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即销量,下沉市场真能成为母婴的”流量宝藏“?

掰手指细算一下,2022年余额真的不到100天了,母婴各品牌即将在四季度加速发力,以推进全年目标达成。而在出生率下滑、疫情反复等背景下,增量市场成为大家共同的“箭靶”,并且不约而同地瞄准了下沉市场,那么低线市场的流量真的香吗?

或许我们可以从三个真实数据中,窥探各品牌集中发力下沉市场的真实原因。


新生儿大数据:一孩出生率持续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卫健委官方公布数据,自2017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连续第5年下降,尤其2020年已降至10‰以下,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较上一年减少138万。为了从根本上扭转颓势,国家于2021年5月31日,放开了三胎生育政策,但从当前出生率的实际表现而言,收效可谓相当”保守“。

在此大背景下,我们重点关注1-2线城市,可以看到如若按三孩政策预估,当一家五口居住在一起,再加上帮助照顾小孩的6、7口人共同生活,那么就至少需要140㎡以上的大房子,那么在房价高昂的大城市,无疑只有金字塔尖的富裕阶层的少数人才有这样的能力,更不要说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更难以承担的养育及教育等一众成本。

但反观下沉市场则是另外一番光景,农村有自建房,还有自种蔬菜与粮食自给自足,城里的房贷因为房子单价低、整体消费低,一般生娃养娃压力也会少很多,结合一份《2019下沉市场用户调研报告》数据显示,41.04%的用户有房无贷,58.23%的用户拥有乘用车,近半数人有房有车,生娃不愁。

由此可见,低线城市贡献更多生育率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蕴藏着巨大的新生儿流量,为母婴产业提供发展的保障。

宝妈大数据:90后新生代家庭成为主流

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90后成为母婴消费主力军,占比达到60%以上,而且近八成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相对于以往的80后宝妈,新生代宝妈消费理念更为超前,育儿更加精细化与专业化。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0后、95后宝妈正借助互联网抹平与一二线城市的信息差,消费者消费意识与购买渠道,在母婴店与线上平台自如切换,这也加速低线城市的经营精耕与竞争升级,根据调研显示直到2020年,仍有超过60%下沉门店感觉周边母婴店在增加,76%低线市场门店的促销频率超过每月一次,可谓竞争相当激烈。

消费大数据:线下母婴店仍占据购买渠道主流

根据调研显示,2016-2019年四年间,线下母婴店消费占比仍在70%以上,这也说明低线城市为人情社会,经营好“母婴圈子”仍有销售机会,因此下沉市场的母婴店一般开在城镇中心半径1公里左右的核心商圈范围内,这样无论上班、回家还是逛街,生活半径都在商圈附近,这也利于对消费者采取有效的“地推”方式,实现引流与锁客。

同时,90后宝妈关注本地垂直类母婴媒体较多,可与影响力大的媒体异业合作开发新客,或者自行建立“母婴专家”KOC及“辣妈宝妈”社群实现精准互动与传播,以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做到从“种草—养草—拔草”变现方式,而这也是母婴店未来升级经营能力的重要方向。

商业时代总在迭代中前行,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营销打法,当母婴行业走到低生育率的当今,发掘下沉市场获得增长动力,或许是母婴产业前行的重要方向。

在母婴店销售占大头的奶粉,利润占比却不到15%?

10-02

母婴店销售要懂得这些“套路”,你知道怎么做吗?

04-29

母婴店销售过期纸尿裤被依法进行立案调查 罚款6万余元

03-30

粉剂、凝胶糖果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剂型,母婴店销售千万别踩坑

02-24

因“店长推荐”这家店被罚5000元,母婴店销售这类产品切忌别踩雷

09-29

标签:母婴店销售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