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回应幼儿入园难问题 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
-
2017-10-08 16:05 来源于:绘阅读
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一直围绕着乡镇区域,由于在乡村幼儿园的缺少,师资的缺乏,导致很多小朋友入园比较难。
教育部9月28日召开发布会,用数据解析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情况。针对幼儿入园难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大力发展公办园,每个乡镇至少要建一所示范性公办园。
刚刚出炉的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幼儿园达到24万所,比2012年增加5.9万所,增长32.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5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73.7%的平均水平。小学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达98.4%,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小学新生都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学前教育。
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达98.4%,为何还存在入园难问题?据介绍,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第一是资源问题。二孩政策实施后,需要入园的孩子增多;城镇化的推进,也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入园难、资源紧缺问题;第二个则是体制机制问题。一方面是“钱的问题”,即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没有统一标准。另一个方面是“人的问题”,幼儿园公办园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不完善。
如何破解资源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要考虑人口变化趋势和城镇化进程,做好新人口的测算,建立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首先,以县为单位,做出幼儿园建设的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园,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一所示范性的公办园。还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农村每个乡镇至少办一所公办园,大村要独立建园,小村要联合办园。
对于体制机制问题,吕玉刚说,我国已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继续部署实施了第三期,计划要在机制保障上下更大功夫。目前16个省份已出台了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4个省份出台了编制标准,其他省份的两个标准也在加紧出台中。推动建立学前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同时完善资助政策,解决好幼儿园在基本的运转、师资的补充等方面的条件保障问题。
对学前教育投入支持力度有多大?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过去5年,各级各类教育中,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幅最快,达到77.3%。
-
婴幼儿食品行业快讯: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09-30
-
内容涉及乳业!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消费
乳业 07-02
-
奥运TOP伙伴蒙牛“要强”闪耀奥预赛 成为每个人运动的合作伙伴
奥运,蒙牛 05-30
-
“致癌卫生巾黑名单”旧闻重提,多家卫生巾品牌客服回应
产后卫生巾,孕妇卫生巾 05-19
-
这些乳企,拟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乳企 05-14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