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如何给宝宝断奶

秋天最适合宝宝们的断奶时间,你打算给你家宝宝断奶了吗?1周岁左右是宝宝每年最合适的断奶时间,而秋天又是宝宝们最适合的断奶季节。为何小编有这么说呢?妈妈们应该都知道如何进行断奶?而断奶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家长都会试图一两天时间把宝宝的奶给戒掉,这样的作法其实是非常的不可取的。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坑娃的断奶方式,妈妈们有没有中招。

1、将宝宝罢奶当成断奶好时机

在宝宝4个月或6个月大时,有些宝宝开始胃口不佳,对吃奶兴趣下降,甚至拒吃母乳。因此,一些妈妈就误以为宝宝罢奶等于宝宝自我断奶,打算趁机给宝宝实行断奶。实际上,4个月大的宝宝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营养需求减少,对奶的需求量也会下降;而在6个月时,由于长牙会造成宝宝口腔疼痛、流口水、低烧等不适症状,也会让宝宝对吃奶没什么兴趣。

不过,这个时期宝宝表现出来的厌奶大多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现象,过不了多久,宝宝的胃口就会自然好转,并非宝宝做好了自我断奶的准备。

一般来说,真正准备好自我断奶的宝宝通常在1岁以上,已经适应了固体食物,对母乳不再感兴趣,这时候的妈妈可以考虑实施断奶计划。

错误2、迟迟舍不得给宝宝断奶

母乳是宝宝的最佳口粮,好多妈妈也知道,过早地给宝宝断奶,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不利的影响。于是,有些妈妈特别享受给宝宝喂奶的过程,迟迟舍不得给宝宝断奶,甚至给2岁以上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

实际上,断奶过晚也会对宝宝产生不利的影响:宝宝过于迷恋妈妈的奶香,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却对辅食提不起太多的兴趣,这必然导致其营养摄入不足。尤其在宝宝牙齿长出后,对食物中营养素的需要量也逐渐增加,需要一些有形的食物锻炼牙齿的咀嚼功能。另外,迟迟不断奶会增加宝宝患龋齿的几率,还会造成宝宝对母亲过度依恋,不利于心理健康发育。

错误3、宝宝身体不适也要坚持断奶

在断奶的过程中,有些宝宝因为心情不好、饮食转换而身体不适,所以很容易生病。有的妈妈觉得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断奶,担心断奶计划半途而废,于是,明知宝宝身体不适,依然坚持给宝宝断奶。

殊不知,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宝宝患病时消化能力减弱,这时断奶改喂其他食物会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还会影响宝宝身体的康复。建议正在实施断奶计划却遇到这种情况的妈妈及时进行调整,在宝宝康复之后再行断奶。

另外,如果恰逢宝宝出牙、换保姆、搬家、旅行,以及妈妈重返职场等问题,也不要轻易给宝宝断奶。等到宝宝状态良好时再实施断奶计划更容易成功。科学的断奶方式提倡:选好时机、循序渐进、顺其自然、温柔断奶。

错误4、在乳头上涂抹刺激物

为了尽快给宝宝断奶,不少妈妈会听信长辈的建议,在乳头上涂些辣椒水、风油精、黄连水等,从而让宝宝对母乳反感,实现早日断奶。

殊不知,妈妈的这种做法对宝宝而言简直是残忍的“酷刑”,会让宝宝感觉受了欺骗,对妈妈甚至世界产生不信任感,更会引起宝宝的愤怒和焦虑,表现出更明显的分离焦虑,会导致一些宝宝从吮手指、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中寻求安慰。

错误5、采取亲子隔离法强行快速断奶

为了快速断奶,一些妈妈选择躲出去,将宝宝交给别的人来喂养,比如把宝宝送到娘家或婆家,几天甚至好长时间不见宝宝。
长时间的母子分离,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因看不到妈妈而产生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烦躁不安,会影响食欲和睡眠,严重的还会生病。

正确的做法是,不实行母子隔离,但在断奶前妈妈可有意识地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

错误6、因不忍心导致断奶半途而废

一些妈妈断奶开始几天看到宝宝焦虑哭闹,便于心不忍,又继续给宝宝喂奶。

反反复复的断奶过程,更容易对宝宝造成心理伤害。断奶期间,爸爸妈妈不妨对宝宝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多抱抱宝宝,多陪伴宝宝,但断奶决心一定要坚定,绝对不可因宝宝一时的哭闹就打退堂鼓。在实施断奶计划前,妈妈务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才能真正断奶成功。

给宝宝断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家长可以尝试辅食多样化,并先断掉临睡前的喂奶和夜奶,以及增加和爸爸相处时间等方式,逐渐的淡化宝宝喝母乳的意愿。

何时断奶?

一般来说,建议母乳喂养到6个月(6个月到2岁或更长时间内,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补充其它),随着孩子的生长,母乳所提供的营养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了,在6个月以后就开始添加辅食了(奶粉喂养的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到8-10个月就可以考虑断奶。最好的情况就是给宝宝自然离乳了。如果妈妈还能正常分泌乳汁,断奶就不宜过早,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过早放弃母乳喂养,会让宝宝的抵抗力和胃肠道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何正确给宝宝断奶

断奶前:全面体检不可少

麻麻准备给宝宝实行断奶计划前,先观察宝宝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或去医院做个全面体检!当消化功能正常时再考虑断奶。不能再宝宝生病的时候断奶哦!

断奶时:循序渐进莫贪急
从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开始。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过一周,如果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正常,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增加辅食喂养量,从而逐渐向断奶过渡。
同时建议先减白天再减夜晚。

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对麻麻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最好从白天喂的一顿奶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是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断奶可就不那么能够顺利进行了。

小建议:在给宝宝断奶的时候,应该先让小宝宝先适应奶瓶,然后再让其适应配方奶粉的味道,这个时候应该一步一步来,切忌不能操之过急。首先,用奶瓶喂宝宝母乳,然后再往母乳里掺点配方奶,按比例逐渐增加,然后全是配方奶,这样宝宝就不会觉得太突然,就可以慢慢地适应了。

断奶后:均衡营养要跟上

注意!断奶是指中断母乳喂养,而非中断其他乳制品哦~

宝宝断奶后,每天依然要饮用500毫升左右的奶,建议选用与满足宝宝均衡营养需求、又利于宝宝娇嫩肠胃吸收的配方奶粉哦~

断奶后的饮食要点

对于断奶后,注意给宝宝合理的饮食搭配,才能保证宝宝断奶后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

1.补充奶制品。宝宝断奶后依然会饮用500毫升的奶,但值得注意的是1岁前的宝宝不要饮用全脂牛奶,选择更接近母乳的配方奶。

2.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

推荐主食:米粥,软饭,烂面等

推荐副食:鱼,瘦肉末,各种蔬菜碎末及蛋羹等

3.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尝试给宝宝多种不同的食物,摄入更足量的营养。在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准备鱼,肉,蛋等增强宝宝断奶间的抵抗力。

断奶后如何回奶?

1、妈妈们应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由每日3次减到2次、1次,多余的乳汁,不要积聚在乳房内,应该挤出直至乳房松软没有胀痛的感觉。

2、饮食方面,妈妈的饮食宜清淡勿油腻,少喝水少喝汤,特别是鸡汤、鱼汤等发奶食物,可适当多吃韭菜、山楂等。

3、断奶后要穿合身或稍紧一点的文胸,这样除了能抑制乳汁的分泌外,还能减轻乳房的胀痛。

4、药物治疗,可以用炒麦芽煎水喝(50克煎服,每日3次),还可外敷芒硝(用小布袋包裹后敷在乳房上,避开乳头乳晕),也可服维生素B6、乙烯雌酚、溴隐亭等药物,但必须遵医嘱服用。

5、若是断奶期间出现乳腺硬块、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6、断奶成功后,建议妈妈们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做扩胸运动,可使乳房较快地恢复弹性。

断奶后回奶需要几天?

一般回奶的时间在7天到半个月之间,建议妈妈要注意观察,需要预防乳腺炎哦。如果妈妈乳房持续肿痛,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注意休息,局部可以热敷或用芒硝装袋外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断奶吃什么回奶最快?

多喝些大麦茶,很有回奶的功效哦。以下的食物对回奶也很有作用,想要回奶的妈妈可以多吃。

回奶食物:麦芽糖、山楂、韭菜、花椒、大料、味精、豆角、人参、菌菇类、茄子、柚子、藕、木耳、巧克力、笋、麦片、火腿、炒麦芽、麦乳精(一般生麦芽)。

总之,科学的断奶方式提倡:选好时机、循序渐进、顺其自然、温柔断奶。

#两男孩车内窒息家属要求车主担责# 育儿知识:车内为什么会窒息 车内封闭多久会窒息死亡

06-24

育儿知识大普及: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宝宝吃益生菌真的好吗

上海迪巧实业有限公司 06-04

育儿知识:宝宝手指出现倒刺是缺什么吗 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12-22

“硬核”育儿知识携手“黑科技”,美赞臣联手小米引领育儿新未来

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 11-22

冬季育儿知识要点:什么是奶癣? 宝宝奶癣要怎么缓解

11-15

标签:育儿知识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