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啃手指 源于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

咬指甲是指儿童反复出现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为。有的也可表现为咬脚趾甲。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咬指甲的危害

咬指甲的坏习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一、因为孩子天性好强,到处触碰,指甲缝隙不可避免携带大量细菌、病毒等,孩子在咬指甲时会食入许多脏东西,引起相应疾病;第二经常吮吸弄脏的手,使铅食入量增加,引起铅中毒;第三,长期啃咬指甲可造成指甲畸形,破坏甲床,损伤甲板,引起出血或感染,甚至可引发甲沟炎;第四,啃指甲导致牙齿咬合不齐,影响美观。

咬指甲的心理原因

在心理学上来说,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往往与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有关。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或者家长过于唠叨、粗暴,孩子压抑转而通过啃食指甲宣泄内心压力;还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家长该怎么做?

纠正的最佳时机为孩子刚刚出现此毛病的时候,已养成咬指甲癖的孩子,家长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一切因素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现象时,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爱的缺少:是否唠叨过度?要求是否符合孩子水平?是否过于关注孩子行为顺从而忽略孩子内心?等引起孩子产生过大压力的根源,以积极的态度寻找引起孩子紧张和忧虑的因素,并及时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平时多给孩子心理上的关注和躯体的接触,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焦虑的因素。

2、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预防和治疗的保障。

孩子咬指甲改变需要一个很长过程。父母对孩子以鼓励为主耐心说服教育,调动孩子克服不良习惯的积极性。平时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与其一起玩耍、游戏,玩兴正浓的孩子是没有时间咬指甲的。同时将咬指甲的坏处讲给孩子听,但不要唠叨。经常带孩子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用正面的方式转移孩子对啃咬指甲的注意力。还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常修剪指甲。

3、科学的态度与人性化的方法是预防与治疗的根本。

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可采用体罚或大声训斥等方式,更严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来,这些行为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的情绪,加重啃咬指甲的习惯。家长要多观察,发现孩子发生啃食牙齿的具体情境,找到规律并想法子,再碰到在同样的情况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当父母发现孩子正在咬指甲,应想法子分散其注意力,可以不经意地轻轻移开小儿手,不可打骂、恐吓,以免引起孩子更大的心理伤害,或更加强咬指甲的欲望!(搜狐教育)

文章来源:妈咪网

#两男孩车内窒息家属要求车主担责# 育儿知识:车内为什么会窒息 车内封闭多久会窒息死亡

06-24

育儿知识大普及: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宝宝吃益生菌真的好吗

上海迪巧实业有限公司 06-04

育儿知识:宝宝手指出现倒刺是缺什么吗 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12-22

“硬核”育儿知识携手“黑科技”,美赞臣联手小米引领育儿新未来

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 11-22

冬季育儿知识要点:什么是奶癣? 宝宝奶癣要怎么缓解

11-15

标签:育儿知识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