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本应是抢奶时节,奶价为何在7月出现下跌? 是拐点?是阴谋?
-
2021-07-29 08:58 来源于:乳业资讯网
7月26日,吴忠市奶牛养殖协会联合银川市奶业协会、灵武市奶业协会发布《关于2021年吴忠市&银川市奶牛场玉米青贮收购定价建议》。其中提到鲜奶市场行情遭遇拐点,七月份以来鲜奶市场出现了二十年来未遇到的异常现象,部分加工企业开始喷粉,市场散奶价格非但没有上涨,反而略有下降。
文件一经发布,引起行业热议。夏季本应是抢奶时节,奶价为何在7月出现下跌?对此访问了一些牧场,对此他们有两种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新的周期拐点真的要到来了,奶价即将下行,而且这次奶价下来后低奶价的周期可能会更长。
#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乳企制造的“阴谋论”,乳企一边暗箱抢奶,一边放出舆论,制造市场恐慌假象,目的是在续约合同的节骨眼上降低奶价。
但不管是进入下行周期,还是短期乳企调整收购价格的手段,客观分析国内外奶业形势, 牧场需要警惕“奶源热”,奶价下行未来必然发生。
从国内看:
一是受大形势影响,养殖板块整体业绩下滑较多
2021 年上半年,受畜禽产业景气度和国内驱动不足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普遍偏弱,生猪亏损严重,导致整个畜禽养殖产业不尽乐观。在股市中也有所体现,2020 年初至今,农林牧渔申万指数下跌,在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2 位。
图片来源:华创证券
农产品消费增势不强,价格下降,在猪牛羊肉上已有所体现。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第二季度全国生猪均价19.64 元/公斤,同比跌幅达39%,环比下降38%。此次猪价快速下滑并在行业平均成本线以下持续了较长时间,预计养殖公司业绩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此外羊肉和牛肉价格也呈现小幅下滑。另外,虽然鸡蛋价格保持稳定,二季度主产区鸡肉产品均价为10.32 元/公斤,环比下滑1.21%,考虑到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下游以鸡肉产品业务为主的企业业绩也同比预计下滑。相比其余畜产品,今年前两季度原料奶价格的持续高位已经是独领风骚,牧场主承压较小,但风险依旧存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二是从生产端而言,奶源热下藏隐忧
近两年奶业发展向好,为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各乳品企业纷纷自建牧场或通过收购、入股、合资等形式参与牧场建设和管理。同时,受政策及价格预期影响,很多牧场大量补栏。据海关数据,2021年1-5月我国进口活牛16.21万头,同比+40.6%。奶源热度之下,我国近两年新建及未来5年预期建设牧场,涉及奶牛160多万头,覆盖甘肃、河北、河南、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宁夏等多个省份,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行业人士估计,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30万头奶牛投入生产。不断扩充的牧场规模之下,产量不断增加,如果消费不能与之均衡发展,必将带来生产过剩,奶价下行。
三是从消费端而言,疫情后消费热度下降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和公众人物引导,大众对乳制品营养的认知度再获提升,加大了乳制品消费。2020年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38.8公斤,同比增长8.0%,为2006年以来最大增速。2021年,伴随疫情趋于稳定,乳制品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从消费数据可见一斑,阿里线上数据显示,2021年6月液态奶行业高基数下微缩,同比减少0.3%。《经济日报—伊利集团消费趋势报告(乳制品)》提及,2021年第一季度低温乳品消费出现负增长,销售额增长率为-1.9%,销售量增长率为-4.5%。与此同时,国内供给仍在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上半年牛奶产量同比增长7.6%,易致市场供过于求。
四是从价位上,终端价格过高导致奶价易波动
中国已进入世界高价奶国家行列,把本属于普通食品的牛奶卖成了“奢侈品”。这种“奢侈化”造成乳制品消费更容易受到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影响。
据线下调查显示,国内终端奶价格比发达国家高出了一倍。国内普通常温奶线下超市的零售价格为12元/L,然而,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液态奶零售价格仅仅在6-7元/公斤徘徊。按照液态奶零售价格与生鲜乳收购价格的比率来算,发达国家为2:1-3:1,而我国的比率为3:1-5:1。
各国生鲜乳价格与终端价格比较
从国际上看:
一是全球生鲜乳产量持续增长
7 月21 日,AHDB 网站对5 月全球乳制品出口国家的生鲜乳供应进行了分析。5月份全球生鲜乳日均供应量同比增加2600 万升,增长3.3%;这是自2017年11 月以来最大的同比增幅。过去五年,全球生鲜乳供应平均每年增长0.8%。其中, 新西兰增长7.6%,相当于每天增加200 万升;美国增长4.6%,相当于每天增加1200 万升;欧盟增长2.3%,相当于每天增加900 万升。从全球角度,产量增长迅速,而需求低于预期,库存呈增高趋势。
二是竞拍价格持续走低
全球GDT拍卖价格近4个月以来连续7次下跌。7月20日第288次拍卖乳制品整体价格跌2.9%,均价为3839美元,成交基本量也跌9.3%。此次拍卖中,除奶酪小涨外,其余品种均全线下跌。荷兰合作银行预计,由于中国国内产量增长,今年下半年全球牛奶进口需求将疲软,可能会导致未来几个月全球乳制品价格下调。
有养牛大佬说,“当进口牛价超过2万元就预示着过热了,离奶价下行不远了” 。从国内外形势而言,消费增长空间不足、奶源过热发展的确给行业的未来埋下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拐点也好,阴谋也罢,总之往年七八月份乳企的抢奶大战没有上演,原料奶收购价格没有持续上涨,相反一些乳企加大了喷粉力度,这不能不说明,市场风险增大,局面不够乐观,行业过热依旧要警惕。
-
预计2028年中国羊奶粉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
06-21
-
奶粉市场存量博弈,合生元靠“搭子”营销破圈!
06-15
-
蒙牛瑞哺恩亲益焕新上市 以“顶配吸收+黄金脑动力”赢战高端奶粉市场
05-14
-
儿童奶粉市场大调查 哪个品牌最值得信赖
05-05
-
2023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前景怎么样?加盟光明致优有什么优势?
杭州高歌坦图商贸有限公司 11-07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