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奶企增收不增利,原奶又过剩了?

遭遇奶价下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上游奶企2022年多数增收不增利。生鲜乳供需矛盾加剧,出现阶段性过剩。

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经历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后,2022年遭遇奶价下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10家上市、挂牌上游奶企中,多数在2022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有8家出现净利润下滑,仅骑士乳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骏华农牧、沃野牧丰录得亏损。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原料奶产能只是相对于需求下降的阶段性过剩。随着需求逐步恢复,预计原奶价格有所恢复,但国际奶价下行和2022年既有库存对奶价大幅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七成奶企增收不增利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鲜乳(原料奶)产量3932万吨,同比增长6.8%。与产量持续增加相比,奶牛主产省份生鲜乳全年平均价格为4.16元/公斤,同比下降3.1%。

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复杂、世界经济放缓、疫情对供应链造成冲击等影响,国内外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升,奶牛养殖成本承压。2022年,现代牧业原料奶成本为2.33元/公斤,同比增加0.22元/公斤;中国圣牧原料奶饲料成本为2.71元/公斤,增长0.11元/公斤;优然牧业原料奶销售成本增加33.2%至74.42亿元;澳亚集团每千克原料奶饲料成本增至2.44元,同比上升16%。

而上述价格变化,导致上游奶企毛利率、净利润普遍下滑。据新京报记者统计,10家上市、挂牌奶企中,有7家在2022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净利降幅在11.71%到694.55%不等。其中骏华农牧净利润下降694.55%至-954.24万元。沃野牧丰2022年净利润下滑264.49%至-1302.97万元,且因2021年、2022年连续亏损,截至2022年底公司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总额约9883.63万元,被审计机构出具“存在可能导致对沃野牧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的审计意见。

跨入“百亿营收俱乐部”的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也不例外。2022年,优然牧业营收增长17.62%至180.51亿元,其中原料奶业务收入增加13.8%至108.54亿元。现代牧业营收增长73.7%至122.95亿元,其中原料奶收入增长42%至99.45亿元。不过优然牧业净利润减少73.38%至4.15亿元,原料奶毛利率从上年的41.4%下降至31.4%;现代牧业原料奶净利润减少44.79%至5.62亿元,毛利率从上年的36.2%降至31.1%。

2023年1月登陆港交所的澳亚集团,也未能逃脱股价破发和业绩下降。2022年年报显示,澳亚集团营收增长7.83%至5.63亿美元,净利润下降77.63%至2339.4万美元。

作为10家上市、挂牌奶企中唯一增利不增收的企业,上陵牧业2022年在营收下降2.07%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349%至2.55亿元。财报显示,自2018年2月起,上陵牧业控股股东上陵集团及关联方使用上陵牧业公章违规对外担保3.292亿元,未经上陵牧业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后被相关银行合计划扣约1.98亿元用于上陵集团的担保贷款还款付息。经上陵牧业134位中小股东等起诉,上陵牧业追回了部分款项。若剔除预计负债和坏账准备的冲回金额,则上陵牧业2022年亏损约1552.96万元。

生鲜乳阶段性过剩

从2022年下半年起,奶价下跌、饲料成本上涨、原料奶销售不畅等问题持续困扰奶牛养殖企业。进入12月,乳企相继出现喷粉现象,为降低成本,不少中小牧场选择把奶牛当做肉牛卖,活牛若用于养殖基本无人接手。

即便进入2023年1月销售旺季,奶价上涨也未如期到来,反而呈现出旺季不旺的局面。河北奶协、山东奶协均在公开文章中提到当时奶业出现的困境,如原料奶供应增加、乳品消费减少、养殖成本上涨、奶价持续下行,乳企库存激增、产量下调、生鲜乳使用量骤减等。

这些变动在企业年报中也有所体现。2022年,现代牧业原料奶平均售价下降3.2%至4.27元/公斤,中国圣牧原料奶售价为5元/公斤,降幅为2%;优然牧业原料奶平均单价为4.66元/公斤,下降0.24元/公斤;澳亚集团原料奶平均售价下降7.4%至4.65元/公斤。

从以往资料来看,影响国内奶价走势的因素,主要有饲养成本、原奶供应量、下游需求量以及进口乳品量等。2022年,进口乳品减少、饲料成本上涨未能有效拉动国内奶价上行,可见问题或出在供需方面。

奶业上游杂志《荷斯坦》主编豆明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尽管过去两年全国掀起牧场建设热,但并未出现奶源过剩问题。据他掌握的数据,2020年、2021年我国牛奶产量增幅均在7%左右,由于消费旺盛,奶价相对坚挺。2022年,我国进口乳品量下降,原料奶产量增长6.8%,增幅与上两年基本持平,但消费市场出现疲软,全国性奶价下降,部分地区奶源过剩问题已经显现。

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网文章分析称,2022年中国奶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消费出现萎缩并导致原奶阶段过剩和原料奶价格下行,同时饲料价格与原奶生产成本上涨。双向挤压下,奶牛养殖业面临突出困难。据其监测,2022年超市销售的常温牛奶、冷鲜奶和婴配粉价格都出现明显下降。

骏华农牧也在财报中表示,到2022年底,饲料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疫情影响下游乳制品消费,加之近两年国内原奶产业加速扩产,原奶供需平衡再次被打破,奶价下行,挤压牧场利润。沃野牧丰年报也提到,受市场低迷影响,下游乳企库存压力加大,生鲜乳供需矛盾加剧,出现阶段性过剩并导致价格下行。

多措并举应对奶价下滑

眼下,奶价下行仍在持续。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4月第三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9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6%。

对于未来奶价走势,现代牧业管理层在3月29日举行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预测,2023年豆粕价格呈现偏弱趋势,进口苜蓿草价格降幅明显,整体原辅料走势应较年初乐观。短期看,奶价受环境大周期影响环比下降,现在定全年奶价为时过早,主要看第三季度市场恢复情况。

伊利近日在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答复投资者称,今年,随着需求逐步恢复,预计原奶价格降幅会有所收窄。总的来看,此轮原奶价格波动幅度弱于上一轮。而原奶价格温和走低有助于缓解公司在成本端的压力,有更多资源拉动终端消费需求。

上述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网文章分析称,当前原料奶生产能力,包括新增的生产能力,并不是过剩产能,只是相对于短暂下降的需求而阶段性过剩。近年国内奶源大规模建设伴随着加工企业向养殖端布局,面对当前原料奶阶段性过剩局面,加工企业必然首先稳定和保护自有奶源生产能力,中小规模养殖场将更加脆弱并承担大部分风险。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和社会经济活力提升,乳制品消费需求有望较快恢复并实现新的增长,为原料奶价格恢复到合理水平提供动力。但是乳制品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加上2022年形成的大量原料奶库存有待消纳,都会对国内原料奶价格大幅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与被动等待需求复苏相比,上游奶企正主动降本增效,提高生鲜乳附加值,同时开拓肉牛、饲料等业务增加收益。

现代牧业2021年11月完成对富源国际的收购,开启饲料销售业务,2022年饲料业务录得23.5亿元销售收入,毛利额为1.72亿元,为集团持续贡献利润。2022年,中国圣牧有机原奶销量增加15.9%,同时运营3座DHA奶牧场,有机A2原奶也于年末上市,增加了盈利能力。优然牧业开发娟姗奶、DHA奶、A2奶、有机奶、富硒奶等特色生鲜乳,同时开展饲料业务、奶牛超市业务、育种业务,2022年反刍动物养殖系统化解决方案收入增长23.9%至71.97亿元。澳亚集团计划在新建的醇源牧场生产A2原料奶,内部饲料厂也于2023年2月建设完成。原生态牧业也在报告期内优化原料奶产品结构,增加有机、A2奶的比重,原料奶平均售价同比上升6.3%至5074元/吨。

妙可蓝多拟收购蒙牛奶酪100%股权;京东、拼多多发布618母婴品牌榜单;强生同意支付7亿美元达成和解

06-14

新疆伊犁——驼驼的爱有机全脂牛奶粉,浓浓的爱与自然的味道

新疆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 06-05

世界牛奶日“邂逅”儿童节 营养与快乐的碰撞

06-03

家好万好益生菌配方牦牛奶粉,不可错过的好奶粉!

新疆那拉本源乳业有限公司 06-02

素臣C40液体D3海藻钙,牛奶过敏者也无需担心!

江西功夫熊实业有限公司 05-31

标签:牛奶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