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事物的评价来自家长 切忌满足宝宝过分的要求

现在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诉苦说宝宝的玩具、衣服越来越贵,在宝宝身上的开销越来越大,让家长担心的孩子攀比心理还是出现了。专家认为,孩子的攀比心理多半是由家长引起的,在教育宝宝方面需要以身作则,给宝宝做好榜样。

孩子虚荣心强爱攀比

提起13岁的儿子彤彤,市民王女士忧心不已:“上周学校春游要去杭州,家里准备了烤鸡翅,谁知他一定要带肯德基。”她说,六七岁时彤彤便喜欢和小朋友攀比,“那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玩新奇的玩具,便会吵着闹着要买”。想着孩子小玩具也不贵,一般情况下,王女士都会有求必应。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妈妈,你给我买个最新款的iPad吧,我同桌刚买了最新款的,我也想要。”“妈妈,好几个同学暑假要去军事夏令营玩,我也想去。”……类似的对话经常在母子间上。“儿子现在处在青春期前段,对于他的要求我一方面觉得不能像过去那样有求必应,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在要求遭拒后会叛逆、不听话。”

最近,彤彤又向妈妈提出一个要求,“他说自己暑假想去国外旅游,因为好几个同学都去过了,他不能‘落后’于别人,否则很没面子。”王女士说彤彤甚至告诉他,那几位同学的家境都没自己家好,所以必须得出国……“如果我不去的话,他们肯定会看不起我。”对于儿子王女士在感到震惊的同时还备感忧心。伤透脑筋的王女士后悔不迭地说,早知道会这样小时候就不该对儿子有求必应。

孩子对事物的评价来自家长

市区湖海塘小学负责人吴志坚表示,孩子对于事物好坏的评价标准来源于家长,往往家长在聊天中透露出对某些事物的好坏评价(比如车很贵,国外游很高端),孩子容易从中吸收父母的思想和价值观。作为父母应该从小开始、从细节入手对孩子进行勤俭朴素教育并以身作则,否则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关于“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别的小朋友会不会看不起我”这类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遇到孩子这类提问,该如何回答?吴志坚表示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懂得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并尊重孩子的感觉,不强迫。久而久之,孩子也将学会尊重家长的感觉。比如在他问及“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时,可以告诉孩子:他有的你没有,你有的他也没有,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购买物品时,如果家长觉得价格贵要直接告诉孩子:不是买不起,但是觉得贵不值得买。

吴志坚提醒有些家长喜欢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来攻击孩子的短处,比如“她成绩真好,你看看你”,这在短期内易让好强的孩子盲目攀比,长期频繁使用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或导致逆反心理。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首先应考虑要求是否合理,家庭客观情况是否允许,如果合情合理不妨满足一下孩子的要求,这有助于亲子沟通。如果现实不可能也要跟孩子充分沟通说明情况,而不是直接拒绝。”吴志坚建议家长制订一个消费计划,与孩子共同约定执行。计划外的消费可要求孩子用帮家里干家务活、勤工俭学的社会实践来获取,让孩子体验赚钱的艰辛,并培养理财能力。消费后可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告诉孩子买下这个东西是有用处,而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较。

文源:金华新闻网

玩具反斗城持续推进儿童教育,重建湖北、贵州两所幼儿园

03-30

好未来旗下儿童教育品牌摩比将发售秋季新品《摩比玩教具》系列启蒙图书

09-21

喜讯 | 同伴贝宝荣膺网易金翼“2020年度家长信赖儿童教育品牌”!

运动宝贝(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03

打造儿童教育全产业链新生态 CPE中国幼教展上海盛大开幕

10-21

CCEC儿童教育大会暨2020第6届广州国际儿童创新教育博览会

09-05

标签:儿童教育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