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说谎了 是好事吗

在我们的孩童时代,撒谎可是坏孩子的表现。只要撒了谎,不管三七二十一,多半迎来父母“叫你撒谎,看你以后还学不学好”的鸡毛毯子满天飞的一顿挨打,如今轮到自己孩子说谎了,一些父母担心孩子长大还了得?也有一些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时的教育出问题了?

>>撒谎是成长典型的一部分

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也一样。

有研究者做过一项实验,把一些孩子单独带进装了摄影头的房间玩竞猜游戏,只要孩子们猜中卡片上的数字就有奖励,在游戏当中大人会借故离开,并且告诉孩子不能偷看卡片。结果,等研究者离开了房间,90%的孩子都偷看了卡片。

孩子说谎大多不含恶意,有的可能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害怕被责罚,或为了赢得大人的注意、分不明白现实与幻想等因素,才会说谎。所以父母应理清孩子不诚实的原因,并增强其对的行为,如此一来,养成孩子诚实的习惯并不难。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孩子说谎常常令父母感到头痛,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学龄前后的小朋友尚未发展出明确的道德观,在他们的认知能力范围中,并不清楚“真的”与“假的”、“对的”与“错的”之间差别在哪里。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能让自己舒服、高兴的事就是“对的”,而能避免父母生气与责备的事就是“好的”。

1.赢得大人的注意

六岁之前的孩子,在他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就是父母,因此在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孩子非常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举动,会引起父母的注意,当他发现自己说了一些夸张的话或做了一些不当的举动,可以吸引父母以他投注更多的关心与注意,孩子自然而然会重复这样的行为。

2.想像力丰富

学龄前的孩子,因为正处天学习语言的阶段,特别是游戏之中,当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时,开始会运用假设性的语言,例如假设自己被偷、被抢;而不知情的父母常会被孩子的语言吓倒。此时父母应该分清楚,孩子到底是在玩游戏还是内心的想象语言。孩子的想像力有时会超过父母所能理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其实可以不必太过于紧张。

3.自我保护或逃避责任

有时孩子为了自我保护才说谎,但狡辩的行为反而让父母误认为孩子缺乏罪恶感及羞耻心。事实上,正因为孩子有了强烈的学安才会害怕承认,辩称不是自己所做的;或在其以往的经验认知中,承认或说实话的结果,都是受到严厉的处罚,心中害怕。其实,如果家长处理这类问题时,能抱持冷静的态度,缓和孩子的害怕,那么他们也就不必以谎言来保护自己。

>>如何应对不同时期的谎言

孩子撒谎并不是坏事,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不那么忧虑。不同年龄的孩子撒谎,我们可以这样做。

1.两三岁, 一笑而过

把积木倒的满屋都是却说是爸爸干的,明明刚吃好饭却说自己没吃,有木有发现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满嘴跑火车,指出他错误时,还一副理直气壮,真是让我们既好气又无奈,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脱口而出一些幼稚的话语,而且带有非常明显的幻想痕迹。 “我家住了一个花仙子哦”、“我爸爸养了一只霸王龙”……所以3岁左右的孩子撒谎,因为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家长用不着那么紧张,除了一笑而过,有时候还可以配合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哦。

2.幼儿期 加以引导

上了幼儿园的孩子起初都会有一些幻想性说谎。比如一个男孩子带了一把玩具枪,其他孩子看到非常羡慕,会说:“我们家也有”,甚至把枪的颜色、外形、功能都描述的绘声绘色,可事实没有。但是慢慢的上了中班,孩子会有一些遮掩性说谎,因为他也怕做不好或者做错了事的时候,比如尿床了不告诉妈妈和老师,怕被挨批,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所以就千方百计用谎话“我只是弄湿了”、“出汗了”等来遮掩。

家长要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真实和想象,比如告诉孩子,“我们家没有这个枪,你喜欢的话,只要接下去一周都能好好整理玩具妈妈就答应买给你”,相信孩子很快就会明白。同时,也要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告诉他,尿湿没关系,妈妈小时候也会尿湿啊,但一定要告诉大人,因为不换裤子会感冒哦。

3.学龄期 重视改正

上了小学的孩子,如果出现了撒谎,基本都是目的性谎言,而且导致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大程度来自于父母本身。

害怕家长的指责训斥,孩子就会本能地通过撒谎来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家长除了关注孩子撒谎的行为本身,更需要知道孩子谎言背后的需求,比如每次学琴就说肚子疼因为根本就对钢琴无兴趣,捋明白了,就和孩子好好谈个话,引导他们去改正的同时也顺便思考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孩子。

>>教导孩子诚实的原则

有的家长遇到孩子说谎时,会相当自责,认为自己的管教方式不对;有的家长则是反应过度,好像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也有的家长似乎不去注意这个问题,反而让孩子不知道说话的分寸。专家表示,其实最好的态度是家长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到比说谎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

一般来说处理孩子说谎有以下几条原则:

1.父母以身作则

若妈妈是个大迷糊,正翻箱倒柜地找寻什么,一向做事仔细的爸爸看到了,问及妈妈发生什么事,妈妈怕被责骂,于是说“没什么”,那么站在一旁目睹的孩子便学会,为了避免责骂可以说谎。所谓“言教不如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常是孩子学习、模仿的依据,因此父母须以身作则,才能做孩子的榜样。

2.先不急着责备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不必贸然发火或是大声责备,让孩子不会受到惊吓或是感到害怕,这样才能清楚知道孩子说谎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在一个客观平静的气氛下,亲子之间的互动关系才有正向的发展。

3.理清不诚实的原因

先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是为自我保护、赢得大人注意,还是孩子分不清故事与现实生活有段距离,所以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镜,会让他们时而有游戏的效果,时而又令他们害怕,通常要到五岁左右,现实与幻想之间才有一定的认知区别。

4.就事论事

家长必须持一个态度,针对问题点来解决,而不一味批评孩子或事情,让孩子失去了自尊心。您可以这样与孩子讨论:“如果你说出当时发生的事,妈妈会更高兴,可是你刚才说的话,好像不是真正发生的事,你愿意再想一想,想得更清楚一点好吗?”使用开放式的问题,预留一些空间给孩子,将可以给他更多的帮助。

5.增强诚实行为

若诚实之后带来的都是怒骂、指责,说谎行为将屡次出现;说出真情后,常可获得解决办法,或获得父母谅解一起跟着想办法,诚实才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父母应该练习对情绪的控制,当预期有负向情绪时,可暂时离开现场或十分钟后再谈。

6.真心话的魔力

不但是孩子,父母将实情说出后,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与困难,隐瞒后的不安与吐露实情后的释放快乐,全靠自己的选择。

7.适时给予鼓励

可以告诉孩子,即使他这一次犯错,但是妈妈很高兴他能有勇气承认,而且相信他下一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将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验与他分享,让孩子知道这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此外,当孩子愿意承认错误时,要给予适时的鼓励,让他能继续朝着正向行为发展。

8.适时关心与协助

除此外,专家表示,孩子说谎常常是令父母最头痛的问题,一般传统的教育大部分是以处罚的方式矫正孩子的行为,但是常常引起负面的效果,破坏亲子之间的感情,使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有正向的沟通。因此奉劝父母,不要以大人的生气与自责,投射到孩子身上而打骂他们,这样将造成恶性循环,反而失去教育孩子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过类似说谎的经验,因此不必太责备孩子的行为,给他们一些空间,且适宜地给予关心和协助,相信孩子明天会更好。

#两男孩车内窒息家属要求车主担责# 育儿知识:车内为什么会窒息 车内封闭多久会窒息死亡

06-24

育儿知识大普及: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宝宝吃益生菌真的好吗

上海迪巧实业有限公司 06-04

育儿知识:宝宝手指出现倒刺是缺什么吗 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12-22

“硬核”育儿知识携手“黑科技”,美赞臣联手小米引领育儿新未来

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 11-22

冬季育儿知识要点:什么是奶癣? 宝宝奶癣要怎么缓解

11-15

标签:育儿知识
热点招商类目
奶粉
辅食
奶瓶
纸尿裤
洗护
首页联系客服关于我们
全球婴童网-母婴用品行业门户平台,助力行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90
取消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产品分类查找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大类
小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机构
大类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