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乖”是好事?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爸爸妈妈都以宝宝乖巧为荣。当宝宝表现得“不乖”,以至于我们无从应对的时候,难免就会比较:“别人家宝宝都那么乖巧,为什么独独我家这小子那么难缠呢?什么时候他能变‘乖’点呢?”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宝宝“乖”就一定是好事吗?宝宝“乖”到什么程度才是好事?

※喜欢乖宝宝是因为我们害怕失控※

在大多数爸爸妈妈的心目中,“乖”就等同于听话。因此,衡量一个宝宝乖不乖,往往只取决于以下标准:

1) 我提出要求,宝宝立刻行动。

2) 宝宝提出要求,我认为不妥儿拒绝了。他虽然不甚乐意,但是完全没脾气,立刻放弃主张,听从我的意见;或者虽然小有异议,但是我略微劝说,他便顺从。

3) 宝宝的某个行为,我认为不妥,一劝说,他立刻改弦易辙。

4) 我替宝宝安排好的事情,他总是欣然接受,不会提出异议。

当宝宝达到如此“标准”时,我们便很清楚,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内心就会很安宁、很欣慰,甚至还透着点得意。

当了爸爸妈妈之后,我们最惧怕的是宝宝跟我们对抗。宝宝一对抗,我们就失去控制,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一旦失去控制,我们就无法预知事态发展的趋势,内心就会变得十分恐慌。这种失控后的恐慌感成了我们喜欢乖宝宝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因。当然,家有“乖”宝宝,我们会省心得多。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养育一个宝宝还是有很多压力的。谁不愿意更省心点呢?

※凡事具两面性,“乖”亦如是※

宝宝“听话”,很难一言以蔽之曰好事还是坏事。

“听话”当然有它好的一面。如,若宝宝凡事不可商量,过于自我,小时候他难以在小伙伴间立足,如果不改变,成人后,他会遭遇很多社交障碍。而且,一个无法商量的宝宝不懂得在必要的时候转弯,会产生更多的挫败感,积累更多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找不到一个恰当的通道以恰当的方式释放的话,对宝宝心理成长无疑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当然,一个不“听话”的宝宝与父母之间会有更多的对抗。这种对抗往往使亲子双方两败俱伤。一个不懂宝宝的父母遭遇一个不“听话”的宝宝,就可能带给他很多的压力,甚至让宝宝有不被爱的感觉,这对他自我价值感的提升没有任何好处。而“听话”的宝宝与他人少了很多冲突,他的生活可能更平静。

既然如此,是否意味着“听话”对宝宝的发展更有益呢?当然不是。宝宝“听话”背后常常隐含了以下的问题:

1) 为了讨父母欢心,宝宝拼命压抑自己的需求,导致他形成一个习惯性的互动模式。即便成人后,他在潜意识里仍然会把与他相关的其他人,如上司、同事、朋友、伴侣等认同为他儿时的“父母”,凡事都服从他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

2) 宝宝在某些人面前表现得很听话,但是看人下菜碟,在另外一些他认为自己可以控制的人面前变得特别不讲道理,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压抑了的情绪。

3) 宝宝小时候表现得特别听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某天(尤其进入青春期)他可能突然变得异常逆反,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

4) 一辈子压抑自己,就此当个“好好先生”。但一旦某个事件触发了他反抗的神经,他就可能失去控制,以破坏性的力度爆发,做出令人遗憾终生的事情。

5) 成人后没有自我,凡事需要依赖他人做出决定,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若没有人下达指令,就不知如何行动,甚至内心感觉很惶恐。

……

因此,要求宝宝听话一定要有度,切不可勉强为之。否则,我们就成了妨碍宝宝成长,扼杀宝宝个性的罪魁祸首。

※听话有度,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要让宝宝听话有度,既不让他变得过于乖张,又不至于扼杀宝宝的个性,我们需要多做一些功课:

●了解宝宝不同阶段发展的心理需求,顺势而为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他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阶段性地吃手;自我意识萌芽时凡事要求自己做主,结果弄得很多事情一团糟;进入秩序敏感期时,要求某些事情一定要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式操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反应激烈……了解了宝宝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淡定地面对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满足他那些阶段性的需求,他的内心就会有强烈的满足感,他的自我(个性)得到保护,就会成长为一个有着强烈自我价值感的人。

●温和而坚定地执行必要的规则

到宝宝2岁左右(具体年龄要考虑宝宝的个体差异,视宝宝心智发育的程度而定),其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需要给他制定一些必要的规则,引导他遵守。

当宝宝试图突破规则时,我们无需跟宝宝硬性地对抗,但是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坚持我们的原则。持续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宝宝理解规则,并遵守规则。

●非原则性问题,给宝宝自由

除了那些必需的规则,其他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要给宝宝足够的自由,鼓励他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观点,哪怕他的观点在我们眼里是错的。

并且,衡量对与错,不可用我们成人的价值观,而要更多地试着站在宝宝的角度想想看,他为何如此表达?为何有如此的要求?站在宝宝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断定他的需求到底该满足,还是该限制。

●如果宝宝“犯了错”,我们要对事不对人

爱宝宝不可讲条件,规范宝宝的行为不能以贬低宝宝自我价值感为代价。如此,宝宝的行为得到规范,同时,他并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受到贬抑,或者不再有被爱的感觉。

养育孩子最大的挑战恰恰不在宝宝身上,而在于我们自己。所以请爸爸妈妈静下心来想一想,宝宝那些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了解了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摒弃焦虑、对抗,从容面对,爱孩子更有章法。

#两男孩车内窒息家属要求车主担责# 育儿知识:车内为什么会窒息 车内封闭多久会窒息死亡

06-24

育儿知识大普及: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宝宝吃益生菌真的好吗

上海迪巧实业有限公司 06-04

育儿知识:宝宝手指出现倒刺是缺什么吗 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12-22

“硬核”育儿知识携手“黑科技”,美赞臣联手小米引领育儿新未来

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 11-22

冬季育儿知识要点:什么是奶癣? 宝宝奶癣要怎么缓解

11-15

标签:育儿知识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