份在优先保障残疾等特殊学前儿童学前教育免费的基础上,试点实施一年或两年学前教育免费;二是2028年-2030年推广阶段,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中央与地方分档分担机制,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三是2031年-2035年完善阶段,实现3-6岁免费学前教育全覆盖。
维护女性权益
男女共担养育责任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还围绕女性权益、生产假期等问题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谭琳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统一规范生育休假制度,建议将生育奖励假(延长产假)与98天法定产假予以合并统称产假,统筹产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内容和时长;二是推进生育休假政策有效落实;三是完善生育假期成本分担机制,建议改变仅由用人单位缴费的生育保险筹资模式,探索建立用人单位缴费为主、政府补贴和个人适当缴费相结合的多方共担筹资模式,个人缴费比例可在本人工资的0.3%左右,以拓宽生育保险费来源,增强生育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全国政协委员拜文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措施,他关注到年轻夫妇所面临的新生儿看护问题,例如请保姆或月嫂带来的育儿成本增加。为了减轻年轻夫妇生育的经济压力,他呼吁延长产假及陪护假,建议女性产假不低于6个月,男性陪护假不低于30天,并且可根据各地情况出台更多支持政策。
聚焦生育力保存
降低生育焦虑
目前,除了不想生、不敢生问题之外,不能生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15%。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微创介入中心主任、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胡小青指出,随着女性年龄增加,卵巢功能下降,如果能在早期将质量更好的精子、卵子保存下来,等条件合适时再自由选择生育,也许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年轻人的生育焦虑,她建议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开展生育力保存知识科普活动,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如鼓励医疗机构开展生育力保存技术服务,将生育力保存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
-
双减之下,哪些教育玩具更受欢迎?
09-08
-
中国零售业复苏报告:前两月学前教育玩具销售额激增八倍
06-22
-
卡乐咪儿童教育玩具推荐 卡乐咪教育玩具怎么样
卡乐咪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08-10
-
波菲教育玩具 开启宝宝益智之旅
浙江波菲教育玩具公司 06-25
-
儿童教育好帮手:乐婴坊儿童教育玩具供你选择
合肥乐婴坊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05-27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