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保健食品标签必须要醒目标注“不治病”的警示语 让公众更加明白消费

据了解,国家近期在规范保健品市场又有新动作。昨日(8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下称《指南》),要求从明年起全国所有保健食品标签上,都必须醒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警示语,引导消费理性消费。

明年起保健食品标签必须要醒目标注“不治病”的警示语  让公众更加明白消费

明年起保健食品要醒目标注警示语

面积不少于20%

据了解,此次发布《指南》对企业标签标识内容进行规范指导,特别是对标注警示用语提出明确意见。

《指南》提出,从2020年1月1日起,所有保健食品都需要设置警示区及警示语。警示用语区位于最小销售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在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警示用语区内文字与警示用语区背景有明显色差,警示用语用黑体字印刷,包括以下内容: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指南》还规定,保健食品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容器)外明显位置清晰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果日期标注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应当准确标注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

此外,《指南》还对消费者不容易找到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投诉服务电话等信息也作出详细要求。投诉服务电话字体应与“保健功能”的字体一致,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保证在承诺的服务时段内接听、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并记录、保存相关服务信息至少2年。

提升监管效能

让公众更加明白消费

实际上,早在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就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广告,也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但由于法律法规仅仅规定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且对标注的位置和大小也没有具体规定。于是有消费者反映,声明信息不直观、标注位置不醒目、警示作用不强烈,很难引起注意,容易被“忽悠”、被欺骗。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也表示,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但有的推销人员常常“忽悠”消费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在标签上标注的提示信息不醒目,警示作用不强烈。

因此,市场监管总局根据《食品安全法》和《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再参考《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和《境内卷烟包装标识规定》的基础上,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编制了该《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

对此,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在当前有限的监管资源面对无限的营销行为时,管理部门针对业内的突出问题,在保健食品标注警示语,是极有必要的管理措施。通过警示标识,有利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避免产品的夸大和虚假宣传,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辨识力,引导理性消费,防范虚假营销陷阱。

小贴士:保健食品消费提示

1、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2、选购保健食品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和适宜人群科学选用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产品注册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3、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4、消费者如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也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婴幼儿食品行业快讯: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09-30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乳业 07-02

奥运TOP伙伴蒙牛“要强”闪耀奥预赛 成为每个人运动的合作伙伴

奥运,蒙牛 05-30

“致癌卫生巾黑名单”旧闻重提,多家卫生巾品牌客服回应

产后卫生巾,孕妇卫生巾 05-19

这些乳企,拟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乳企 05-14

标签:行业快讯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