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爱和安全感,他最需要的其实还是这个
-
2017-07-07 10:06 来源于:全球婴童网51nz.com.cn
孩子特别胆小内向,是不是缺爱的表现?
孩子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是不是我的关怀不够?
孩子没看到我时表现很乖,可一看到就粘着我不放,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各位家长不妨先来看一个故事:
在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里饲养着一群鹿,它们被饲养员照顾得很好,每天既不用为食物发愁,也不用担心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因而繁殖迅速。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鹿群中病弱残疾者却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濒临绝种的危机。虽然动物园花了很多钱、想了很多办法予以抢救,可是依然没有效果。
后来,听了一位聪明的管理员的建议后,将几只凶残的恶狼带进鹿群中,许多病弱的鹿立即被捕杀了。狼群的追逐迫使鹿群为逃避迫害而拼命奔跑,很快,存活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在育儿理论“狂轰乱炸”的今天,不少妈妈喜欢把“安全感”当成各种育儿问题的“万能筐”,总是害怕没有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关怀而让他们的身心成长受到伤害,殊不知,这种过分担忧和过度保护,正在让孩子失掉宝贵的“逆向关怀”的机会。
为什么要给孩子“逆向关怀”?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学者Anita Seith曾做过一个教育实验,她记录下了孩子们小时候受挫折的次数和特征,并追踪对比了这些孩子十年后在升学、职业成就方面的表现,结果令人惊讶:童年时“小挫折不断”的孩子,长大后取得的成就要远远高于小时候一帆风顺的孩子。
众所周知,日本的教育闻名全世界,其中一个值得深思的亮点就是崇尚“吃苦教育”。走进日本的幼儿园,家长在接送孩子时手里一律是空的,各种包都由孩子自己拿;入园后,孩子也是自己换衣服、脱鞋子、挂手绢等等。他们每年还会组织孩子到田间、森林或海岛去“自学”,让孩子经历风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他们总是用这样的名言勉励孩子:“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在国内,时常看到很多大学生仅仅因为求职受挫,就躲在家中“啃老”,还有一些孩子甚至因为一些小事轻易结束生命。这些悲剧都在提醒我们:从小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是漫长人生中最大的“安全感”。
如何科学地进行挫折教育?
身边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曾发出感慨:现在许多心理疾病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而且求诊最多的,恰恰是那些从小不缺乏关爱的“优秀孩子”。因此,你的孩子可能并不缺安全感,别再用安全感缺失的担忧掩盖另外一种真正可怕的缺失:小挫折中的逆境成长,各位爸爸妈妈不妨试试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吧!
1.把挑战摆在孩子面前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孩子第一次擦桌子弄脏了衣服,妈妈便不会再让孩子收拾桌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挑战轮滑摔伤了,妈妈便会藏起轮滑鞋……而真正的成功往往发生在突破边界和障碍的时候,体验冒险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途径,如果剥夺了孩子迎接挑战的机会,孩子自然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下次碰到同样的困难也会避开。
2.别在感觉糟糕时结束
我们要告诉孩子,如果他总是在遭遇挫折的瞬间就放弃,可能意味着他们将错过最棒的时刻——比如溜冰场上摔倒无数次后的站立或者是演出结束后听到雷鸣般的掌声。家长最好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比如练琴、跳舞等等,并帮助他们制定严格的纪律和规则,引导孩子在一步步克服障碍的坚持中,收获最终的成就感。
3.学会乐观地拥抱沮丧
对于孩子来说,成功很少发生在第一次尝试。困惑、沮丧、失望都是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无法避免地会遇到的情绪。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遭遇困难和挫折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行”或“很差”,而是应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解决方案,培养孩子养成随时给自己加油鼓劲的好习惯,让他们遇到问题都能有这样的自信:“我自己能解决!”
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单纯稚嫩,需要我们浇灌满满的爱与安全感,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然而,我们也要学会以合适的方式来爱孩子。让孩子流点泪吧,这样才能让他们积蓄更多的能量面对今后的风雨!
-
#两男孩车内窒息家属要求车主担责# 育儿知识:车内为什么会窒息 车内封闭多久会窒息死亡
06-24
-
育儿知识大普及: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宝宝吃益生菌真的好吗
上海迪巧实业有限公司 06-04
-
育儿知识:宝宝手指出现倒刺是缺什么吗 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12-22
-
“硬核”育儿知识携手“黑科技”,美赞臣联手小米引领育儿新未来
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 11-22
-
冬季育儿知识要点:什么是奶癣? 宝宝奶癣要怎么缓解
11-15
- 搜产品
- 搜品牌
- 搜企业
- 行业 食品 服饰 寝居 用品 童车 孕妇 玩具 洗护 学习
-
大类
- 地区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东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