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非必要不采购进口产品” 国货品牌将迎来新契机

年前,我们同山东、湖南、广西、武汉的代理商朋友交流,有人认为母婴行业品牌在接下来3-5年内,国货品牌还将会继续迎来一波爆发,而进口产品还将会继续下跌。

入冬以来,疫情的不稳定性再一次把进口品牌推到“众矢之的”的位置上。1月份北京疫情反复,据北京日报官微报道,北京出现的第一例感染病例是因为接触到来自加拿大的邮件,病毒附着在信封上,导致感染疫情。

随后,北京疾控发布的一则消息上了热搜,表示:在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这无疑是对进口品牌的再一次降维打击,从我们近期调研的信息来看,消费者在购买母婴产品时,会刻意规避进口产品。

01

进口品牌陷入“生死局”

从近两年的销售数据来看,进口产品的销售额普遍下滑20-30%,有些品牌甚至高达50%。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幅度的下滑?

首先,从行业变化的角度来看,有两方面:一个是从产品上,另一个是从消费者上。

母婴行业终端销售渠道,在品类、品牌的调整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从前的门店导向型服务向消费者引导型转变,消费者的主观选择意识越来越强烈,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民对国产品牌产生了“惧怕感”,“一刀切”的拒绝国产品牌导致进口品牌迎来了“黄金时代”。

但是,随着2020年疫情爆发,国外疫情严重,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进行了“角色互换”——消费者更担心进口品牌的安全性。

我们曾采访过一位浙江某进口母婴店老板,她分享到:“我们很多以前只买进口产品的顾客,现在也开始逐渐向国产品牌转,不仅是奶粉、零辅食,奶瓶、洗护都更倾向于国产品牌,他们表示在现在疫情不稳定的情况下,进口产品还是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通过门店店长、导购的反馈,进口产品的动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曾经在市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的二三线品牌,已经逐渐消失了,进口品牌的“生死大战”已经开始上演了。

02

“搏杀之后,要么上、要么下”

“进口母婴品牌陷入生死存亡的大搏杀,要么上、要么下,国家政策和消费者偏好已经非常明显的向国货倾斜,进口品牌正值生死存亡之时。”

对于进口品牌来说,国货的强势崛起实则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还包括经销渠道、消费者心智的抢占。

从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进口品牌的品牌力、影响力在不断的弱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在新消费者群体中,空前的爱国情怀加深了他们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和接受度。就导致本身在国内非常有优势的进口品牌陡然间一落千丈。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在山东走访市场的时候,山东代理跟我们介绍说,很多进口洗护品牌曾经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品牌,这两年很少能看到了,他们跟负责人交流发现,现在国产品牌对进口品牌的冲击不仅是奶粉,洗护用品也是也是一样。而且经销渠道、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和产品细分越来越高,没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品牌,是没有话语权的,况且要研发还需要资金,这些都这些品牌所欠缺的。

在国内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还有线上,中国电商的高速发展,给与本土品牌能在短期能迅速成长为机会品牌的助力,像近两年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比较火的戴可思,就是非常典型的品牌案例。

所以说,在疫情的影响下,进口品牌的这场生死硬仗,究竟谁能打赢?

洞悉2024一季度母婴市场!《母婴行业观察渠道调研&品类洞察报告》最新发布

05-10

走访多地母婴市场发现,生意正增长的门店都具备这三大特性

04-28

母婴市场波云谲诡,优秀代理商们跑出了哪些突围之路?

04-26

纸尿裤并未“失宠”?重新审视母婴市场,我们发现优等生们都在这样做

12-14

纸尿裤并未“失宠”?重新审视母婴市场,我们发现优等生们都在这样做

11-05

标签:母婴市场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