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奶粉企业不断提速 市场逐渐转向大企业主导
-
2018-08-29 17:10 来源于:一财网
奶粉新针已经落地半年有余了,很多奶粉企业纷纷交出了业绩的成绩单,一线奶粉企业正在不断提速,逐步拉开和中小奶粉企业的差距。
27日晚,健合集团公布2018年上半年的业绩,半年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28.8%,期内经调整可比纯利为7亿元,同比增长41.4%。在收入构成中,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收入为27.8亿元,同比增长33.2%,而以SWISSE业务为主的成人营养剂护理用品业务收入约18亿元,同比增长22.5%。
记者注意到,整体业务中,婴幼儿相关业务增速明显,健合集团旗下婴儿配方奶粉业务收入为20.9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合生元和爱斯时光系列高端及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27.9%,这也帮助健合集团在奶粉市场整体份额从5.5%上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5.9%。与此同时,益生菌业务完成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64%。
无独有偶,上周发布中报的澳优上半年实现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了51.6%,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73.2%,考虑到澳优的营养品业务不过几千万的规模,增长几乎都来自奶粉业务,其自有品牌奶粉业务上半年收入达到了20.8亿元,同比增长了74.7%。其中澳优自有品牌配方牛奶粉的销售为11.7亿元,同比增长80.5%;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中,核心大单品佳贝艾特销售9.1亿元,国内市场增速为77%。
君乐宝乳业副总裁刘森淼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上半年君乐宝奶粉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也增长了一番。目前来看,奶粉新政落地已经近9个月,大量为通过注册的中小品牌已经没有库存,市场集中度正在进一步提升,因此大品牌增长迅速。
刘森淼看来,下一步市场会越来越转向大企业主导,目前经销商也已经开始向大企业靠拢,毕竟大企业在品牌、配方数量和模式上都占据优势。
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每个工厂只能最多注册3个系列的品牌奶粉,且未通过配方注册的品牌将无法在中国生产、销售和通过一般贸易途径进口。根据Euromonitor和中信农业基金的数据显示,在注册制前市场上有超过3000个品牌,注册制之后,理论上大部分品牌都将被清除。
记者了解到,一般没有通过配方注册的品牌大多靠销售2017年年底突击生产的存货为生,但时近9月,婴幼儿配方奶粉虽然保质期较长,但实际的货架期并不长,因此企业备货一般不会超过半年,这些未注册品牌面临断货而消亡。
而从澳优的业务构成上也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澳优代工奶粉品牌的业务总量下降近2成,至1.9亿元,收入占比也从2017年中期的14%下降至目前的7%。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市场上通过注册的品牌数量虽然大大减少,但本质上国内奶粉市场供给依然过剩,市场竞争并未因此减弱,而下一步市场大吃小的局面还将持续,市场集中度会还进一步提升。
-
HMO正式获批,国内奶粉行业格局或变
10-12
-
伊利再出手,将收购菲仕兰国内奶粉工厂
07-24
-
原辅料涨价,乳企压力有点大,国内奶粉市场不断加剧
06-13
-
2021国内奶粉产量97.94万吨!专家预测2022婴配粉产量或将提升!
03-02
-
浙江省举办的婴儿奶粉行业交流会 奥优牧羊奶粉携手共促国内奶粉行业发展
04-10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