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孕产妇死亡率降到18.3/10万,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目标
-
2019-05-27 13:14 来源于:北京晚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天上午发布《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0岁,处于中国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期望寿命仅35岁。
2015年,中国女性期望寿命为79.4岁,比1990年延长了8.9岁。孕产妇死亡率稳步下降,199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88.8/10万,2018年下降至18.3/10万,较1990年下降了79.4%。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
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要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3/4,中国于2014年提前实现,是全球为数不多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之一。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991年的33.1‰、50.2‰、和61.0‰,下降至2018年的3.9‰,6.1‰和8.4‰,分别下降了88.2%,87.8%和86.2%。
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亡率显著下降。2017年,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5位死因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和意外窒息,占全部死因的55.7%,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79.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2/3,中国国于2007年提前8年实现了这一目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下降对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延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测算,2000-2015年间,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4.9岁中,有23.5%归因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下降。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不断改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持续下降。201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1%,与1990年的33.1%相比下降了75.5%。
部分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全国围产期神经管缺陷预防发生率由1987年的27.4/万下降至2017年的1.5/万,降幅达94.5%,从围产期重点监测的23个出生缺陷病种的第1位下降至第12位。
全国产前检查率稳步提高,由1996年的83.7%上升至2018年的96.6%,农村从80.6%上升到95.8%。为全国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为所有发现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近年来,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率稳定在99%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干预前的34.8%下降到2018年的4.5%,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下降幅度超过70%,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到99.7%,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儿童新发感染。
在全国范围实施儿童免疫规划,儿童重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逐渐消灭了天花,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6年后连续13年无白喉病例报告。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下降至2014年的0.3%,降幅达96.7%;2018年荨麻疹发病率降到0.28/10万以下,发病数不到4000例,2018年全国流脑发病数仅104例,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乳业 07-02
-
奥运TOP伙伴蒙牛“要强”闪耀奥预赛 成为每个人运动的合作伙伴
奥运,蒙牛 05-30
-
“致癌卫生巾黑名单”旧闻重提,多家卫生巾品牌客服回应
产后卫生巾,孕妇卫生巾 05-19
-
这些乳企,拟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乳企 05-14
-
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质,天津奶业产业这样做!
乳业 05-07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