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电商变革年:传统平台继续深化变革 苏宁、京东疯狂开店

过去的2018年,充满各种挑战和“意外”,一年的时间见证了电商行业里黑马的出现,也见证了巨头平台的屹立不倒和转型突破。当然,也有黯然失色,赶上了末班车却依旧不被看好。

新消费时代,没有哪一家平台可以凭借一种模式经久不衰,即便是大部分人认为阿里京东已经是业内不可撼动的巨头时,拼多多的出现以及裂变式的高速增长,让这个市场再生变数。

同时,在双11十周年之际,天猫再次创下2135亿元新的交易记录,线上线下联动,以及更多的参与者,成为2018年双11最贴切的写照。并且,不断突破新纪录的背后,也很有力得回应外界对于电商行业增长乏力的评判。

不过,无论是传统电商时代,还是当下的新消费时代,服务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点从未改变过。从阿里、京东以及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平台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服务消费者,提高平台的运营效率,零售科技成为2018年的主要看点,更是在618以及双11等多个购物节中崭露头角。

电商史上最密集上市年 社交电商成主流

2018年估计是国内公司最密集的上市年份,对于电商行业更是如此,尤其是社交电商代表拼多多以及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美团的上市,更是“冲击”了长期不变的市场格局,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根据TechWeb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18年中,社交电商平台有三家上市,分别是有赞、拼多多以及蘑菇街;汽车电商平台两家,分别为团车以及优信二手车;生活服务电商平台有一家,为美团点评;母婴电商平台一家,为宝宝树。

而在上市地点上,一般情况下,电商平台大多会选择美国作为登陆平台,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科技股流通量比较大,他们会更多得关注上市公司的未来前景和潜力,即便是长期亏损,只要前景好,也会融得一笔较为可观的资金。不过,由于港交所在去年四月份颁布了上市新政,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海外公司在港第二上市,放宽了上市的门槛,使得有赞、美团、宝宝树选择在港交所上市。

2018电商变革年:传统平台继续深化变革 苏宁、京东疯狂开店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看,可以看出,2018年社交电商最为抢眼,三家公司成功上市,其中拼多多仅用三年时间便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后继创业公司的标杆。同时,蘑菇街在12月赶上末班车,也算是成功“上岸”。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TechWeb,现有现金流情况难以长期维持平台运作,公司经营现金流仍然大幅度流出,加上现如今的一级市场融资困难,蘑菇街现在除了上市,或也别无他路可选。

而对于去年多家社交电商平台的集中上市,曹磊认为,社交电商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将现有的流量进行转现,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大量的用户流量及资本支撑。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发展,以及网络速度和覆盖率的提升,让人们之间的社交变得更加便捷。相比较以前,现在的社交不仅仅是点对点,更是点对面,加上电商的属性后,更是省去了传统电商中间的许多环节。去中心化后,每个人都是店主,每个人都是品牌的代言人,这不仅仅省去了很多的成本,社群更是让受众更有针对性。并且,基于社交信任化的基础,也让社交电商的效率更高。

阿里一直想做社交,却频频败北,多次的尝试也没能动摇腾讯在社交领域的绝对地位。相比较过去,人们已经从主动搜索,到现在更细分化的订阅,社交是能够将电商行业进一步放大化的方式,让用户更为精准地获取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社交电商的原因。

与此同时,除了拼多多、有赞、蘑菇街等平台之外,包括京东以及淘宝,也都在加强社交属性的建设,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让平台的活跃度以及商品的针对性更强,以提高平台的交易效率和规模。而在创业公司中,贝店、云集等平台也都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并在过去一年里用户数和交易额迎来较大幅度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云集对外宣布完成1.2亿美金B轮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华兴新经济基金等继续跟投,泰合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4月19日,礼物社交电商平台“礼物说”也对外宣布完成1亿人民币C1轮融资,并正在进行C2轮融资。贝店这边,在进军社交电商的背后,有着IDG资本、高榕资本、今日资本、新天域资本以及北极光的背书。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社交电商平台出现,还会有更多的社交电商平台完成上市的小目标。只不过,上市只是一家公司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未来在资本市场还要接受更多的考验。2018年,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即便美团这样的巨头上市公司,股价都难有较好的表现。

据统计,截至到1月8日,仅有蘑菇街、拼多多当前的股价处于发行价之上,其中,拼多多还曾一度跌出19美元的发行价。对于过去一年上市的电商平台来说,上市只是第一步,在整体环境不好、竞争激烈、用户获取成本更高的今天,未来的挑战还会更多。而业界更多的人则认为,2018年可能是电商平台近五年中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次上市好时机。

传统平台继续深化变革 苏宁、京东疯狂开店

近两年,电商行业里一直在讲新零售,上至阿里、京东、苏宁,下至创业公司以及线下商超,都在朝着新零售的模式发展转型。其中,阿里作为新零售的开拓者,无论是在与传统线下商超的联动中,还是在自有盒马店面的扩张中,都走在了前列。其中,盒马更是被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新零售产物。

不同于阿里的新零售概念,京东提出的是无界零售,苏宁则是智慧零售。但是,无论说法怎么不一样,本质上三者都在做一件事情,开拓线下市场,获取更多用户,提升用户体验。除了盒马之外,京东也开设了7FRESH,苏宁也有苏鲜生。但是,相比较盒马,后两者在体量上以及规模上都难以匹敌。

根据盒马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营三年后,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马已在全国拥有64家门店,分布在14个城市里,服务超过1000万消费者。其中,盒马1.5年以上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单店坪效超过5万元,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2018年11月30日,盒马武汉帝斯曼广场店开业,门店数量正式达到100家。

相比较下,京东7FRESH的数据就略显单薄,九月份前在北京仅仅开设有两家线下门店。此前,王笑松曾对TechWeb透露了7FRESH的几个运营数据,单店日均销售额近70万,平均客单价为100元左右,线上订单占比40%。而对于为何没有大规模扩大店铺数量,王笑松回应称,零售行业有些特殊,它相当于一场长跑比赛,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内功。在开了一家门店之后,如果没有好的体验,商品的质量以及店面的服务达不到用户的要求,这样的店面很难能够开下去,即便是大举扩张,也只是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不过,在2018年下半年,京东也做出了大力发展7FRESH的决定,并喊出了开满1000家店的口号。业内人士告诉TechWeb,盒马的势头太强劲了,很有可能是京东沉不住气了,所谓的“耐心”只是挡箭牌而已。

反观盒马这边,虽然开店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在品控管理上以及盈利方面也有一定的压力,包括此前曝光的“绑蟹腿事件”、“招聘门”以及“标签门”等。而这,都是初期大举扩张的弊端。

盒马、7FRESH等生鲜零售门店的开设,只是传统电商平台新零售布局的一条赛道。2018年,便利店的疯狂扩张,更可以看出各大平台对占据线下市场的野心。

2022年西班牙电商市场报告

09-26

电商市场最新消息:淘宝商品品质抽检规范及相关规则

05-12

电商市场又要变天了 淘宝开放「新公域」 利关中小商家

04-24

三孩政策|母婴电商红海市场开启 亟待净化母婴电商市场的乱象环境

07-30

90后进阶为母婴人群主力军 2020年中国母婴电商市场规模已达8723.7亿元

07-09

标签:电商市场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